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自己的助人能力、应对职业倦怠
作者:赵旭东 2020-12-09 17:29:48 人际心理

如何改善自己的助人能力

第一,要有同理心和共情的能力。心理素质的核心能力,就是设身处地和投入地理解他人。“共情”(empathy)这个词是从德文受到启发发明出来的,德文里面那个词叫做“Einfühlung”,即让来访者感觉到他受到了理解。虽然基础是同情心,但共情、同理心有更多的理性和认知的成分。

最近神经科学有个很大的进展,科学家在人类和高级灵长类动物脑中发现了跟同理心有关的神经元——镜像神经元,它能对别人进行感同身受的反应,同时可以预测他人的意图、痛苦和动机。

第二,温暖地表达对别人关切的能力。助人者要常常有适切的微笑,并且与患者目光接触。非言语行为以及说话的方式都可以营造友好体贴的氛围。例如,在家庭治疗中,要设置亲切的治疗场所,治疗师不穿白大褂,家庭成员可以自己选座位的位置。

第三,让人感觉到开放性,这是跟别人建立信任感的基础。双方要开放,互相提供信息,互相接纳,这是人本主义中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原则。该疗法非常强调真诚、言行一致、不虚伪,重视来访者,把来访者的事情当回事。

第四,跟别人交流分析问题、讨论和计划的时候,要让别人感觉到你是一个有的放矢的人,不会高谈阔论地谈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给别人的信息要简明实在、措辞得当、“接地气”。

第五,要有清晰交流的能力。在互动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话语,让对方对自己的话语表现出你期待的反应;也要注意别人说话时你能否适当回应。这跟文化背景和具体交流环境有关。

如何改善自己的助人能力、应对职业倦怠

如何应对自己的职业倦怠

前几年,我带德国同事到中国三甲医院参观,当时我们在医院大厅很自豪地说一年会接诊上百万病人,他们瞪大了眼睛说:“我估计你们的医生和护士不会很爱你们的病人,甚至会恨他们。”当时我听不懂,但后来慢慢体会到,高强度工作确实会让人出现倦怠的职业模式。

助人者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包括三个维度——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工作冷漠感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如果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不把服务对象当人看(depersonalization,非人格化)。

职业倦怠的形成一般是这样的:觉得我还行→继续投入忘我的工作→然后开始做一些忽略自己身体需要以及超出自己身体耐受的事情→压抑自己的情绪→回避冲突→否认问题存在→不堪重负→行为开始改变,躲躲闪闪、犹豫不决→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失去积极感受,导致内心空虚→社会交往减少,言不由衷→从空虚走向抑郁,心情低落,打不起精神→进入职业倦怠阶段。

德国人非常重视职业倦怠问题,他们为职业倦怠的人提供临床心理卫生服务,提高其适应性。职业倦怠涉及生理状况、认知模式和情绪,任何阻抗、不情愿和压抑都会产生社会性的不良后果。

不管是在临床工作中,还是在督导培训和自我体验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和医生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疲乏、厌倦、力不从心、无能感、淡漠、对服务对象抱有敌意、情绪抑郁、焦虑、注意涣散、工作动机削弱、睡不好、饮食和体重改变等,再严重就会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

服务工作者有时会带有敌意,甚至虐待他们的服务对象,有时候则是让自己变成了需要被帮助的对象,严重者甚至会过劳而死和自杀。通常情况下,职业倦怠和职业枯竭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所以无论是大机构还是小机构,都需要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的激励和关爱,不要让工作人员在枯竭状态下工作和生活。

本文节选自赵旭东、施琪嘉主编《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中德班25位心理专家自述个人成长和个案实战经验(精装典藏版)》。

原标题为“心理工作者自身的心理健康”,由赵旭东老师主讲。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绿帽男人心理智力测试产后抑郁测试性取向树洞职场心理亲密关系易怒症冥想社交恐惧症安全感九型人格控制情绪抑郁症孤独症恐惧心理桃花运心理医生社会心理学哈利波特偏执型人格叛逆期心理健康反社会人格焦虑MB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