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手是什么心理原因?
作者:顾莉萍 2021-03-12 12:12:30 成长心理

吃手是一个养育孩子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会遇到的情况。要不要管,可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要看管什么、怎么管。

要解开这个疑惑,我们需要看吃手这个行为的出现和发育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养育期待和策略。

孩子吃手是什么心理原因?

研究发现,胎儿就已经有吸吮手指的能力,刚刚出生的宝宝已经会吸吮手指来自我安抚,如果不是太冷,妈妈们可能会留意到新生儿就已经会吃手了!

婴幼儿吃手常常有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是把手放入嘴里是手眼协调能力学习的第一步,

是能满足口腔感知觉的探索,

是某些时候的心理自我安抚。

所以在面对孩子吃手的时候,需要的是家人的耐心陪伴与等待、轻松快乐的亲子互动、充分地满足手部动作的发育和口腔感知觉的发展,识别吃手的信号和原因、帮助他们寻找其它解决办法。

孩子吃手是什么心理原因?

通常随着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4-6个月抓握技能的学习开始后会逐渐减少,大多孩子在2岁内自然消退。所以在看到宝宝吃手的行为时,可以这样做:

接纳和允许宝宝吃手

当看到宝宝吃手的时候,不要急于指责和拉出,尝试微笑淡定自然地和宝宝说话。

通过不同年龄阶段的亲子互动来引导精细动作的发育

例如0-3个月的宝宝做手部按摩,4-6个月给予抓握的摇铃,7-9个月给予利于双手交换的积木等玩具学习两手递物,8-12个月在辅食上通过制作食物,给予宝宝学习抓取食物进食和拇食指对捏物件(例如给予绿豆大的胡萝卜和米饼、入口即化的食物来练习而保障安全)的能力。

孩子吃手是什么心理原因?

入睡时候的吃手,通常是宝宝入睡和接觉的自我安抚行为

通常宝宝吃着睡、睡着了会自动放开,睡眠周期转换而接觉的时候又需要吃手再接着睡,所以通常不需要在宝宝睡着后由大人拔除。

如果想要干预和改变,则需要通过在尊重宝宝自己生物钟的前提下,规律作息,安排好睡前持续活动,引入新的安抚替代物。

安抚物的引入需要学习,在宝宝每次开始睡前程序的时候就可以反复地使用和说明。例如和宝宝换尿布、穿睡袋的时候就告诉他会带着兔兔一起睡觉,睡觉前兔兔来和宝宝做手部的安抚抚触,允许宝宝抓住兔兔来摸摸自己并且抓着(很可能慢慢啃着)来入睡。这个学习的时间比较长,需要给宝宝时间慢慢接纳。

孩子吃手是什么心理原因?

如果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吃手逐渐消退了,后面又再出现怎么办呢?

我们来看看这些场景:

“幼儿园午睡就吃手...”

“今天发现我家宝在啃手指头!”

“我们家娃只要一紧张就啃手指头!”

“每次说起作业和批评的时候吃手!”

....

我们通过行为学理论来“查证下药”!目的是找到吃手背后的原因,对因下药。

吃手作为一个行为,行为的出现和持续发展分为行为前因素、行为本身因素和行为结果因素。

行为前因素

指发生行为的背景因素,例如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和谁一起的时候会出现,或者出现更多一些。

例如手指皮肤长倒刺、孩子想通过啃咬来解决这个麻烦,皮肤倒刺的出现、想解决这个麻烦是吃手的原因,那么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是责骂吃手的行为,而是找到更舒服的、孩子接受的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每次看到爸爸问作业就开始吃手,那么需要留意的是孩子做作业的能力、爸爸期待的差距,以及因此产生的冲突和爸爸引导的方法。

有一些孩子在午睡的时候就吃手、睡不着就吃手,需要调整的可能是睡眠作息。

孩子吃手是什么心理原因?

行为本身因素

吃手确实好玩、有趣。例如小伙伴都吃手,孩子也跟着吃觉得好玩。

行为结果因素

出现吃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例如每逢吃手就会被责骂,孩子可能会出现得越来越多,或者偷偷吃。

也就是说,指责、处罚、嘲笑、唠叨、威胁或者戴手套、涂抹苦药水在手指上等等,很可能没有解决孩子真实的需要,期望能够帮助消除这些行为习惯的传统方法往往成为“提醒”吃手的“强化剂”, 孩子可能更隐蔽地做这样的行为,或者演变成其它的行为方式达到自我安抚的目的。

孩子吃手是什么心理原因?

对于这一类的吃手建议是:

采取“忽略”的办法:即当没有看到,不动声色地转移注意力。这里需要注意:避免透过我们的眼神、表情、语气让她感觉到对小动作的关注及焦急而强化了这个动作。

放手不放眼:多留意什么情况下出现,寻找可能的行为原因。

根据行为原因来安排干预策略。例如发现倒刺,和孩子探讨其它的解决方法,定期和孩子一起检查手指指甲倒刺的情况。看到和小伙伴一起吃手好玩,一起来找可以替代的好玩的方法,并且和孩子一起实践这些方法,孩子在用到替代的方法玩的时候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哇,这个真好玩!嗯,和小伙伴玩这些有意识等等。

需要留意的是,有一些时候的吃手可能是众多需要留意情况里面的一部分。例如孩子可能合并有担心、容易发脾气、啃咬物件(衣服、胶纸等)、总是紧张担心、容易激惹等,那么不是简单的从吃手行为上来作行为干预,而是需要综合评估分析来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方案,从亲子养育、养育期待、社交适应能力等多方面来着手干预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弗洛伊德心理孤独症自卑心理产后抑郁症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恐惧症聊天亲子关系智商心理测评强迫症自愈能力双向情感障碍心理健康九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焦虑症绿帽情节霍格沃茨边缘性人格障碍情绪管理MBTI测试易怒症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