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叫理解性原则,即进入来访者的世界。它有四个维度:第一个是进入来访者的世界,这是存在主义的维度;第二个是以来访者为中心,这是人本的维度;第三个是倾听,这是精神动力学的维度;第四个维度是我与他/它,它叫社会角色,就是物化的角色。
在咨询早期跟来访者建立关系的时候,你要进入他的世界,而在来访者的世界里,不光有他,即不光有他自体,还有他的角色,这个角色实际上就是被物化出来的。比如,我们在一个单位里是员工,要有用,要承担一些角色、责任,要解决某个问题,这本质上就是物化。再比如,中国人讲重男轻女,重男轻女就是一种物化,即把性别作为工具来审视或使用。有的人认为女人的核心价值就是生孩子,男人的核心价值就是赚钱,这也是物化。
物化这个东西很奇怪:它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我们不进入社会,这个社会就没有办法发展,但是我们一旦进入社会,就会被物化。被物化到一定程度,人就会生病,为什么呢?因为被物化之后,人就失去了自己核心的那种存在价值感、那种体验感以及那种很微妙的东西。
所以,在进入来访者的世界时不但要进入他自我的主体世界(内心的体验世界),还要进入他角色的世界(被物化的世界)。比如,来访者是一位女性,我们要了解她怎么看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感觉,做女人做的开心吗?痛苦吗?她有可能是别人的妻子,有可能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们要问她做妻子的感觉如何?做妈妈的感觉如何?在单位里上班,在社会角色这个被物化的部分,她的感觉如何?
这时候,人本主义就会以来访者为中心,精神分析就会倾听,而存在主义就会既进入主体的精神世界,也进入主体的角色世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很多来访者第一次见我们时,说的其实都是角色的事。比如,我的孩子不听话或不上学,我的老公出轨了,我的单位把我辞退了等。
疫情之下,大家的工作角色、职业角色、社会角色其实都不坚定,都在下降,可是家庭角色却在上升:别人的父母、别人的配偶、父母的孩子这些角色。上升的速度太快,有人承受不了,于是发生角色体验的爆炸,这就不是我与他了,而是我与“它”,即与角色的关系。
第二个叫体验性原则,即促进来访者对自我的体验。这里也有我与“它”,这个时候的我与“它”是什么意思?就是来访者是妈妈、女儿、妻子或职业角色。不过,在这些不同的角色下面有一个完整一致的自己。
那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促进来访者对这些角色下面的自我有一些体验,并且是在关系里体验。这时候,咨访关系就变成了我与“他”,不再是咨询师与来访者角色的关系,而是与来访者角色下面的自我的关系。
这个阶段,人本叫无条件积极关注,精神动力学叫澄清与面质。有的精神动力学流派认为这里面也有解释,即诠释,我觉得不太妥当。基于我的临床经验,如果就在这个环节诠释太多,其实会妨碍来访者对角色下面的自我的体验。很多来访者的认知水平很高,非常擅长分析自己,不过这个分析其实是一种掩盖:对角色下面的自我的体验越深,就越会阻止来访者体验更深的角色下面的自我,所以他会做自我分析,而这时诠释在我看来并不能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个叫在场性原则,即进入来访者生活当中的某个角色、内在世界的关系场域。这时虽然我们进入的是角色,但跟来访者的对话是在角色下面进行的。
比如,在某个治疗阶段,来访者一直在讲他对父亲的愤怒,而咨询师就扮演了这个来访者的父亲,于是对他说:当你每次说和父亲的关系时我有一个感觉,觉得你对父亲有很多期待,但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你有很多失落和失望的感觉。我在想你的父亲可能有什么感觉,也许他面对你的期待以及期待以后的失望这样一些感觉时,他的感觉不会比你好多少。
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就进入了来访者父亲的角色,但不是进入这个角色的表面的感觉,而是进入这个角色的深层的感觉,所以咨询师在这个角色里所反映的并不是这个角色的防御,而是这个角色里更深的一个自我。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和来访者仍然是我与他的关系,虽然是与角色对话,但其实是与角色下面的更深的自我对话,即穿越防御的对话。
这个阶段,人本叫神入:神入来访者内在某个角色深层的感觉,神入来访者内在某个角色深层的东西,精神分析叫投射性认同。
第四个叫行动原则,在这个原则里面,主要工作是择选并且投身。也就是说,来访者对他过去的人生经历、关系经验进行梳理,然后选择一些他认为比较重要的去加深,把不重要的搁置在一边,这个就是存在主义意义的焦点之一:使琐碎归于琐碎。
使琐碎归于琐碎,其实就是择选并且投身。投身就是继续去实践、体验,在关系、生活、角色里去发展。这时我们跟来访者的关系既有我与“他”的关系,即与角色下面深层东西的联系;也有我与“它”的关系,即与角色表面东西的联系。
比如,来访者和孩子的关系不好来做咨询,经过了理解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在场性原则,这时咨询师在行动原则这部分给了来访者很多工作、意义感,来访者就选择不去关注孩子调皮的部分,开始选择关注孩子沉默时的孤独;选择不去管理孩子的游戏行为,开始选择管理孩子的孤独,这个时候她对孩子的孤独就不再进行排斥了,而是采取了接纳。
孩子之前一个人待着的时候,这个来访者妈妈就不高兴了,说你为什么在这待着,该学习了,该看书了,总之就是不允许孩子孤独。经过咨询,这个妈妈看到孩子孤独的时候,她就会问孩子,宝贝儿,当你没事做自己待着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能不能和妈妈分享一下?妈妈有时候也会这样,不自觉地愣神,咱俩在愣神上交流交流,看看谁愣得更有经验?这实际上就给了孩子一种崭新的体验:孤独不再是糟糕的、被嫌弃的,相反是一种空明的体验。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有一种感觉:我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还是一个允许自己孤独或者放空的人。这实际上就是投身,然后他就开始改变了。
人本把这个叫实践,精神动力学叫领悟与修通。在行动原则里,我们一方面跟来访者角色下面的自我有联系,另一方面与来访者自我上面的角色也有联系,于是他们就得到了整合,有一个融会贯通,来访者就开始更有勇气地向未知的部分去发展。
最后,在治疗结束时,我们要进行整合与哀悼。这个时候我们跟来访者既要有我与“他”的关系,也要有我与“它”的关系,就是前述既要与来访者角色下面的自我有联系,也要与来访者自我上面的角色有联系。这里的“它”是指来访者内在不同的人格原型、不同的人格侧面,也就是我们要与来访者不同的角色有联系。
这个时候就实现了一个大整合。有了这样一个四维度的整合之后,来访者才能真正地对自己的命运承担责任,在这个过程里体会到既完整了内在又有力量的角色的执行的感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0155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49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0396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3023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2125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