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照片是我女儿在玩水。
有个朋友留言:可以穿吃饭衣省得水弄湿。
看得出来,她有一点担心孩子的衣服会被水弄湿。
我回复:人家经常玩,不会的,就算湿了可以换一件嘛,不要紧的。
我说的是事实,小巴掌确实经常玩水,洗澡的时间玩,非洗澡的时间也会玩,夏天经常玩,冬天偶尔玩,因为经常玩,练习得多,所以她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那么小的一个盆,她很少把水撒得到处都是。
有时,我还会故作震惊对她说:“哇,你是怎么做到不把水撒出来的?”“哇,你好会玩水啊,玩得真好啊!”
因为娃经常玩水,再加上盆里只装了三分之一的热水,所以我可以很放心她玩(主要是我带娃偷懒)。
出于好奇,我点开那个留言朋友的朋友圈。
看到了她最近的一条朋友圈(已征求她的同意部分引用):
“孩子三岁了,以前你对她的影响几乎真的都可以感觉到。比如,她会在玩游戏时,时不时问你,妈妈这样对吗?比如,她会想吃什么的时候问你,妈妈我可以吃吗?比如,她甚至在想下楼时让妈妈陪着下楼。
她突然变成了一个胆小、谨慎、时刻需要大人帮忙的小孩。
我在想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呢?
她在玩游戏,猫要方形,她拿了个圆形。我看着很着急,忙跟她说:你这样不对,猫要的是方形。第二次玩同样的游戏,猫要圆形,她看着我,疑惑地问:妈妈,是这个吗?对吗?
我突然意识到问题所在。
跟她说:对不对,你可以试试啊!
她还是很疑惑,我说:你觉得哪个对,就试试。不对,再退回来。
这个过程很慢,一秒钟能完成的游戏她要五分钟。看着我着急挠心。
不过,试错的过程本来就很慢。既然是试错,那就得一个个试验。
有时,她会故意拿错的图形给猫,然后我很着急:人家要方形,你非给人家圆形。
看着她无法按照正确的方式给猫图形,我真的很着急。
刚才,她问我:妈妈,剪刀在哪里?
以前我总是第一时间帮她找到,然后质疑:你怎么跟你爸爸一样,啥都得问我。
这次,我问她:你想要剪刀,你就自己找找啊。
她说:妈妈,我找不到。
我说:妈妈也找不到,妈妈不记得放哪里了。
她停了一会儿发现了一个剪指甲刀,她问我:妈妈,可以玩这个吗?
我问:你要干嘛呢?
她说:我要剪纸。
我说:你剪吧。
要是以往我会告诉她,这个真没法剪。
她拿指甲刀剪了一个纸片,然后对我说:妈妈,这个不好剪。
我说:那你自己找剪刀吧。
然后她疑惑地说:妈妈,剪刀在哪里呢?
我说:我也不知道。你要想用就得自己找。
她又问我:妈妈,剪刀在哪里呢?
要是以往,我肯定咆哮了:你自己去找啊。
然而,我告诉她:妈妈也不知道。你想想剪刀经常放在什么地方,柜子里还是沙发里。
忍不住,还是提醒了她。”
她在最后总结道:“其实,都是琐碎的不能琐碎的事,但是回忆下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百爪挠心。小孩子肯定不会把所有的事做得很完美,会有破坏。你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决定了她的行为方式。”
朋友已经看到自己急于找到正确答案,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了,也有了觉察,尝试开始改变,我觉得真的好棒,人只要有了觉察,改变起来就更快。
如果她能更放松一些,少一点着急,也许对孩子和她都会更好。
朋友的故事让我想到一个问题:父母怎么养出一个对他自己没有信任感的孩子呢?
