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体验过爱和被爱,怎样经营好感情?
作者:唤醒疗愈 2020-11-19 17:14:04 婚恋心理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爱过的男人,个个都是渣男,穷困潦倒的作家、有妇之夫、社会流氓,他们吃软饭、出轨、背叛、包养女学生、赌博、家暴、吸毒……

可是只要这些男人说爱她,需要她,松子就无条件付出,甚至甘愿牺牲自己到风俗店卖身,满足对方一切需求,即使被家暴,松子也苦笑着说:“就算被打,也比孤独一人好。”

松子渴求爱与被爱的一生是悲惨的,她卖身、吸毒、杀人、坐牢,最后变成一个慵懒肥胖,精神不正常的“臭老太婆”,被小混混乱棍打死。

为什么明明渴望美好的爱情,偏偏难遇良人?为什么我们总逃脱不了爱上同一类型人的命运?为什么我们总在同一个故事情节里打转?

这可能是大多数女性在情感中不断遇到的课题。

爱情是命中注定的,还是我们可以翻转生命脚本?从未真正体验过爱和被爱,怎么经营一段健康的感情?

灵魂有一条非走不可的“弯路”

从未体验过爱和被爱,怎样经营好感情?

为什么我总被渣男渣女吸引?为什么我会嫁给一个家暴的丈夫?为什么我总在关系中体验到不安全感?为什么我总在感情里,重复同样的事情,搞砸一段关系?

为什么我们不能跳出这个旧剧本,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亲密关系模式?

从灵性的角度来看,那是因为我们想给自己第二次翻盘的机会。

好比上次考试,这门功课你没有通过,现在你想重修。直到你通过这门功课,学习到了你想掌握的知识,相关的经验,从这所“学校”毕业。

所以这些不被看好的老旧剧本,并非毫无意义,它们有着深刻的含义。

灵魂的成长,有时候会选择一些非走不可的“弯路”,一些有挑战的功课。

所有人可能不看好:“我早跟你说了,这个人不好,你不要跟他在一起;嫁给他,有你吃的苦头。他给不了你想要的感情……”

亲密关系的模式轮回不只在前世还在今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重演。

让自己深陷这样的“烂剧本”,并不是我们受虐,不爱自己,而是我们想给自己一次翻盘的机会。尽管是那么折腾不定,那么“作”的方式,背后有一个灵魂的声音在呐喊:“我想要借助这个课题活出自己来。”

选择一个唠叨、批判、让自己自卑、母亲般的恋人;一个不苟言笑、不会表达情感、父亲般木讷的爱人,并不是要重复这种糟糕的体验,而是潜意识深处给自己一次机会,穿越这个功课,想要寻找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个灵魂成长的突破口。

这个人的灵魂中,始终有一种自信,她想要改变过去灵魂成长的历史中,没办法如愿的部分,没有被淋漓尽致活出来的部分,她重复过去的伤痛和模式,是为了积极寻找一种解决之道,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说童年时期,我们因为力量如此微弱,还不足于面对一些糟糕的经历,安抚伤痛,那么成年之后,我们已经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人生,足以来再一次找出更好的方式,来应对同样的事件了。

因此,请你看见这些不得已的“弯路”,这些好像身不由己的“轮回”,背后是一个深爱着自己、想要活出来、如此勇敢和执着的灵魂。

一生都在治愈内在小孩对爱的渴求

从未体验过爱和被爱,怎样经营好感情?

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却称这是命。

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一书里提到,过去的创伤决定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我们在今天亲密关系重复的是童年时候的模式。

我们会受到父母亲的影响,会选择一个父亲或者母亲一样的伴侣,我们重复童年时候的模式,所以吸引了一个类似的人。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陌生情境实验,可以帮我们理清亲密关系的互动模式:

妈妈和12个月大的婴儿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过几分钟妈妈消失不见,由陌生人来照顾宝宝,几分钟后妈妈再度出现,观察宝宝的反应,来判断他们属于哪一种依恋型态:

1.安全型依恋:当妈妈离开房间时宝宝变得心烦意乱,但妈妈返回时,宝宝主动寻找妈妈,在妈妈的安慰下很容易平静下来。

2.焦虑型依恋:当妈妈离开时,宝宝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妈妈回来之后,宝宝虽然想要拥抱,却是对妈妈拳打脚踢,甚至咬人,表现出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母亲。

