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一段时间的读者朋友可能还记得,我们大概半年之前发过一篇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科普。在那篇推送里我大概给大家介绍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以及DSM-5当中的定义标准,并且在结尾表示我们以后会讲几个有趣的相关实验,不少朋友表示非常有兴趣,那么今天我们来说几个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实验。
说起来,我的研究重点并不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这方面我只学过点基础,很多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实验都是在一本叫《The wisdom of psychopath》的书里看到的。
这本书的作者跟引用都比较靠谱,不属于瞎掰心理学系列丛书,书里没有什么学术定义,反而都是实验,并且都被作者描述得非常清晰有趣,看了前两章就发现多得是我不知道的事,所以我一年前还推过这本书(详见推送《心理学相关书目推荐》)。
我推荐的时候这本书还只有英文版,有些有英语障碍的朋友纷纷表示遗憾。然而,最近我的一个出版社朋友跟我说,这本书被汉化发布了,这可真是太好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举一些书中的例子,深入了解一下这些“社会猎手”,并且吹一波《异类的天赋》这本中文版。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各种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
反社会人格障碍在DSM-5(精神疾病鉴定手册)中属于人格障碍中的B集合。既然属于精神疾病,那么人格障碍就不仅仅是“性格不好”而已,也就是说你吃饭你男朋友突然把辣白菜呼你一脸还嘿嘿嘿笑,这种的如果只是一次性行为,那算不上人格障碍,不用来问我他是不是有精神病。
那么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为方便理解,我们总结为一下两个特征:
无道德感,极度自私,善于利用他人
冲动,不能推迟满足感,不稳定,会出现反社会行为
关于无道德感,我之前举过一个例子:我的猫叫哈路,有一天他吃了我养的金鱼大黄,我觉得非常难过,我就说他,他就跑。但是他跑并不是因为他内疚,哈路不会意识到他吃了大黄这个行为是错的,他只会觉得我凶他,我很可怕,他要躲着我。
反社会人格障碍也是一样,他们在伤害他人时,内心毫无波动,甚至也不想笑,他们只会关注做一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事件本身的对错不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异类的天赋》里也提到了类似的情况:1980年连环杀手约翰盖西在杀害33位年轻男性后,在法庭上叹了口气,说“我不过是无照经营墓地”。
盖西被处决后,他的大脑被送到了实验人员的手上,用来研究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之前也有读者留言给我,说应该把这些变态解剖之后看看脑子。确实,把这些人的大脑挖出来之后直接跟普通人的大脑对比确实有可能会发现差异,但是问题在于,死亡的大脑跟活着的大脑是完全不同的,死亡的大脑能够提供的信息比较少,所以我们在对比大脑的时候,一般对比的是“脑活动”,也就是活人在面对不同刺激的时候,对比脑部活跃的部分和频率来区分差异。
那么究竟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脑活动与常人有什么区别呢,区别超大,我们以后有时间细说,不想等我的朋友可以直接去看《异类的天赋》,书里讲的比我好。
我曾经有个法律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的教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他的工作是研究反社会人格障碍罪犯的犯罪动机和过程,有天他决定搞个大新闻,他要把附近监狱近10年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相关卷宗全整理一遍。
“卷宗太多了,我不要一个人弄,你们,上了我的课,就是我的人,你们去给我弄”
这确实是一个参与研究的好机会,于是这个班的学生就积极地准备好,带上干粮,打好疫苗,告别老家的妈妈,去监狱里做研究。
开始几天还可以,但是后来越来越多学生要求退出,再后来甚至有个别学生去找心理医生谈话,并且开始服用安眠药并出现轻微抑郁症症状。其实仔细想想,学生们做研究也就是去读读案情做做笔记,也不需要他们跟杀人犯讲话,像看故事一样看看不就好了,反应怎么可能会那么强烈?