只要这一点就够了,就是不停地否定他,批评他,说:“你错了,你做得不够好。”
我们做父母的如果对孩子的行为有很多的担心、焦虑、不安,会经常不自觉地去纠正孩子,觉得他这里错了,那里错了,要改正他,那么就容易破坏孩子对他自己的信心或者信任感,容易养出胆小、不自信,对权威比较恐惧和依赖的孩子。
其实不仅仅是小孩,大人也是如此。
你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伴侣或者你的领导,总说你哪里做错了,哪里不对,总要纠正你,你是不是会很难受,很受打击,长期以往,就会怀疑自己,对自己丧失信心。
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信任感,你可以理解为没有自信。
自信在心理学里对应的一个术语叫“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家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简单讲就是一种“我能行”的感觉。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常常担心孩子会犯错,常常去纠正孩子的行为,就会使得孩子有一种自己不行的感觉。当他觉得自己不行,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他做什么事情都容易畏首畏尾,疑虑重重。
孩子1岁之前,要给他足够多的高质量的回应,让他有被爱的感觉,有内在的基本安全感,对外界的基本信任感。1岁之后,就要给予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在他探索外部世界的时候,给予他多一点的鼓励、认可和支持。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的理论认为,孩子在1-3岁时,是自主vs羞怯和疑虑阶段。相比婴儿时期,他们的行动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一定的控制力,能够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限制过多,过分控制,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会充满不确定性和羞怯,从而伤害他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无法形成意志品性,缺乏个体的自主性。
在4—6岁时,是主动vs内疚阶段。这一时期孩子对外界开始充满探索精神,有自己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如果父母对他主动式的探索不是积极鼓励,而是采取打击、嘲笑等方式,孩子就容易缺乏主动性,无法形成目的品性,难以拥有“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
每一个孩子总是先在父母那里,先在家庭中获得镜映,如果父母总说自己不行,孩子就会内化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也认为自己不行。
相反,如果父母常常认可、鼓励孩子,觉得他行,给他自由探索,试错的机会。
那样孩子的自主性、自信心就会获得发展和培养。
这个过程,其实是需要父母慢一点,笨一点,尝试着跟在孩子后面一些。我的个性也比较着急,这一点也在学习中。
我们做父母的,有的时候要有一点笨笨的感觉,要懂得捧着孩子。
我曾在一个酒店的大堂,看过这样一幕:
一个7、8岁的男孩和他爸爸玩踢足球的桌游,连玩三盘,这位爸爸都把孩子打败了,露出得意洋洋的微笑,还对孩子说:“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殊不知,对面的儿子已经咬紧嘴唇,不再说话。过了一会,他生气地说:我不玩了。
这位爸爸的问题是太过能干和聪明了,缺乏一种为人父母的笨笨感,他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儿子,儿子只感受到满满的挫败。
那些总是表现出自己比孩子聪明、厉害的父母,是希望孩子长大后,比自己笨和弱吗?
好父母是常常在和孩子玩游戏时,成为那个被孩子打败的人。
大人的体力、智力都在孩子之上,玩游戏输给孩子,这就需要父母装笨,因为这在满足孩子正常的自恋,也在促进孩子的自信。
有人会担心这样捧高孩子,会让孩子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变得自大,目中无人。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人生很长,失败和挫折怎么会少呢?我们很多孩子缺的不是自卑,而是自信。
游泳健将傅园慧小时候,她的一个小伙伴跟傅爸爸说:“傅园慧说她是个天才”。这个小伙伴本是想嘲笑傅园慧,但是没想到傅爸爸竟然说道:“我女儿真的是个天才”。傅爸爸真是给女儿长脸啊!
傅园慧在爸爸的“天才”教育下,也没有变得自大和目中无人,而是变得自信又阳光。
总结一下,做父母的想让孩子有自信,第一点就是:不要总是打击孩子、否定孩子、纠正孩子、限制孩子,而是给予孩子多一点认可、肯定、欣赏和鼓励。
第二就是:不要过度的担心。
有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犯错,担心孩子不安全,担心孩子受伤……
为人父母都会担心孩子,这很正常,但是过度的担心是一种诅咒,让孩子朝着自己担心的方向发展。
一个人如果对一个事情一直担忧顾虑,就会让这个事情真的发生。而且还会陷入一种恶性的循环,越担心,结果越糟,结果越糟,越担心。
比如:一个人担心自己在职场被裁员,大量的时间用在担心上,不好好工作,那么就真的会被裁。等到被裁员后,又会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每天状态很差,那么找工作的精力就会变少,结果可能过了很长时间,但就是找不到工作。
父母对孩子的担心,透着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他不相信孩子可以把事情做好,可以胜任一些事情,孩子长期受这种不信任的影响,对自己也容易没有信心。
记住,不过度担心孩子是对孩子的相信和祝福,孩子在父母的信任和祝福中获得了敢于独自远行的信心。
第三点是父母要有自我觉察。
我们做父母的会不可避免地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这个不要紧,但是自知很重要。
我因为小时候不被足够重视,缺爱,缺关注,缺物质满足,所以等自己养育孩子时,就会比较担心自己有没有忽略孩子,陪孩子的时间够不够多,会特别提醒自己不要忽略孩子,会尽力满足孩子物质与情感的需要。
我不希望孩子经历自己曾经经历的痛苦。
我老公则会担心孩子个子小,长大了会不会比较自卑,看着她追着大一些的孩子跑,跑不过别人,想和别人玩,又被拒绝时,他就有点忧伤。
这是他的投射。
因为他小时候就因为发育晚,个子小,而自卑过。
我婆婆会说让孩子再大一点去练跆拳道。因为这样别人就不敢欺负孩子了。
这也是她的投射,因为她年轻的时候在工作中被人欺负过,体会过那种没法反抗他人,保护自己的无力。她不希望那样的伤痛再一次发生在孙女身上。
你看我们家,三个大人在孩子身上就投射了三样不同的东西。
那些总是纠正孩子,担心孩子犯错,担心孩子做不好的父母则是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对于犯错、对于失败、对于不完美的恐惧。
如果父母对此有自我觉察,或者可以找咨询师深入地探索内心,尝试改变自我,这对自己对孩子都会有更好的帮助。
养育是一面镜子,让父母看到自己。借由看见自己,然后可以选择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最后,祝你养出一个内心自信、强大的孩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9080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999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2282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723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022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