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作者:焦力 2021-01-15 12:56:13 成长心理

前不久,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在其名为《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的演讲中,把当前的教育称为“军备竞赛”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家长被“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所左右,形成了一种“攀比”之风:

别人家孩子学的,自己家孩子也要学,而且要学得更多,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战神”,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果是孩子的时间被各种培训考级班占据,自由支配和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随之而来是当下社会得焦虑症抑郁症、拒学甚至自杀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又引发了家长新的焦虑。

这种“军备竞赛”的教育模式其实是一种值得反思的恶性竞争模式,但如果你劝一个家长放下焦虑,他们会有各种担心:“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考不上大学,将来就业怎么办?”……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那么,家长的焦虑该如何破解呢?

一、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在希腊神话中,也有一位因为恐惧和焦虑而把孩子当“战神”培养的“虎妈”,她就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在她的儿子阿克琉斯出生的时候,忒提斯得到预言:阿克琉斯将来会参加特洛伊战争而战死沙场。

忒提斯爱子心切,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阿克琉斯成为刀枪不入,永远不死的人,在忒提斯刚出生的时候她就每天将其倒提着浸入冥河,使其拥有不死身的体质。但因为被忒提斯握着阿克琉斯脚踝的部分没有进入河中,所以就留下了一个“死穴”,最终阿克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因为被射中脚踝而死。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忒提斯将阿克琉斯倒提着浸入冥河

每日被浸入冥河的阿克琉斯所承受的这种痛苦可想而知,作为母亲的忒提斯并不是不心疼,但她之所以能如此“狠心”,是被孩子“将来会战死沙场”预言所激发的焦虑所驱使,但这种焦虑的转移最终却被证明是无效的,阿克琉斯还是承受了预言中的命运。

表面看来,预言似乎是不可破的,但反过来想,如果不是忒提斯在“预言”的驱使下如此焦虑,把孩子硬生生培养成了一个铁甲战士,他可能就不会被选中去参加特洛伊战争,那么阿克琉斯起码就不会战死。也许正是怕孩子会战死的担心导致了阿克琉斯战死的命运。

心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就是“你越担心什么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现实中,焦虑的家长们,也是被各种担心绑架,“学习不好,成绩不好,将来就一定会被社会淘汰,就会没有出路……

在这些灾难性想法的驱使下,不断给孩子加压,反而把孩子推向了精神崩溃,或产生了心理问题,结果,害怕孩子被社会淘汰的担心真的应验了。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即便是那些在竞争中胜出、考上大学的孩子,也会留下一个“阿克琉斯之踵”,比如,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精神空虚、没有目标感、价值感的“空心病”现象,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在踏入社会后被一击而败。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所以父母的焦虑只会摧毁孩子,并不会成就孩子。

二、家长为什么会被卷入“军备竞赛”式的教育模式?

如果焦虑是于事无补的,那么家长为什么会那么容易被卷入“军备竞赛”模式,甚至连海洋女神都无法避免呢?

我们可以从荣格分析心理学角度做一下解读,在荣格心理学中有“大母神/父神”的原型意象,正如每个原型都有两面性一样,“大母神/父神”除了具有养育性的一面,也具有吞噬性的一面,这种“吞噬性”往往起因于过度保护。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如果一个家长过于焦虑,就会激发“大母神/父神”原型吞噬性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孩子的内在欲望占了上风,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里,握在手里,或者重新放回子宫,吞到肚子里,这样的家长会对孩子严加管束、控制,不允许孩子违抗;或者像忒提斯一样,“无情”地把孩子训练成“铁甲战士”。

被负性“大母神/父神”占据的父母,是看不到孩子的,也不会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意志;否则,就会因为焦虑引发暴怒的情绪,这也是“大母神/父神”无情和毁灭性的一面。

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让人扼腕痛心的报道:一位母亲因为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被老师请去谈话,之后情绪失控,对孩子大打出手,结果导致孩子跳楼自杀。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我们不能指责这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其深层次的出发点仍是为了孩子,但如果被负性大母神所占据,孩子不如意的表现就会引发内在的焦虑而产生暴怒的情绪,这时,爱成为了一种“伤害”。

当负性的一面显现,“大母神/父神”养育、滋养、支持的一面就被压抑了。这个时候,孩子的内在感受,孩子的情感,父母都看不到了,孩子的个体性也被忽视了,孩子的内在活力、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孩子成为“父母的孩子”,而不是具有自主性和自我意识的他/她自己。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的焦虑最终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本质原因,而“阿克琉斯之踵”代表的正是这样一种与大地失链的创伤。

这个时候,孩子不得不通过焦虑症、抑郁症、拒学甚至自杀来唤起父母的重视,表达这种需要,这也是孩子内在想活出自己的一种抗争。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三、如何成为具有滋养性、支持性的父母?

