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日常门诊以及工作之余的社交、生活的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话题会经常涉及。
作为父母角色,在陪伴小孩成长过程中,会为孩子取得的进步而欣慰,但同时在管教小孩过程中遇到的冲突矛盾也经常让我们“苦不堪言”。
各种社交平台及新闻中也经常会出现父母们面对“熊孩子”花样百出的挑战难以应付的场面,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不符预期的行为却无计可施,父母们经常困惑在工作场所雷厉风行,为什么在管教孩子时会威风扫地呢?怎样才能让叛逆、不服从的孩子与父母恢复正常的亲子关系呢?
父母们通常认为,家长的职责就是要向孩子灌输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惯常的做法就是行为约束,不外乎讲道理、给建议、下命令和纠正行为,甚至会用负疚、羞辱以及惩罚或者奖励的方式让孩子们做我们想让孩子去做的事情,其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有一些目前依然常用的方法,比如“计时隔离”、“正向激励”等听起来似乎比较友善,但其终极目标还是一样-----控制孩子的行为。
这些方法确实在一段时间内会让孩子的行为稍有改变,但效果维持的时间却是短暂的。家长们越是试图用各种条规约束、后果威胁或者奖赏刺激来管理孩子,其斗争就越激烈,争吵声就越大,对抗方式就越不计后果,关系就越破裂、冷漠。
面对此种场景,家长们经常会觉得没有得到孩子的尊重和合作,但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却经常既没有向孩子表现出尊重,也没有表现出合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尊重合作”的方式来避免亲子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呢?
01、明白合作的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合作的两个核心特点。
1. 合作必须是双向的
合作,意即一起工作,对于家庭来说,合作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制定那些跟他们有关的规则,一起为解决问题寻找方案,以及一起做决定的过程。
很多家长没有把合作看成是跟孩子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只是单向的行使权力,即要求孩子去做他们想让他去做的事情。
当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时,就认定他是“不合作的”,就会立刻责骂、批评、指责孩子,导致孩子抗拒、争吵,接着又用惩罚或者奖励来胁迫服从,进而引发更强的抗拒,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你不跟孩子合作,孩子也不会选择跟我们合作。
例如,下班回家后看到孩子和小伙伴们在家里玩乐后没有清理的杂乱的房间,家长们可能会有不满的情绪,于是可能会对孩子这样说“房间里面太乱了,你必须在吃晚饭之前把房间打扫干净!”
家长使用权威单方面下达指令让孩子在给定的时间按照你的标准完成这一切时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当你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感受、需要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打扫房间的方案时,就可能失去了孩子的尊重和好感,孩子对此无动于衷或者激烈抵触其实就是对你单边决定的自然反应。
2、合作是跟孩子一起协作
回想一下在跟孩子们的互动过程中,你是使用家长权利来掌控孩子的控制型育儿方式,还是使用跟孩子在一起协作的赋权型育儿方式?
控制型育儿方式的经典表达:我要你马上去做,如果你不去做......你照我说的去做就好了!不要顶嘴,把我要你做的事情先做完!我知道你想玩,但是你得先......我已经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为什么还不做.......你一定要、你必须要、你应该要......
显然,控制型育儿的家长在竭尽所能的让他们的孩子必须完成他们安排的事情,为了努力让孩子服从,会花费很多时间训话、争论,甚至不得不用威胁惩罚或承诺奖励的方式来强化命令,千方百计的让他们的孩子满足他们的期待。
赋权型育儿方式的经典表达:我们一起想办法来做......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愿意......吗?你愿意告诉我你现在的想法吗?我们能一起想办法真是让我高兴。
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赋权型家长更愿意通过倾听孩子的感受、需要和愿望来理解孩子,倾听通常只是对话的开始,传递给孩子“我愿意在开始做这件事之前跟你一起探索”的信息,大家一起来决定怎样做才是最合适的,家长和孩子通力合作共同商讨所有行动。
02、突破合作的难点
其次,为什么会如此难与孩子合作呢?
