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对校园霸凌这一话题的关注。在后台看到各位朋友的留言,转发,以及赞赏,这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事情,能够与重视社会问题并独立思考的读者们交流,我们的研究也就有了意义。
我们之前说到过,霸凌会给受害者带来非常严重的长期负面影响。在Ouellet-Morin(2012)等人的研究和总结中,童年时期遭受霸凌与一系列生理变化相关:在同卵生双胞胎中(也就是这两个小孩拥有完全一样的基因),如果有一人受到霸凌,那么这位受害者的血清素运转体基因DNA甲基化(不改变DNA序列,只改变遗传表现)将会出现不可逆变化(SERT DNA methylation 升高),使得受害者在未来面对压力时,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以及压力引起的生理疾病。
有读者可能不愿意看啥啥SERT啥啥甲基,那么我们只要记住,儿童时期受到的创伤,会被写入身体,即使脑子忘了,身体还会记得,并且影响着未来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种改变不可逆,还会携带终生。
那么我们有些读者要问了,既然霸凌会给受害人带来如此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霸凌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简直是伴随一生的凌迟,那么是不是霸凌中的施暴者都禽兽不如,一定是一群潜在的犯罪者呢?
我们来看一看关于施暴者的研究,看看这些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霸凌者心理状态
Salmivalli(2010)在论文中将之前有关施暴者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提出了我们已知的结论以及结论中存在并待解决的矛盾。
我们发现小学升初中,也就是5,6,7,8年级,这个时间段是霸凌现象发生的重灾区。
我们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价值观逐渐形成,并且个体差异非常大,于是Salmivalli等学者猜测,孩子形成的某些极端价值观,或许推动了霸凌现象。
我们总说价值观价值观,那放到我们研究的话题当中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认为什么东西最有价值。心理学家在研究霸凌时,问这些小孩,对你们来说,在与同龄人的人际交往中,什么最重要?
那么我们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Salmivalli et al., 2009):
在Salmivalli 2005年的实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初中的学生已经开始在这些问题上出现不同,有一些学生认为“关系”比较重要,也就是他们认为“友情,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和信任”更加重要;而有另外一些学生认为“地位”更加重要,对他们来说,“被人关注,有影响力,并且受人崇拜”比交朋友更重要。
人跟人之间有不同很正常,孩子们之间出现个体差异,产生价值观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然而,Salmivalli和一些学者认为,一些孩子对于“地位”过分的追求带来了霸凌行为。
想要赢得别人的关注和尊敬没有错,但是认为“只有通过压踩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就会促使这些孩子实施暴力行为,变成校园霸凌的施暴者。
Salmivalli回顾以往的研究发现,这些施暴者通常认为:
自己站在支配整个群体的地位
认为自己就是天生的支配者
相信其他人都期待着被自己支配。
这种心态不仅显示在霸凌者的自我描述中,我们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找到相应的证据:
Schwartz(2005)等心理学家发现霸凌者不仅喜欢挑选安静并看起来好欺负的被害者,并且喜欢把这些被害者拖出来“公开处刑”:85%的霸凌发生在有旁观者的情况下,
这些“公开处刑”通常可以为霸凌者迎来威望,巩固地位,从而减少被指责的风险。在调查中,霸凌者被其他学生评价为“酷”(cool)和“强大”(powerful),而这正是霸凌者想要达到的目的,于是更加鼓励了霸凌者的欺凌行为。
但是我们之前提到过,霸凌者并不人见人爱,有些霸凌者在团体中也十分不招人待见,那么是不是与我们“有威望,很受欢迎”的结论相冲突呢?
Rodkin(2008)提出,这两者并不冲突。我可以非常抗拒校园恶霸李三X,但是我同时可以认为这是个很受欢迎(popular)的人。在被研究人员问及李三X时,我可以说“哦,李三X么,我觉得他挺烦的,但是这货挺有影响力,在我们当中是个挺惹眼的人,做事都挺高调,应该挺受欢迎的吧。”
而“被关注”“有影响力”“有威望”就是霸凌者所渴望的。
另外有实验也证明了霸凌者非常在意自己在旁观者眼中的形象(Garandeau,2006)。霸凌者的目标通常只有一个或两个人,这样能使得旁观者认为“是受害者不好,全班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就他一个人受欺负”而不去追究事情的原委;如果霸凌者的目标人数太多,反而会被他人认为“是霸凌者自身有暴力问题,逮谁打谁”,从而导致有正义感的旁观者站出来反对霸凌。
所以总结来说,霸凌者极度在意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比起受人喜爱或信任,他们想被同龄人关注,被尊敬,并且想要支配整个群体。这种对地位的渴望驱使他们通过欺凌某一弱小同龄人来展示自己的力量,来让整个群体注意并尊敬他们,而他们的目的在没有人站出来为受害者说话时达成。
当然,“渴望处于支配地位”这只是造成霸凌行为的其中一个因素,因为不少小孩也渴望受到关注并让他人尊敬,但并没有使用暴力手段,并且男女之间似乎存在差异(Sitsema et al., 2009),所以关于施暴者心理状态的研究还在继续。
旁观者心理状态
关于传统霸凌(我们先不讨论网络霸凌,因为性质不太一样)的研究,相比施暴者和受害者,一些学者的研究方向已经指向了旁观者:校园霸凌真的只是当事人双方的问题吗?旁观者究竟参与了多少?