那么,父母如何避免被“负性大母神/父神”所占据,成为具有滋养性、支持性的父母呢?

01 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就像忒提斯是被“孩子未来会战死疆场”这样的预言魔咒所左右一样,家长也要从“孩子现在不参加各种培训,将来就会被社会淘汰”的灾难性思维中跳脱出来,把教育目标从培养“铁甲战士”转到“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上来。

就像片头动画片所示,孩子的眼睛只有被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点亮,让孩子成为自己,才是教育的本质。

荣格心理学也把“成为完整的自己”,也就是“自性化”作为人格的发展目标,而孩子自性化的发展依赖于一个自由、爱和接纳的环境。父母的功能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养育的土壤,相信孩子自性的力量,让孩子的自性在此扎根、成长,孩子的发展会从外驱变成内驱,这样的发展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传记电影《向极速出发》的男主角伯特·门罗生,就是这样一个活出自我的例子。

他是摩托界的传奇人物,从15岁接触摩托车,他就将挑战摩托车速度的世界记录作为自己的追求,从此再未放弃梦想。

他一生屡破世界记录,甚至在72岁高龄仍带着他那辆已经四十多岁高龄、随时会抛锚的破旧摩托,跨越半个地球从新西兰到美国参加赛车比赛,并最终创造了陆地速度的世界记录;而之后他又9次刷新陆地最快速度的世界记录。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伯特之所以能够坚持梦想,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就像他自己所言:“如果你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你就只能过一种单调的生活。”而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霍普金斯说:“坚持自己的梦想,是我拍完此片后最大的感受。”

影片给我们的启示,也正是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家长所要做的是保护孩子梦想的翅膀,而不是剪断它。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02 看到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孩子自我的成长依赖于对自己情绪和感受的确认,这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事情有对错,但情绪没有对错,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首先要落实到对孩子情绪的接纳上,看到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父母功能最重要的体现。一个看不到孩子的情绪,不接纳孩子情绪的父母不是在真正地爱孩子。

滋养性的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会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孩子一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杯子,焦虑的父母首先会责备孩子,而不是考虑孩子其实也受了惊吓;而滋养性的父母会先安抚孩子的恐惧,之后会将之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告诉他下次如何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同样,当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焦虑的父母会先责骂孩子一通,甚至像前面提到的那位母亲一样,大打出手,而不会了解和倾听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他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而滋养性的父母会把孩子的不佳表现看成是孩子需要帮助的一种信号,会去主动了解孩子的看法和感受,和他一起面对困难,度过难关。

在孩子经历失败的时候,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如意,焦虑的家长会对孩子批评教育、大发雷霆甚至打骂;而滋养性的父母会看到孩子本身就已经承受了很大的自责和压力,他们会引导孩子看到考试是监测学习问题的方式,鼓励孩子寻找原因,东山再起,这样,孩子以后在人生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不会一蹶不振,惊慌失措,而会把失败看成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经过程。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更糟糕的情况是:一些家长不仅不会看到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还会把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加到孩子身上,反过来让孩子担当起了“父母功能”。

比如,电影《春潮》中的母亲,她会希望孩子处处理解她的不易,接纳她的情绪,而当孩子稍微表达一下情绪的时候就会觉得孩子是“白眼狼”。这样的孩子极其压抑,因为她的情绪是没有出口的,只能通过把烟头摁到母亲的饺子皮上表达自己的愤怒。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电影《春潮》海报|图源:网络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坚强后盾和情感的加油站,如果连家长都不理解他们,接纳他们,帮助他们,他们还会相信谁呢?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自杀的原因,因为最亲近的人甚至都没有尝试去给他们一个诉说的机会,他们只好用自杀做最后的抗争。

