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痛苦的权利,和不被比较的权利
作者:孙平 2020-10-31 09:45:28 成长心理

一、无所不在的“别人”

最近在咨询中频繁听到这样一些话:

“虽然很痛苦,但和别人比起来,其实我一直也还顺,没遇到过什么大事”;

“这世界上比我惨的人多了去了......我自己这些事儿不算什么......”

“别人都是这种待遇,为什么就我遇到这么点小事儿就受不了了?”

.......

虽然这些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它们的要旨相似——那就是通过与“他人”比较的形式,来否定自己痛苦的合理性。

这种比较其实无所不在,而且很容易就把别人绕进去,跟你一起否定,

比如说我。

每个人都有痛苦的权利,和不被比较的权利

二、自己的痛苦,只能由自己来打分

我仍然记得读研究生时期,在食堂里和一位女性朋友聊天。她当时跟我说了很多自己的焦虑和恐惧,然后问我对她的这些问题的看法。

作为好朋友,我对她做出了一些回应。

然后她希望我把她的这些痛苦,和当时的一位名人所遭遇到的痛苦(两者情况有类似性)作比较。

我“上当”了。

我直接拿起自己面前的一瓶矿泉水,比划着给她看:我感觉,如果说你的痛苦是这里(我指着水瓶的三分之一高的地方),那么那位的痛苦就在这里(我指着水瓶三分之二高的地方)。

潜台词就是告诉她:你的痛苦程度,不如那位名人......的一半

这位女性朋友当场就哭了,缓过神来后,她痛斥我:哪有你这样说话的,你这样怎么去做心理咨询师?你怎么能把我的痛苦拿去和别人比?

说实话,我当时真的被击晕——心里想:不是你让我比的吗?我只是给出我自己的真实感受啊!.......

后来的记忆已模糊,但和这位好友接下去的沟通,让我明白了一个在当时而言极深刻,极受用的道理:

每个人的痛苦都是百分之百的。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痛苦,只有形式上的不同,没有程度上的可比性。

至今我仍然感谢这位好友,在我正式走上实习咨询师的岗位以前,给我上了这宝贵的一课,使我在咨询中几乎没有犯下过这个错误:把A的心理痛苦和B进行比较;更有甚者,再看看谁的程度更高,谁更惨......

这是心理咨询之大忌。

三、亲子之间的“苦难比较”

但是我们在咨询中,在日常生活中,总难以避免碰到这样的情况。

来访者一边在诉说着自己的痛苦,一边又在否认自己的痛苦,再拿着“其他人”“别人”“人家”......等等参照系来invalidate自己痛苦的正当性,或苦痛程度——最后论证的指向几乎都是:是我自己太脆弱;是我作;是我心理承受能力不好。

但是最近,在我的practice中,似乎看到了这种现象较为明确的缘起:早年亲子关系中无所不在的——“苦难比较”。

我在搜集国内来访者成长史的过程中,尤其是相对年轻的来访,他们的父母,其实大都遭遇过相当“不正常”的童年或者青春期,他们中的很多人:

早早地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

和自己父母亲过早的分离(因为上山下乡等等等等);

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过早地失去自己童年;

因为“出身”不好,倍受歧视和屈辱,很多机会被剥夺;

童年“过苦日子”,遭遇过极度饥饿或贫穷;

重要亲人遭受严重身心创伤,直接失去功能;

早年丧亲......

所以,你可以说,国内来访者的父母辈,其曾经的境遇确实是非常惨的。这是无可辩驳的。

但是他们在有了孩子之后,却通过潜意识地和自己的孩子“比惨”,把自己的惨延续了下去。

四、“惨”的下面,是真实的创伤

以前中国心理学家们,看到了来访者身上无所不在的比较现象,也很重视这个主题。因此“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儿,有一段时间在心理学界,甚至在主流文化当中,都十分流行。

它讽刺了八零、九零后的父母,开口闭口就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你再看看你.....”这样一种过度比较现象。

但是我认为我们忽略了另一种残忍的比较,那就是父母——把孩子的痛苦,和自己的痛苦,尤其是自己“当初”的痛苦进行比较的现象:

a. “你说这门课难,我们当初还没书读呢!”

b. “你现在这点小困难都迈不过去,你是没像我们那样过过苦日子!”

c. “你对自己工作不满意,我们那时候工作都是分配的,有什么满意不满意?工作是工作,爱好是爱好.......”

d. “你现在当然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我要不是那个时代的问题,哪会找到你妈(爸)?吃尽了门不当户不对的亏......”

e. “你们年轻人吃不得苦,吃点苦就喊疼,我们那个年代......”

f. “你就喜欢钻牛角尖,不原谅人,我要是你这样啊,早就......”

