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严于律己”或者“自我批评”这种话题,似乎在很多文化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
也许在完成一件工作之后,你并不会有任何成就感,反而产生一种惶恐或质疑;也许在为长辈挑选完礼物后,你却担心自己的选择会不会有疏漏;也许在安抚孩子睡觉后,你却陷入一种无边的烦躁和疑惑中,忧虑是不是已经失去了自我……
这其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人们的“自我批评”会像天外来客一样,匪夷所思般地突然冒出来呢?
虽然说,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生活,但是总体来说,人们所遭遇的很多问题、困境、矛盾,都是由外因造成的。
然而,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谴责呢?
01、大脑,还是大脑
来自英国金斯威医院和美国德州大学的两位教授告诉我们,在“自我批评”这个话题上,可以大致归咎于人类大脑的三个重要情感协调系统。
它们之间的协调作用(或者说不协调作用)导致了过度的、不恰当的自我批评。
驱动系统
这是人类大脑的激励系统,它促使人们去获取想要或需要的东西,例如资源、伴侣、技能、地位等等。
驱动系统可以专注人们的注意力,然而它也会导致当盲目追求目标时,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威胁保护系统
这个系统帮助人们在面对威胁时,去决定战斗、逃亡还是屈服。
例如当人们的自尊心受到威胁时,或者当人们遇到挫折或遇到比自己强的人时,威胁保护系统就会开始行动,人们可能会攻击自己,贬低对方,或 "逃离 "对自己错误的认识。
所以,这套系统也是自我批评的最关键来源。
呵护系统
幸好人类还有第三套系统。有学者认为,这套系统可能是哺乳动物在照顾后代时进化出来的。
呵护系统使得人们产生了同情和关爱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可以去指导和协调上面另外两个系统。
有一种比喻,呵护系统就像是驱动系统和威胁保护系统的父母或挚友。
02、这“三剑客”如何相互作用?
问题来了,说了这么多,“自我批评”为什么总像头顶上挥之不去的乌云呢?专家给出了非常简明扼要的解释:
先说最重要的一点,当人们面对质疑和威胁时,通常会“忘了”自己的大脑中还有呵护系统的存在(下图中灰色的部分)。
很显然,这时作用最强烈的就是威胁保护系统(红色部分),而它会向驱动系统(蓝色部分)发出是“战斗”还是“逃跑”的指令。
但是,很显然并不是每一个时刻人们都有能力去“战斗”。当驱动系统收到“逃跑”的指令时,其实大脑会呈现出一种没有被满足的状态。
麻烦的是,当大脑“没有被满足”,这本身就是一种威胁状态。于是,它传递了一种强烈的否定信号,又反过来刺激了威胁保护系统!
无数的人,最后就让自己的情绪停滞在了这两个系统的相互“踢皮球”的过程中,而把本身可以带来温暖和关爱的呵护系统,孤零零地晾在了一边。
03、自我批评有什么好处?
没有!自我批评对于一个人提升情绪、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没有任何好处。所谓通过自我批评找到自我的不足,来获得进步,无非是错误的社会或文化价值观给人类带来的谬误。
无休止的自我批评,只会让人们深陷于上面提到的“踢皮球”状态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中,不断磨损对自我的认知,不断强化对自己的否定。
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成年人这是一种“消耗”的过程,可是对于儿童来说,这里可能存在一个“习得性”的过程。
由于儿童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上面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其实也处于比较弱的阶段。
如果在这个时候,家庭成员给孩子灌输了过多的苛责、否定、批判的信号,那么自然会去加强孩子大脑中“红”和“蓝”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构建伤害极大,例如:
对孩子说:“都怪你” → 孩子思维:责怪自己(“都是我的错”)
对孩子说:“蠢货”→ 孩子思维:给自己贴标签(“我真蠢”)
对孩子说:“不要你了” → 孩子思维:讨厌自己(“我也不喜欢自己”)
对孩子说:“做什么都不行” → 孩子思维:怀疑自己(“我做什么都错”)
对孩子说:“没用的东西” → 孩子思维:忽视自己的优点(“我不值得被欣赏”)
04、调用呵护系统,击破自我批评
其实可以设想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当家里有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交时,比较好的调解方式是什么?通常都会有第三方——或是长辈或是比较理性的家人出来调停吧。
也许可以把大脑中的“呵护系统”就定义为这个调解员,很明显,它的存在,不能是一个暴跳如雷,或者优柔寡断的角色,而是为大家带来了正能量、包容和引导。
因此,在人们感知到自己进入了自我批评的状态时,最关键的就是要告诉自己一件事:现在该去调用呵护系统了!
逃离现场,也许不是坏事
“逃”这个行为本身,的确会带来一些对自己的否定。但是逃的目的不仅仅是沉浸在自我否定中,而是要进一步去寻找疗愈自己的人、事或环境。
就好比你被烫伤了,并不是离开热源,然后责怪自己的疏忽就行了,还要去治疗和休养。
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当人们进入自我批评时,由于上述两个大脑系统的相互斗争,大脑中的多种神经递质会出现紊乱,这会导致很多的“躯体反应”出现,例如肌肉紧张、气短、面红、酸痛、口干等等。
这时,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躯体状态,比如完成呼吸练习、运动、吃美食、拉伸等等,会反过来调节神经递质的传递。
写作、记录、画图
如果有倾诉的意愿或冲动,不妨把此刻对自己的评价写下来。
然而,在写下对自己负面评价的时候,可以在内容旁边画一个巨大的圈。然后反问自己:“就这么一句话,就可以定义我整个人了?”,“我的人生就剩这一句话了吗?岂不滑稽!”
“反复思量”,改变不了你,也改变不了世界
在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反刍思维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它是指不断想着压力事件,不断想着自己失败的场景,不断想着那一刻的失落和痛苦,却不思考如何扭转局势。
虽然一点小小的行动,绝不可能扭转世界的格局,但很可能聚沙成塔,改变你对自己的认知。
这时候不妨来点“双标”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进行自我批评,不妨想想是不是别人先苛责了你,这时如果把对方的标准反过来应用到他身上,你的感觉怎么样?又或者说,你由于宽容他人而苛责了自己,那么不妨把用在别人身上的宽容抽回来,放到自己身上,感觉又怎么样?
你不可能知道全部的真相
这句话怎么理解?当一个人进行自我批评时,经常会进入一种顽固的认知,认为这就是“真相”。
但没有人是世界的中心,你对自己的评价、别人对你的评价、你认为的失败、别人认为你的失败,有时不过是假象,或者说是“现象”。
很多时候只是你站在某个特定视角(比如自我的视角,或社会价值观的视角)产生的一次偶然判断。
以上这几点,可以被综合为:你的自我批评,无非是某个特定时间点产生的偶然判断,牵动了你大脑里红蓝两个“小人”的斗争,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你没有必要被这两个小人牵着走。
调动你与生俱来的呵护系统,继续哺育、滋养、关爱着自己,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Nixon, R. (2011, May 15). The Neuroscience of Self-Esteem, Self-Criticism and Self-Compassion. Livescience.C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14151-neuroscience-esteem-criticism-compassion.html
2.Gilbert, P. (Ed.). (2005). Compassion: Conceptualisations, research and use in psychotherapy. Routledge.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87999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843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726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50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7932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