3.逃避型依恋:当妈妈离开时,宝宝会四处张望寻找妈妈;但是等妈妈回来后,宝宝却对妈妈的拥抱没什么反应,甚至主动回避与妈妈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玩具。

在感情关系中容易矛盾和纠结,缺乏安全感,难以信任伴侣的女孩,童年时期可能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关怀和照顾,就会形成焦虑型和逃避型的依恋模式,这种模式即使成年之后,依然影响着她们。

从小,我们没有经验过安全依恋型的爱与被爱的体验,没有人教会我们怎么认出爱、接受爱,怎么去爱,分享爱。因此即使成年后,我们在关系中随身带着坚硬的盔甲、厚厚难以攻破的心墙,难以安抚、反复确认伴侣对自己的爱。

焦虑型和逃避型的依恋模式,因为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关怀和照顾,没有形成对关系的信任,所以很难建立安全依恋的信任关系,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会呈现出安全感缺乏、游离、矛盾、纠结的状态:我要确认,你离开我,不在我身边的时候,依然是爱我的。

甚至我们会刻意破坏一段关系:因为我不相信我值得被爱,我要搞点事情出来证明自己是被你爱着的。

或者说,我们想要透过反复对伴侣的考验,来证明对方是一个足够安全的恋人:即使我这样捣乱,搞破坏,你依然对我是不离不弃的,你是爱我的。我依然是值得被爱的。

我们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时期对爱的渴求,疗愈那个缺爱的内在小孩。

怎样才能打破这个怪圈,跳出这个剧本的轮回?

我们需要知道,人生中很多的行为,要么是在分享爱,要么在渴求爱。人生中很多的选择要么是出于爱,要么是出于恐惧做出的决定。当我们不断去重复某些选择的时候,可以有觉知问自己,我是在分享爱还是渴求爱?我这么做是出于对伴侣的爱,还是出于恐惧自己不被爱?

看到背后深深对爱和被爱的渴求,你就能很好拥抱那个小时候没有被满足到,没有好好被爱的内在小孩。

让你的内在小孩确认和体会到:无论我是怎样的人,我都是值得被爱的,无论对方是否在我的身边,我相信TA都是爱我的。让这个内在小孩安静下来,她就不再重复跳进过去的剧本,故事情节中,反复经历同样的体验了。

将自己和爱认回来

从未体验过爱和被爱,怎样经营好感情?

真正跳出困境的,不是反复去解决那些外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是直面自己的依恋模式。

我在感觉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可以寻求帮助,但是我已经成熟了,我可以来爱自己,并对自己负责。别人所给到的帮助和意见,我都可以参考,但是他们无法为我负责,这是我的命运,我可以自己负责。

可以做一个疗愈内在小孩的冥想,在内心中承认:

是的,过去父母没有给到我足够的关怀,没有满足我对被爱的期望,但是我现在已经是成人了,我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我有能力来爱自己。

我释放过去没有得到持续、稳定关爱的埋怨,释放掉对父母的失望,童年时期不被爱的悲哀、悲伤的感受,重新认回自己。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收回能量,拿回自己的力量,认回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父母。我培养内在的父母来爱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可以对他人、对伴侣有期待,有期待不是一件坏事,我可以有这样的期待;但同时我也允许,别人也可以不满足我的期待。这不代表伴侣讨厌我、不爱我、冷漠我,更不代表我不值得被爱。

我收回过去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稳定关怀和爱,而投射到伴侣身上的期待,我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有能力给自己爱和关怀。

从此,我不再频繁制造问题和障碍,借由从外面四处寻找父母般安全、无条件的爱,来填补内心的匮乏。

我会替自己好好疼爱那个,过去没有得到足够关爱的悲伤、无助、脆弱的内在小孩。

亲爱的XX,你值得被爱,我很爱、很爱你,无时无刻、不离不弃、深深地爱着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心理医生负面情绪心理学家安全感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回避型人格性取向叛逆亲子关系MBTI测试焦虑症倾诉EPDS反社会人格无性婚姻自卑心理心理治疗洁癖爱情挽回职业价值观职场心理情商测试依赖型人格心理咨询师易怒症九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