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总是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的焦虑
作者:刘丛敏 2020-12-27 17:18:26 成长心理

教育焦虑是中国家长挥之不去的永恒话题:

怀孕的时候开始胎教,怎么胎教好;

孩子出生后,如何给孩子做绘画启蒙、如何做好语言启蒙?

好不容易上了幼儿园,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给孩子做早教;

上小学前又开始焦虑,要不要倾家荡产买一个学区房?让孩子有更好的学校可以上?

要不要给孩子在某思报奥数班、刷题班?如果不报等二三年级没名额怎么办?

要不要送孩子早点出国读书?孩子能否适应国外的环境?

在2017年的UC大数据发布的《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显示,在十大家庭焦虑因素中,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超过夫妻关系,位列第一和第二。

为一名4年级孩子的妈妈兼心理学爱好者,我身处在焦虑风暴的正中心,也时常在焦虑之余思考,我们为什么总是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的焦虑?

《我的孩子不补习, 成绩年级第一的秘诀!》火遍了网络,讲述了一位上海妈妈,坚持不让孩子参加课外学科辅导,也不迷信奥数。即便如此,目前读初预班的孩子成绩排名年级第一,还有时间学小提琴和西班牙语。

文章一出,立刻引起万众焦虑妈妈们的关注,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奥数班、写作班、英语班,班班不落,反而成绩从“70分补成了40多分”?这位不落俗套的妈妈,更关注孩子素质的培养,她从亲子关系入手,功夫下在“课外”:孩子的情商培养、学习过程中的专注、自驱力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时间管理等。

虽然妈妈以素质培养的角度,重新定义了孩子培养的意义,引起众多妈妈的重新思考,但是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刷题补课,都是家长教育焦虑的奔突。

我们为什么总是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的焦虑

多元化人才竞争 是焦虑根本原因

知乎作者回复人才竞争:这个过程有点像百度竞价的竞争,在都想排在前列的动机驱使下,每个人都铆足了劲要提高自己的排行。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的竞争意识造成了这种所有人都骑虎难下的局面。因为大家都不想垫底,所以每个人都往前挺近一点,再往前挺近一点,于是,总体水平越来越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大到连家长都倍感辛苦的时候。

被裹挟的教育追求

社会心理学有从众心理,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其实很多家长也是被机构、被周围的家长所裹挟、被“随大流”,因为别人都在补课、都在学奥数、都在刷题……所以,我也不得不也给孩子补课、学奥数、刷题。而在各个教育培训机构的商业宣传策略也是迎合了家长的心理:暗示其他的家长都做了多少,这就会给家长造成一种印象,别的孩子都上报这家机构了,才上了某附,自己的孩子没上,家长就会感觉到压力。

但是,如果再问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大多数家长都会说,幸福健康的人。

这个朴素的本心被不断加剧的人才竞争、被机构、被周围的家长所裹挟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渴求、兴趣、爱好往往被忽略,他的幸福、快乐就更无从谈起。

而与中国教育不同的是,英美教育体制更注重于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他们更侧重让孩子有乐观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意志,鼓励孩子与众不同,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王诗龄就读在北京明星孩子扎堆的国际学校——德威国际学校,是一所纯英文教学的学校,以追求卓著的学术成果和全面发展的个体著称。在《快乐大本营》的一期节目中,王诗龄的日常课程表最惹眼,不仅有文化课,还要学习瑜伽、国际象棋、大提琴,甚至还有织毛衣...学校国内外小区的合作也促进和激励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使学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爸爸回来了》第二季中,体操王子李小鹏的育女经受追捧,他展示出来的西方教育让人眼前一亮。 有媒体问过李小鹏:如何培养宝宝的求知欲?李小鹏说:

“奥莉已经有明显的自我意识了,别看她小,其实什么事情都懂,做事情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间段的孩子求知欲体现在自我行动方面,很多事都非要自己尝试才可以,所以,我会尽量地让她自己去尝试她感兴趣的事情。而且我会注重引导她不曾关注到的部分,希望借此开拓她的思维,让她变得更有行动力。”

从孩子的发展角度来说,英美体系中,孩子的全面的人格发展会更全面,让孩子“做自己”,或许是将中国的家长、孩子从“焦虑”、“被裹挟”中救赎。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正念偏执型人格洁癖原生家庭EPDS回避型人格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心理恐惧症智力源码孤独症绿帽心理心理学家心理效应安全感咨询师外貌焦虑双相情感障碍哈利波特自卑亲子关系职场心理边缘性人格障碍焦虑症情绪管理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