现在,让我们仔细品品这些比较,底下埋的,统统都是创伤,这些父母实际上在诉说着自己:

a. 过早失去教育机会;

b. 曾经作为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向自己父母抱怨的可能性;

c. 没有获得过自主选择工作的机会/必须要把职业和兴趣强行分割;

d. 因为时代创伤、“成分”问题以及很多很多特殊年代生成的原因,而无法自主选择伴侣;

e. 在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心理痛苦”的普遍漠视,甚至是轻视;

f. 在那个年代,你对自己的迫害者,只能“原谅”,不然,你还能怎样,去死?

五、创伤的代际传递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我们知道:心理痛苦可以被压抑,但无法被无声无息地排除。

你不处理它,它迟早来“处理”你。

很多在那个特殊年代受过伤的父母,就是下意识地通过和自己的孩子来“比惨”——通过贬低、否认孩子当下的心理痛苦,来“处理”自己曾经的创伤的。

每次这样的比惨,这些曾经受过伤的“孩子”,实际上都是和自己现实中的孩子说:

“孩子,你们已经很幸福了,不要抱怨了,你现在抱怨的东西,爸爸妈妈曾经都没有拥有过,甚至想都不敢想”

潜意识层面上,他们在哀悼,他们在愤恨——他们也是人,他们为什么一辈子,尤其是童年和青春期就那么不正常?

这种悲伤和愤恨以及不甘,就是他们曾经的痛苦,因为不被看见,不被理解,更得不到处理,而在当下的再现。

虽然这种再现,采用了这种非常非常间接,而且很伤人的形式。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心理痛苦只有形式不同;其程度,没有可比性。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跟你诉苦,而你却跟ta比惨,比惨的程度,那么你就是在漠视孩子的痛苦,就是在忽略ta。

如果你再猛一点,拿着自己曾经的惨去评价ta现在的痛苦,那么你就是在攻击ta,羞辱ta,让ta觉得自己当下的心理痛苦不重要。

这一切,都重复了你自己当年痛苦被忽略,被轻视,被评价,甚至被羞辱为“资产阶级那一套”的伤痛。

你把时代给你的创伤传递了下去。

我想你也不想这样。

六、给痛苦一次机会

所以回到文章最初的那些话。

现在更多参与心理咨询的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我由衷地希望你们看到,并理解这个创伤的代际传递过程,不要再携带着上一代人的比较,继续生活下去。

你们中的大多数已经知道,不要再去和别人比优秀,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梗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嘲讽。每个人都有权利做自己,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获得自己定义的成功。

但同时,我也由衷地希望你们不要再漠视自己的痛苦,再把自己的痛苦和别人去比较,并最终觉得自己作,自己无用。

因为每个人的痛苦都是百分之百的,别人脆弱的点可能不在这里,但一旦别人那个点被戳到了,ta若是个人,都会痛,痛到ta世界中的一百分。

也请不要再重复那个曾经把你的痛苦,和他们自己的痛苦进行比较,进而让你“不要再痛苦,不要再钻牛角尖”的声音——不要让自己变成那个声音。

要知道你每次在心里说:“别人怎么看上去没事”;“他们都还好”;“人家怎么就可以扛过去”......这些个“别人”、“他们”、“人家”,其实或多或少,都是那个曾和你比惨的声音的——变体(精神分析喜欢称其为“移情客体”,transferential object)。

换了比较的人,但比惨的过程,比完之后的情绪没有变。

所以,请珍视你的痛苦; 保护你痛苦的权利;争取让自己的痛苦,在信任之人那里获得倾诉和表达。

只有一个威.权的心智,和威.权的力量,才不允许人不原谅,才不允许人痛苦,弘扬无所不在的正能量。要知道不允许负能量参与的正能量,如同掰着你的脸让你笑一样——它蛮横、粗鲁,且不尊重人性复杂的事实。

而你,你可以对自己的痛苦负责,你让它结束在自己身上,不把它传给你深爱,或将要去深爱的下一代。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职业价值观心理产后抑郁症恐惧症亲子关系人际关系职场心理安全感树洞绿帽智力双相情感障碍分院测试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咨询师女人心理强迫症心理效应抑郁症测试原生家庭性取向焦虑冥想存在主义偏执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