1. 与孩子有效联结的时间太少
很多家长都说,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跟孩子们待在一起,可是仔细分析后才意识到,那些所谓待在一起的时间都是在为孩子们上学或参加活动而准备。
比如:接送上学或放学、接送课外辅导班(各种兴趣班)、接送参加各种比赛或者考试、卷进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及其他学习任务中。家长们感到很无奈,好像没有什么时间跟孩子一起玩耍或者谈心。
我们也许可以用以下方式来与孩子建立更多有效联结:
养成相互陪伴的习惯:当孩子还小时,跟他们一起游戏、唱歌、跳舞、画画等,一起欢笑,甚至简单的依偎在一起。每周预留出一家人共处的时间。每周举行一次家庭会议,这是一个家庭成员练习合作的机会,可以谈论个人生活,可以谈论家庭计划,也可以一起玩有趣的游戏,通过家庭会议让每一个家庭成员享受到生活的平衡。
2. 家长习惯贴标签、攀比和挑剔
当孩子的言行不符合家长的标准或者预期时,家长经常会说:“真差劲”、“真懒惰”、“真烦人”、“真吵”、“真不负责任”等,甚至会贴上“好孩子”、“坏孩子”的标签;而“你看看xxx多优秀”等与他人对比的言语更是不绝于耳。
标签是用来贴到物品上的,给他人贴标签除了不适当且伤人之外,还会让自我暗示成为现实;而攀比,并不会让孩子通过认识自我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只能引发孩子内心的敌意、嫉妒、疏离、沮丧或者叛逆,因为它没有满足孩子内心渴望关注、尊重和接纳的需要。
正确的做法是聚焦孩子的具体行为,具体谈谈你所看到的那个让你觉得孩子“不好”的行为。
比如孩子连续2个周末玩耍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们可以这样分享我们的观察和建议:“很欣慰你在平时都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但当你连续2个周末都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时我有些担心,我希望周末的时间你既能愉快的玩耍,同时也能完成该做的作业,不知道你有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合理安排周末的时间呢?”
3. 习惯使用奖励或者惩罚
当家长让孩子去做违背意愿的事情时,经常会使用奖励或者惩罚的手段。
如果经常使用奖赏来激励孩子可能会“上瘾”,由此你会需要不停的提供越来越多的奖赏才能获得你所期待的服从;而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产生内疚、羞愧、害怕后可能会触发孩子内在的愤怒和报复之心,家长可能会为此付出如下代价:
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鼓励孩子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去努力,而不是遵从自己的内在想法去行动。剥夺了孩子做事的快乐。拿走了孩子跟你合作的愿望。教会孩子用奖励或者惩罚的方式从他人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当然,不使用奖惩的方式来胁迫孩子做事,并不等于纵容孩子,也不等于放弃你的需要。恰好相反,如果使用有尊重的互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在意每个人的需要。
例如,当你看到孩子在房间生气撕书的时候,放下惩罚、批评、责备孩子的冲动,要知道孩子行为背后都是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
你可以走进去抱住孩子,跟孩子说:“你现在很生气,需要发泄是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很愿意帮你找到一种方法既不会伤害你,也不会伤害我比较看重的书,好吗?”
这样,孩子可能就会愿意敞开心扉谈论他通过撕书试图满足的需要,知道了他的需要,你就可以跟他一起讨论找到既可以满足他的需要又不会造成其他伤害的方法,这样的谈话可以让我们都从中获益。
如果相反,采用惩罚的方式,你永远不可能了解孩子为什么撕书,同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发生,孩子可能会关闭自己,心怀恐惧、愤怒或者失望,满脑子想着怎样与你对抗。
4. 家长自身存在情绪或困扰
这一点其实也是相对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在亲子关系中,除了上述列举的,家长的一些不良交流习惯之外,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家长自身的情绪其实并非由孩子而起,而是由于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甚至个人疾病问题引发的。
由于孩子对父母的依附感,以及他们本身的自主意识没有发育完全,所以面对家长的情绪宣泄,孩子们往往是怯懦的、退缩的。
这种“后撤”的姿态,其实给某些家长的情绪“腾出”了一个进攻的空间。就好像两军对垒,一方如果稍稍有些退缩,另一方自然可以向前紧逼一步。
但正如上文说的,亲子关系不是两军对垒,而是联手共赢。所以,家长也需要时刻审视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情绪问题(例如焦虑、委屈、怨恨、烦躁等)。
需要铭记的是:这是属于家长自己的事情,是家长自己需要去解决的。孩子并没有义务承担你的情绪。尤其是要避免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妈妈/爸爸心情不好,你要理解!你要懂事!”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责任。
育儿过程中,家长想要改变孩子,需要更多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合作。孩子生活在充满信任感的家庭里,他们的需要被充分的尊重,他们的人生也将有可能更加健康和丰硕。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5059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979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4277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40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51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