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假如霸凌正在进行,3个男孩正在把一个男孩的书一本一本扔下楼,还跟那笑,这个时候出来一个男孩,说,哎,行了行了,有那么好玩吗,别瞎几把扔了,那么这几个孩子会就此停手的概率有多大?
Hawkins(2001)的观察中,一旦有人为受害人站出来,不出意外的话,霸凌行为就会立刻停止。在Salmivelli(2010)的总结中,停止霸凌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受害者暴起,也不是施暴者良心发现,而是旁观者介入。
而旁观者的行为极大程度影响了受害者所受到的创伤程度:同样都是被霸凌,那些没有人支持的受害者会出现严重的抑郁和焦虑,而那些有支持者的受害者 -- 即使只有一个人曾为他们站出来过,会受到较轻的心理伤害,并保留自尊心。
但是我们知道,选择站出来支持受害者的旁观者非常非常少,心理学家也对这种现象做出了研究:为什么孩子们选择不站出来,甚至选择附和霸凌者?
1
第一个原因是旁观者效应。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现象:在有受害者出现危险时,围观人数越多,受害者越不容易受到帮助。打个比方,我受害了,血哗哗流,我跟李三X说,唉,我血流不止或将辞世soon,李三X一想,Rita要是死了那肯定是我的锅,那我得帮她叫救护车,于是救护车来了,Rita得救。
但是如果我血哗哗流的时候,我在读者群里说,唉我要死了,我读者群里有200多个人,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大家继续各聊各的没人理我的情况,大致的原因有二:一是责任分散,Rita挂掉也不是自己的责任;第二就是,既然没人管,那说明这事儿不严重,那我也不用管,于是Rita卒。
在面对霸凌时,由于霸凌者喜欢将受害者拖到多个同龄人面前施以暴力,围观人数上升,受害者将很难受到帮助。
2
第二个原因是,很多情况下,霸凌行为并不极端,在外人眼里似乎并没有跨过那条线,而一部分受害者也倾向于掩盖受害事实,所以大家并没有觉得这是严重的事。比方我在读者群里老挨李三X的骂,我觉得浑身难受,夜里偷偷哭,但是我不想让人看出来我心里受伤,所以李三X一骂我我就说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样其他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也就没人站出来指责李三X了。
3
第三个原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随大流”思想。这样的思想虽然听起来不是很酷,但是这确实是我们大脑为我们抄的近路。你想想,你要是脑子,你懒得干活,你也会说:“谁要去思考那个人是不是真的SB啊,我才不想花时间了解他,所以我看大家的反应就完了,大家喜欢他那我也喜欢他,大家说他SB那他就是SB,这样既省力又安全”。
是不是为脑子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之后,觉得人云亦云其实是最有效最安全的社交方法了呢?
确实,这种方法有的时候非常好用,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变成受害者呢?这些事发生在我身上,有居心叵测的人带节奏,而其他人依然选择人云亦云,那我可就倒霉了,所以我们还是让脑子打起精神,做出自己的判断比较好。
这样的“随大流”思想在各个国家都有出现。在Gini (2008)的实验当中,心理学家告诉学生,我们这里有个霸凌的受害者,他受欺负的时候根本没人管他,那么你觉得这个受害者自己有错吗?大部分学生会觉得这个受害者自己不好,而根本不会去问心理医生这个受害者到底为什么被霸凌;而当心理学家告诉学生说曾经有人试图保护这个受害者时,学生自己也会选择站出来保护受害者。
既然那么多原因都导致旁观者不愿介入,那么为什么还有学生选择介入?他们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先来说一说这些选择介入的孩子相比同龄人有什么不同:
1. 他们有更高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意思是“相信自己能够完成目标”。自我效能与很多行为呈正相关:比如说高自我效能的个体,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快速学习并成长,在完成任务时会更加关注大局以做好最合适的安排,所以是个对成长比较有利的特征。
2. 他们有更强的同情心
同情心当然就是理解他人现下情绪的能力,高同情心的个体更能通过他人的行为读懂他人情绪,在社交中比较有利。
3. 情绪稳定
4. 有较强的认知能力
也就是广义上的更聪明。
在匿名投票当中,这些肯为受害者站出来的学生在班级里通常享有正面的评价,并且会被描述为“受欢迎”。
当然,也有学者猜测说(Caravita et al., 2009),之所以这些站出来的学生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只有在同龄人中地位中等或偏上的孩子才有可能选择站出来,而那些地位低下的学生怕受到波及,不愿意站出来。所以是“地位导致行为”而不是“行为导致地位”
总体来看,这些站出来的学生因为较高的同情心,判断出受害人很痛苦,自己思考并决定这是一件需要被制止的事,在分析状况之后,他们采取合适的行动,并相信自己的行动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然而这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真的非常非常可贵,首先他可以理解别人的痛苦,其次,他在感受别人的痛苦时没有逃避,根据自己的善恶观做出思考和判断,然后坚持自己的选择,并做出动作。这一系列的思考和行为融合了各个方面的优秀特质,使得“为受害者提供支持”这一行为极其值得赞赏。
确实,自主拥有这些特质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育项目来影响孩子们,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这些特质,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之前说过,由于旁观者介入是阻止霸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在不少预防措施的设计中都强调了旁观者介入教育。
那么目前有哪些研究被应用在预防霸凌的项目当中呢?心理学家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又提出了哪些建议来防止霸凌呢?我们下次再说。
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0687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94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433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602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2869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