03 在孩子面前适当地“示弱”

焦虑的家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自己走过的路去设计孩子的人生。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安置到孩子身上,怕孩子走弯路;甚至有的全能家长恨不得把孩子一生的路都铺好,只有这样才觉得安心;还有一些“聪明”的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总是否定孩子的想法。

他们的出发点是:我走过的路比孩子吃的“盐”还多,我的想法比孩子更高明,他应该听我的。

孩子在家长面前表达受挫后,往往不愿再和这样“聪明”的家长交流,封锁了自己的内心。而家长也很苦恼:我明明在帮孩子,孩子为什么不领情?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殊不知这种为孩子做规划和否定孩子想法的做法,是在剥夺孩子成长和选择的权力。

这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家长很有能力,孩子反而没有作为。

这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性被剥夺了,另一方面,孩子可能也通过这种让自己失败的方式在表达对父母控制的反抗。

在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女配角齐明月和女主角李尖尖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齐明月的母亲对齐明月从小就高压管制,无论是穿衣、买东西、交朋友、甚至是填报高考志愿都要让孩子听自己的,这让齐明月虽然从小成绩优秀,但却养成了自卑、怀疑自己、做事畏手畏脚的性格,而高考时故意填错答题卡,是她想要宣誓自己的自主性向母亲反抗的方式。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齐明月|《以家人之名》剧照

当然,这样的方式在报复母亲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相反,女主角李尖尖是在一个自由、宽松、接纳的环境里长大,她的想法都会获得家人的支持和肯定。因此,虽然她学习成绩不好,但她从未因此感到自卑和否定自己,性格也开朗自信,敢爱敢恨,最终,无论是在事业还是个人感情上都有了一个很好的结局。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李尖尖|《以家人之名》剧照

控制型的父母往往一方面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性,一方面又会对孩子有高期望值,当孩子无力实现他们的目标时,又会进一步贬低和否定孩子,这让孩子极其无力,甚至抑郁。殊不知,剪掉孩子飞翔的翅膀的,恰恰是他们自己。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当父母的控制和孩子内在想成为自己的力量产生了冲突,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就从相爱相生,变成了相恨相杀,特别是在青春期,这种冲突就更加激烈。

于是,现实中就会上演孩子与父母冲撞、逃家、拒学等叛逆行为,最极端的是孩子自杀或者产生弑父弑母的悲剧,2010年发生的华裔女孩雇凶杀害父母案,以及2019年北大学霸杀母案,背后都和父母的高控制和高期待有关。

真正“聪明”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懂得示弱,他们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即便觉得孩子的想法比较幼稚,有可能失败,但仍会肯定其好的一面,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参考,让孩子在权衡后自己做出选择,而不会一棒子打死,一味否定。

因为他们知道,孩子的路最终要靠自己走出来,只有自己做出的选择才能承担真正的责任,孩子需要获得的正是这样一种自我选择、自我承担的能力。

家长的焦虑真的会成就孩子吗?

04.和孩子一起成长

焦虑的背后是一种恐惧,而这种恐惧其实是父母自身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就成为对孩子教育上的焦虑。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只是父母焦虑的“替罪羊”。

我们不能一味地谴责父母,父母和孩子常处于同一个困境中,他们也是需要被看到和需要帮助的人。

比如,一个内在情感没有被接纳的父母,是不可能去看到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需要的。电影《春潮》的主题也并不是要去谴责那个母亲,而是要让我们看到母女之间的感情羁绊,电影中母亲和女儿以及外孙女都处于一种情感缺失的困境中,形成了爱恨交加的扭曲关系。

所以要真正跳出“军备竞赛”这个恶性循环,父母需要看到自己的内在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当父母能够人格独立,才会真正看到孩子,孩子也才有机会成为自己,也才能像刘瑜教授在演讲的末尾所言:“只有每一个人都各美其美,一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社交恐惧症自卑心理心理心理测评职业价值观焦虑绿帽MBTI测试心理咨询师九型人格社交恐惧焦虑症叛逆期职场心理女人心理哈利波特人际关系双相情感障碍心理健康桃花运容貌焦虑回避型人格树洞焦虑症EPDS心理咨询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