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物侵略:看到萌物就要想要蹂躏的心理
作者:黄贝尔 2021-02-27 11:40:06 成长心理

面对不同的处境,人都会以不同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高兴时会笑,伤心时会哭,这些都是本性。

然而,人性实在是太复杂了,总有些行为似乎能够颠覆我们的认知:比如见到自己的偶像会尖叫、兴奋到极致会流泪、见到萌萌的宝宝(或小动物)总有冲动去捏他们的脸蛋……

萌物侵略:看到萌物就要想要蹂躏的心理

尤其是最后一点,经常出现在宝宝刚刚降生的家庭中。爸爸或妈妈看到宝宝嫩嫩的脸蛋,或者肉嘟嘟的胳膊,可能发现自己有扑上去咬一口的冲动。

就算没有,看到另一方有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也不禁会嗔怪:“干什么咬我的宝宝啊!”

01看到萌物,我要晕厥?

先说结论,如果觉得自己,或者发现伴侣有这样的行为,可别觉得是“人性的沦丧”。

这种看见萌物就会激动并展现出“类侵略”行为的现象,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里面被称为『正面情绪的二元表达(dimorphous expres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s)』,更通俗的表达就是:“萌物侵略(cute aggression)”

曾经有过这么一项实验,被测者们坐在屏幕前,手里面拿着气泡膜(俗称泡泡包装纸),然后屏幕上轮番展现各种各样的图片。

萌物侵略:看到萌物就要想要蹂躏的心理

研究发现当人们看见普通图片时,偶尔会捏爆一两个泡泡。但是当看到小狗小猫,或者是可爱的婴儿图片时,捏爆的泡泡数量会猛增!

研究人员对此的解读非常简单,人们的天性就是会尽量逃避负面的事物和情绪,而不去主动逃避正面的情感反应。

这就意味着,当正面情绪反应激增的时候,人的大脑本身是没有“消解”能力的。因此,大脑就会调动语言、肢体等等的表达,去稍微平衡一下这些情绪。

02“萌物侵略”的科学解读

下面给大家来点硬核一些的解读。2018年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于“萌物侵略”的行为作了脑电波研究。他们选取了三个类型的脑电波,分别是:

关乎于情感的脑波信号(N200)

期待奖赏的脑波信号(SPN)

处理奖赏的脑波信号(RewP)

研究结果非常有意思。当观察到萌宠可爱的事物时,所有这些信号的强度都会增大。其中尤其是“处理奖赏的脑波信号(RewP)”,似乎表明了当人们面对可爱的小宝宝,想捏捏小脸、咬咬小脚时,大脑是“支持”人们这样去做的。

所以,“萌宠侵略”似乎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情绪反应,很可能是大脑为了平衡过于强烈的正向情绪反应,让人们稍加释放的一种功能。

萌物侵略:看到萌物就要想要蹂躏的心理

只要没有对宝宝存在实质性的伤害,就无伤大雅。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如果妈妈(或爸爸)在面对小宝宝时有类似的行为,也许可以说明他们在育儿中存在更多正向、积极的心态。

而如果见到宝宝却发生了抗拒、退缩、焦虑、厌恶等情绪,那么可能要关注一下自己是否在产后,或者育儿过程中有过多的压力了。

03“萌物侵略”和“戏弄”的界限

不过,这里要补充一个内容,就是在育儿过程中,某些父母会存在“戏弄”宝宝的行为。

例如突然把宝宝的糖果拿走,或者用语言“取笑”宝宝等等。这些行为和上面提到的“萌宠侵略”有什么区别呢?

萌物侵略:看到萌物就要想要蹂躏的心理

戏弄

通常是指大人为了取悦自己或他人,用一些没有意义的玩笑、动作,或错误信息来让孩子产生迷惑或恐惧,又或者用玩笑的方式来让孩子感到羞耻的行为。

由于孩子的认知发育尚未成熟,且在大人面前没有抵抗的能力,很容易产生认知的偏差(例如分不清什么才是真的),或者人格上的错误内化(例如认为自己真的很黑、很丑)。

很明显,“戏弄”和“萌宠侵略”的根本差异在于,戏弄是带有不良目的性的,即期待孩子受到戏弄后的反馈,而萌宠侵略只是一种单向的表达。

在这其中,『反馈』这个词显得尤其重要。无论是“戏弄”还是“萌宠侵略”,只要孩子出现了不良的反馈,例如哭泣、愤怒、胆怯、悲伤…… 那么这些行为就应该停止,或被制止。

萌物侵略:看到萌物就要想要蹂躏的心理

所以,人类的情感和大脑是极其复杂的,只有当我们不断去了解自己,才能避免对一些正常的行为产生误会,又或者对过分的行为作出修正或优化。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里分享一下自己或家人面对可爱的宝宝时,有没有一些不能自已的行为呢?

相关文献

Aragón, O. R., Clark, M. S., Dyer, R. L., & Bargh, J. A. (2015). Dimorphous expres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 Displays of both care and aggression in response to cute stimuli.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3), 259-273.

Stavropoulos, K. K., & Alba, L. A. (2018). “It’s so cute I could crush it!”: Understanding neural mechanisms of Cute Aggression.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2, 30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闭症九型人格心理治疗MBTI聊天EPDS强迫症源码悲观主义绿帽癖恐惧症智商测试恋母情结社交恐惧症咨询师回避型人格霍格沃茨性取向焦虑症九型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亲子关系正念自卑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