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背后,藏着你脆弱的自尊
作者:黄贝尔 2021-07-03 13:17:53 成长心理

让我们从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场景说起:

你兴高采烈地拿着手机向家人走去,想分享一部视频,结果小腿蹭到了床头,一阵剧痛袭来。然而除了疼痛,还有心中随之而起的愤怒。

你正在专心致志看书,孩子突然扑向你,书掉在了地上,你也被孩子重重地压了一下,怒气袭来,你不禁对着孩子大吼。

你连发了几条信息给伴侣,对方没回复。晚上问对方为什么不回信息,对方说:“不想回就不回”。于是你再次怒从中来。

的确,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甚至都称不上“意外”。然而这些极其琐碎的事情,为什么会激起一个人瞬间的怒意?而且有趣的是,也许人们并不会由于怒意而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例如,你肯定不会由于撞到了床,而把床拆了;你虽然吼了孩子几声,但基本不太可能去打他。

可是怒意依然存在,而且下一次类似的场景,也许怒意还会再次袭来。这里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愤怒的背后,藏着你脆弱的自尊

01、简明扼要的答案:自尊感

首先要肯定一点:在合适的场景下,愤怒的爆发是自然而且合理的,是为了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只不过,愤怒如果不以健康的方式表达,就会成为一个情绪问题。消极地表达愤怒,会损害你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也会损害对自我的判定。

多项研究证实,主动攻击(例如把愤怒发泄在他人身上)和被动攻击(由于愤怒而拒绝和他人沟通)行为的背后是『低自尊』。因此,愤怒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人对自己比较低的评价。

自尊感,是个非常庞大的话题。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一个人对其社会角色和能力的正确、客观的评判,并在与社会的交互中信任自己、关爱自己、尊重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愤怒的背后,藏着你脆弱的自尊

听起来有点抽象,可是只要我们把这个定义,对应到上述场景中,就不难理解了。自尊感的关键前提是『自』,也就是自体。它要求人们的感受、评价和行为,都是基于自体的。

在上面第一个场景中,当自己的腿不小心撞到了床,低自尊的人之所以愤怒,无非是因为在那一刻,他们难以产生正面的自我评价,而是拿外部“可能”产生的一些评价来定义自己。例如:

自我运气:今天真倒霉(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误,归咎于其他因素)。

外人反应:家人肯定要嘲笑我(无法面对他人的否定,猜测他人的想法)。

事态发展:可能要痛好几天(无意义的联想,无法聚焦于当下的解决方案)。

心理学博士 Leon Seltzer 曾经用几句话总结过低自尊群体的内心活动历程,这里摘录一下:

“当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威胁时,自然而然会去寻找安抚自己的方法。然而通常他们的方法都是否定、批评、谴责,或者其他无意义的外部刺激(比如愤怒的发泄)——但这样做只会强化自我怀疑。

如果一个人有着足够好的自尊感,那么内心就有着足够丰富的资源来完成一个自我审视和验证的过程。例如:他会勇于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但仅仅把它当成一个事实来承认,并不存在内疚或羞愧。

但是,低自尊的人在内心深处,本身就对自己感到很糟糕,他没有力量去接纳自己的不足,因此只能用一种破坏性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愤怒的背后,藏着你脆弱的自尊

02、自尊,不止与愤怒相关

有学者曾对200位年轻人做过系统性的分析,发现低自尊不但和愤怒相关,和其他负面情绪,比如嫉妒,也有着紧密关系,甚至他们还发现,相比于那些比较松散的家庭关系,越是紧密的家庭关系,人们呈现出的嫉妒和愤怒指数越高。

这也许是由于在复杂的家庭纽带中,很多人都比较难以找到精确的『思想支点』——因为需要处理的信息,需要参考的意见实在太多。

不过,这也不妨碍我们去探索并尝试一些技巧。即便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支点,在当下的生活中,也可以重新为自己架设自尊的杠杆。

什么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正是由于低自尊的脆弱感,当遇到一些微弱的外部刺激时(例如上文的一些事例),会给当事人带来相对比较大的冲击。

然而,客观上,事态并不一定严重到不可收拾。这时,只需要用一些手段把自己面对的事情整理出来,再自我陈述一遍,就能让自己清晰地判定,自己所面对的究竟是一场噩梦,还是生活中的毛毛雨。

愤怒的背后,藏着你脆弱的自尊

我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信念,有时不见得是个褒义词。错误的信念可能是一个人自尊感的毒药。例如,你可能认为自己是“没用的”、“倒霉的”。

然而这些信念可能只是你的伪装,也可能是你成长过程中他人对你的错误定义。记住:没有人能够完整地定义你,而你也可以随时给自己添加新的、善意的定义。

外界没有义务向你妥协,所以你也不需要妥协

这是一个很有用的认知。自尊感低的人,由于内心的缺失,其实内心很希望从外界得到认同和肯定。然而正是由于自己的低自尊,往往他们得到的也很少。

因此,这些人和外界形成了一种很不健康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之为“黏附”——有一点“越得不到,越想用一种破坏性的方式得到”的意思。

其实,低自尊的人修复的第一步,最好就是与外界“脱钩”,把重心放到,且仅放到自己身上。

删除脑海中的一些错词错句

这也是最为挑战的一步。当低自尊的人产生愤怒或其他情绪时,脑海里往往会出现一些『惯用词』。例如:

凭什么xxx、你为什么xxx、到底要xxx、我非得要xxx

这些词的出现,往往夹带着对自己、他人和现实不合理的期盼与要求。

把这些词从脑海中删除,那么该替换成什么呢?其实一句话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替换:“我该为自己做些什么?”

愤怒的背后,藏着你脆弱的自尊

有一个诙谐的比喻:低自尊带来的愤怒,其实是一种“窃取”行为。正是由于内心缺乏对自己的尊重,所以才需要通过一些不正常的手段,从外界“窃取”一些尊严感(例如愤怒表现出来的强大)。

所以,自尊感的养成,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施肥的过程。也许一部分人成长的历程中,会在某些阶段缺少心灵的养料。

因此,在成年后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里,人们都应该不断地为自己的精神“施肥”,滋养自己,尊重自己。

参考资料

Amanwi, J. (2020, March 20). Anger: Psychologists say it might be triggered by low self-esteem. Medium. https://amanwi96.medium.com/anger-psychologists-say-it-might-be-triggered-by-low-self-esteem-df1d7f40d90a

Farooq, A., Irfan, S., & Farooq, S. (2020).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Jealousy and Anger in Emerging Adults. ANNALS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ERSPECTIVE, 1(2), 67-74.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反社会人格容貌焦虑心理治疗冥想心理健康测试俄狄浦斯情结爱情挽回人际关系职业性格绿帽癖正念依赖型人格障碍树洞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产后抑郁霍格沃茨情商心理测评系统负面情绪社交恐惧职业价值观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叛逆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