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一直以来就对人们有种特殊的吸引力,尤其在小孩和女生群体中,更是有着强大的魅力。
棒棒糖、软糖、麦芽糖、太妃糖、水果糖、口香糖...
糖果随着时光的发展衍生出来许多不同的种类,也被赋予了一些甜蜜的特殊意义。
提到糖果,大家都能一下想起各种糖果的种类,但你知道,「糖果效应」是什么吗?
其实「糖果效应」也被称为「延迟满足效应」。
「糖果效应」来源于一场心理学实验的偶然发现。在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在一家幼儿园内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上有一个托盘,托盘中有这些孩子爱吃的饼干和糖。
研究人员告诉这些孩子们,这些零食他们可以吃掉,但是如果等到研究人员回来的时候再吃,就可以多得一块糖果。他们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回到小屋。
对于天性好动且喜爱甜食的小孩而言,实验的过程十分难熬。
有的孩子为了强迫自己忍耐,捂住眼睛或者背转身体不去看托盘里的零食;有的还是通过其他一些例如踢桌子、摸头发的行为分散注意力...
结果显示,大多数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他们直接吃掉了托盘中的零食。
不过还有大约1/3的孩子等到了研究人员回来后兑现了奖励,坚持了差不多十五分钟的时间。
在这之后,研究人员对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追踪调查。
结果显示:
没有抵住诱惑的孩子在个性方面更容易展现出固执、孤僻、易有挫败感的倾向。当欲望产生的时候,他们通常无法控制自己。
而能够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更多地成为了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自信独立的人。他们面对事情能够等待机遇、不急于求成,能够有长远的目标,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愿意牺牲眼前的利益。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也需要应用到「糖果效应」。
例如在学业中,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牺牲一些眼前短期的满足。
在工作中,想要升职加薪,许多大型的项目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筹备和执行阶段,一些进度需要长期执行,不得不通过等待和忍耐完成、证明自己的能力。
对于「糖果效应」而言,这种等待并不是逃避、不是拖延,而是等待时机、储存能量。
生活中没有唾手可得的机会,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为了达到更高的目的,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奋力向前。
就像在丛林中潜伏的野兽,只有长时间的等待和忍耐,瞄准猎物寻找时机,最终奋力追赶,才能获得丰厚的收获。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177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790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1337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568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1434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