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少年的烦恼并非只是矫情和瞎想
作者:精诚心理咨询 2021-02-22 11:20:39 心理健康

当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友情、爱情、学业、事业等复杂的问题,令他们的内心充满焦虑、恐慌、压抑与困惑。

也正是因为此,青少年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有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14岁-35岁的青年中有近三成具有抑郁风险,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自杀已经成了15岁-29岁人群第二大死亡原因。

为何抑郁症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01.社会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误解

在当下,很多家长和成人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有偏见,认为他们矫情,认为他们就是想多了。

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年轻人为何在无忧无虑的年龄会患上抑郁症,常常对这些这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年轻人表现出一种不接纳的态度。

正是这种偏见和不接纳,令他们倍感孤独与无助。

青少年抑郁症:少年的烦恼并非只是矫情和瞎想

23岁的访客小明,小明自17岁起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他说,自从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后,每天在家思考很多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就要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等等。

而他的同学或周围的朋友们,如果没有考上高中,就都找个工作去打工。现在很多同学都已经娶妻生子了。

他的父母很不理解他,想不通为什么他每天要想那些令人头痛的问题,说他每天都是没事找事。

父母的这种不理解和偏见,让他在这种孤独又痛苦的日子里忍受了六年之后,最终才来到工作室求助。

02.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

一些父母对青少年成材的功利主义色彩明显,很多父母仍旧把成绩好坏当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与此同时,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父辈把所有资源和希望都压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的压力骤增。

青少年抑郁症:少年的烦恼并非只是矫情和瞎想

访客小高,不仅是父母的骄傲,也是他父亲家族中同辈人里的佼佼者。

从爷爷奶奶到姑姑叔叔,一大家子都把未来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

这个关系密切的大家庭经常聚会的话题就是孙子们,而小高始终是中心话题,爷爷奶奶都知道他想考清华北大的心愿。

长辈们长期过度的关注和期许,给孩子的内心构成了不小的压力。

小高有点儿强迫症的倾向。比如,走在人行道或者广场上,必须躲开砖缝,每一步都得踩在整块砖上,不然就会很难受;

又比如,书架上的书一定按照他自己设定的方式放好,如果爸妈帮着收拾了房间没注意,他就必须花上一会儿时间重新摆。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自己一定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能出差错。”小高说。

高三开学这次摸底考试,小高考得其实还不错,班级排名第四,正常发挥。可是小高觉得不行。

因为,这个分数离他对自己的预期还有十几分,这样的状态高考就上不了北京的最顶尖学府。自己马上面临人生重要关口,却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

小高开始焦虑、失眠、没有胃口,后来厌学,并最终发展成抑郁症。

03.在遭遇挫折时被指责和伤害

不少父母认为,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变好才变得娇气而无法承受挫折和压力,并常常拿自己小时候艰苦生活举例子,比如“我们小时候可比现在艰苦多了,你这算什么”来指责和挖苦孩子。

孩子在遭遇挫折和压力时本想寻求父母的安慰,但一些父母却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导致孩子的挫折感和无助感进一步加强。

青少年抑郁症:少年的烦恼并非只是矫情和瞎想

访客小欣,初三女生,因为有自杀倾向、重度抑郁来咨询。

休学在家半年,之前也因为中度焦虑,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校内心理咨询

小欣的父亲坚信不能溺爱孩子,必须严格要求。他其实很爱孩子,也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女儿。

但是因为从小接受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观念,表现出来的似乎永远都不满意,甚至是鄙视和轻蔑。

小学时一道算术题计算错了,父亲就会狠狠的骂她:“笨死了”。

小欣成绩一直很好,却始终在父亲面前感觉抬不起头来,因为“爸爸从来没夸奖过我,我觉得考第一名是正常、应该的。”

小欣极度不自信,连在面包店买面包时都要花好久时间。她的钢琴也弹得很好,可是依然没有改变她对自己的感觉 – 糟糕透了。

04.结语

心智还在发育中的青少年,当他们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困惑、脆弱而无助时,更需要来自外界的指导和帮助。

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但更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

平时给予孩子关爱和陪伴,对青少年的情绪多一些观察和理解,关注青少年的情绪起伏以及行为举止变化。

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不能一味地指责和评判,而是尽力帮助和保护,尽量和和孩子平等地沟通。

而对于青少年抑郁症,除了寻求专业的帮助之外,正确、包容和强大的爱以及长久的陪伴更能带来温暖人心的力量。

推荐易读心理测评系统https://www.yiadc.com/app/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情商心理恐惧症自闭症心理健康自愈能力原生家庭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测试绿帽情结心理医生治疗师回避型人格障碍MBTI测试情绪管理亲密关系洁癖冥想分院测试PUA思维反刍心理医生反社会人格心理女人心理存在主义爱丁堡人际关系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