前几天在我母亲身上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我意识到了一些东西。
由于天气太热,我母亲就回老家休息了几天,避避暑。前几天,她回来了,上午十点半,接到了她的电话,让我来接她回家,我说我在公司上班,没办法提前走,就叫她在那等会,我下班后再来接她。
挂完电话我本能的意识到她不会在车站等我,果不其然,没过一会,又给我打电话说不等我了,自己先回去了。回到家,发现家门口装上了的防盗门,她没有钥匙进不去,于是就很着急的再次拨通了我的电话,非常愤怒的跟我说:“你装这个门做什么,我现在进不去了。”,于是马上挂断了电话。
其实,我在安装防盗门的时候已经跟妈妈说了这个事情,但当她回家的时候,就把这件事情给玩的一干二净,还对我很愤怒。我就很纳闷了,为什么她如此的愤怒?在我的思维里,没有防盗门的钥匙,可以找一个凉快点的地方等一等,等下班了就回来开门。但她却显得躁动不安,焦虑和低落。
后面我安静的回想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意识到了我妈妈有这样的情绪表现是因为外界有东西阻碍了她运行“程序”。
程序是焦躁不安的关键,但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套程序呢?实际上,她并没有非常有计划地为每天设置一套程序,而只是一些大概的内容,每天早上一起来,她就为一天生活自动设想了该怎么过的一些步骤。
后面我跟老师沟通后,发现设置程序的深层原因是控制感。
她头脑构想了一个程序,如果身边一切事物能按照这个程序发展,她会有控制感,而如果程序的运行失控了,她会陷入到一种难以言说的不安全感中。
形成了安全依恋的孩子,会信赖妈妈这个人,进而信任外部世界;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会去依赖自己的头脑,头脑就是他可以控制的“妈妈”,而这会让一个人去追求控制感。
具体到我妈妈身上,她生活在一个子女非常多的家庭里,父母又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人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加上生活贫寒,这都加剧了她的不安全感和失控感,所以对“头脑妈妈”更为依赖,需要“我的头脑能够掌控我的生活”这种感觉。
当一个人过度追求自我掌控时,容易陷入到封闭状态,因为,他会发现其他人并不愿意按照自己头脑规划的程序来生活。
我认为,人一旦去封闭自己,“宅”就由此形成。
宅,可以理解为轻量级的自闭。
喜欢宅着的人,是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因为家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熟悉的。熟悉,本质上是一种掌控。出门的时候,就意味着脱离了自己控制的世界,这个时候,喜欢宅的人会为自己寻求可以控制的事物。
程序是一个容易控制的事物,所以你会看到,喜欢宅的人容易去同一家餐馆吃同样的食物。最严重的,会彻底严格地按照时间表来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生活得就像是一个精密仪器。最不容易控制的就是人,所以会避开人际交往。
电子产品也是非常好的控制物。电子产品的程序有逻辑可循,并且还有相当的复杂性,可以同时满足一个人的控制感、探索感与刺激感。
例如,一位年轻的男子,他一旦出差,必然会随身带着一部iPhone、一部iPad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并且,这三个设备上都装着同样一个游戏,还有一部经典的影片。这个游戏,他玩了无数遍了,而这部影片,他也看了几百遍了。
这个时候,他心中的焦虑,会逐渐地平息下来。
宅男的这种特性,既可以视为一个缺点,但也是一个难得的优点,因为他们不厌其烦地和一个程序打交道,最终会形成对这个程序的极度熟悉,所以我觉得他们会适合去写程序或控制程序,能够驾驭非常复杂的电子仪器。
宅着的空间,以及可以控制的事物,这构成了控制感的基础。
一个人所控制的世界,可以视为内部空间,相对应的是外部空间,而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当我们从内部空间走向外部空间时,总有一个过渡阶段。当然,越宅的人,这个过渡阶段就越重要。 例如,很多人早上醒来时,不急着起来,而是先玩一会儿手机,我觉得这个赖床就是为了在可控空间多待会儿,而玩手机,也是在玩可控之物。
出门的时候,喜欢宅的人会磨蹭。磨蹭是一个仪式,是一个进入到不能掌控的外部空间前的仪式,是为了更多地待在自己的可控空间里。磨蹭的时候,在熟悉的家里做做这个,做做那个,碰碰这个,碰碰那个,这一切都是自己所熟悉的,碰触它们,就有了掌控感,也就是安全感,然后就觉得积攒了一些勇气和力量,可以上路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380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0792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60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712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254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