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重复与占卜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作者:薛伟 2020-09-08 10:56:24 心理百科

心理咨询中,有一种现象叫强迫性重复,它是一种代际传递,主要指孩子会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认同并接受来自父母身上的创伤和未完成愿望,甚至包括自己的命运。这种现象类似于《易经》的占卜观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宿命。

我们一出生似乎就被决定了命运会如何,我们只能等待命运的发生,没办法改变,以致强迫性重复现象会一直存在。在心理咨询领域,确实会看到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重复父母的命运。命运不那么容易改变,但也不是完全不可改变。什么地方可以改变?怎么改变?这就是意识化的过程。

强迫性重复是无意识的,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父母身上有哪些东西对自己产生了影响,通过对父母个人史的回顾,看到他们身上的那些创伤和未完成愿望,就有机会看到自己是否为了保持跟他们的联结而认同他们。看到这点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心理上的分离来改变对他们的认同,以此获得自由的感觉:我们不再只是父母的孩子,而是作为有独立身份的自体去发展自己的生活,并从此开始有自己的命运。

强迫性重复与占卜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这个意识化的过程很艰难,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如果我们了解父母,并通过不断地满足父母来保持与父母的关系,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生活就会变成一种重复,最终跟父母越来越像。如果我们仅仅是看到这一点,但不想去改变,重复还是会发生。

从这里来说,我们就会看到宿命的痕迹。如果我们看到这一切,选择认命,觉得没办法改变,就会认为自己必须替他们完成愿望。例如,父母小时候没机会读书,他们希望我们好好读书,我们就会努力去实现他们的愿望,然后发现自己跟父母越来越像,甚至包括情感经历和生活轨迹,越来越流露出重复的痕迹。

如果我们看到这一点后,选择要过自己的生活,认识到父母是父母,我是我,对于父母的愿望,我只承接一部分或者不承接,我愿意承受与他们分离的痛苦,同时我也有成为我自己的自由感、自主感和确定感,这样,我们就能够改变原先所谓的宿命。

强迫性重复与占卜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就占卜来说,你是把它看成状态显现以及未来趋势的提醒,还是把它看成未来明确的结果,这当中有不同的意义。

原来我们认为,某件事情独立于个体而发展,人们无法影响它,因为它有绝对客观性。但进入量子物理学时代后,这种观点变得不同:没有参与者可能发生A现象,但有人参与后就可能变成B现象。所谓参与,就是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如果你把它看成现在状态的显现和对将来的提示,你就会获得可以改变未来的机会;如果你认为它是将来注定要发生的结果,那就是宿命。

过去,人们在唯物实在论的基础上对世界的认识有局限,无法解释占卜现象,而现在我们可以用量子物理学来解释占卜现象。《易经》作为占卜的工具,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给我们提示,这些提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改变,就要联结到心理咨询中的无意识概念。我们只有把占卜作用跟无意识放在一起加以理解,才能真正去使用它。一个人只有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他的命运才是被注定的宿命。

自我的本质是他人的目光,他人的反应构成自我存在感和自我身份的确认。关于自我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如何成为自己等,大多数人都处在无意识中,一切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自我不断被外在环境确定、固定和建构出来,并在无意识中不断被他人确认。

强迫性重复与占卜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所谓的他人是指环境,而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其自身规律,《易经》就对这种规律提示了一种趋势,描述了一切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状态,一旦被确定下来,我们就可以以此推论出将来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构成了宿命的结果。

相反,如果你在自我形成过程中,努力看清楚那些来自父母、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只接受某些目光来形成你自己,然后滋生出一种愿意或不愿意成为你自己的态度,这就是意识化的过程。在你意识化以后,你将会努力去改变原有的趋势,而不是被动地因环境变化而形成你自己。我们主动参与自我意识的觉察,让自我意识参与到自我形成中,这样结果就会不同,这就是量子物理学所说的:参与者会改变事物发生和发展的结果。

如果你完全处在无意识状态,在自我形成过程中没有主动参与进来,你就会被动地因环境变化而形成自我。而当你突然对自己有了觉察和认识,并且付出努力变成新的参与者加入其中后,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改变了宿命的结果。

《易经》揭示的是一种趋势,不是客观趋势,也不能称之为主观趋势,这符合量子物理学时代的概念:你不参与,它是就是一种客观趋势;但你参与其中,你的主观就进入客观当中,就会形成新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用主客观去评判和讨论《易经》带给我们的规则。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社交恐惧症产后抑郁测试职业性格双相情感障碍九型人格心理测评系统抑郁症测试自卑依赖型人格障碍智商存在主义边缘性人格障碍情绪管理强迫症倾诉亲子关系洁癖弗洛伊德社交恐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绿帽情节安全感哈利波特容貌焦虑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