教授跟我们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有一种特别的气质,他们做的事都带有强烈的属于他们的印记,这会让普通人很不理解并且感到非常不安。所以有几个内心比较脆弱的学生在读完他们的故事之后世界观就崩塌了,这对没出学校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刺激了,所以回来就抑郁了。
“这学期我还打算接着做这个研究,有没有坚强的朋友举个手”
没有。
这听起来非常神棍,但是Reid Meloy的实验印证了普通人在面对反社会人格障碍时确实会产生异样的感觉。在Reid(2003)的实验中,大部分被试,尤其是女性被试,在面对暴力犯罪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时,都会感到明显的不适,甚至觉得恶心和令人毛骨悚然。《异类的天赋》作者在其中一章里对这个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且提出预测说可能存在某一类人能比他人更加快速地识别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然而,我们之前也说过,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并不都会暴力犯罪,也有老老实实呆着的患者 -- 实际上我们上回也提到过,很多政商精英都存在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他们利用自己天生的无道德感以及情绪异常稳定这一特征,在很多高压残酷的环境下混得风生水起,那么这些没有捅过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是否也像暴力犯罪过的患者一样引人厌恶呢?
我们之前提到过,反社会人格的人其实特别会来事儿,尤其是男的,特别知道怎么讨女孩子开心,所以也比较受欢迎。然而这些人并不会真的对女性动心,就是在行为上做做样子,嘴上说着此时此刻的你让我心动快要流泪,心里想着昨天的土豆丝炒辣了今天的炖肉真香。
女性一般对这种人产生好感都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但是我们说过,很多女性在初见时会对暴力犯罪的反社会人格患者都会感到不适,更别提好感,那么难道说,只有暴力犯罪过的患者的脸才让女性恐惧?老实的患者都长着讨女生喜欢的脸?我搜文献库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献,很有趣,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做了研究,研究有两个部分:1.只看脸的情况下,女性是否能够在一堆普通人中识别反社会人格障碍,2. 只看脸的情况下,女性会对这些患者给出什么样的评价。
实验的结论是,对于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男性,女性会给出更加负面的评价。
然而有趣的是,另一篇文章指出,虽然你们普通人不喜欢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脸,但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或有这类倾向的人互相看着很顺眼,纷纷给出正面评价。也就是说,我们这些普通人一般看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就怂了,只能在底下菜鸡互啄,但是人家高端玩家互相看看脸就可以开始互吹,比不了。
所以,在见第一面的时候,普通女性凭借自带的看脸相面技能就能本能地排斥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不管其是否曾经暴力犯罪,女性都会对这些人给出较低的评价;但在与这些人格障碍长时间接触后,很有可能会被这些人的行为打动,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被坑的很惨,所以朋友们,我们有时候要相信直觉。
之前我们还提到过一个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挑选下手目标的实验,上次没机会说,这次我掏出来给大家讲一讲。
这个实验也是我从这本书上看的,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有趣: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不管有没有真的犯过罪,在让他们挑选一个“假定受害者目标”时,他们所作出的选择高度一致。也就是说,假如我们有5个女生手拉手一起去上厕所,然后旁边有一群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蹲着看,之后我们问这些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如果你要犯罪,让你们从这5个女生里选一个受害人,你选谁,那么这一群患者几乎都会选择同一个目标,而在被问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时,这些人会回答“她走路的样子”。
这就很神奇了,更神奇的是,如果你问起这5个女生曾经的被害经历,这个被选择的女生一定有比别人更多的受害经历。
也就是说这群人不是逮谁弄谁,在他们眼里,人是可以被分成“好弄”和“不好弄”的,并且这个分类还有一个固定的,只有他们才懂的标准。
是不是觉得在这里出现了阶级,人格的阶级,唉,比不了,气死了。
《异类的天赋》对这种挑选受害者现象的成因做出了比较深刻的讨论,有兴趣的朋友推荐看一看,很有趣。
今天我们提到的实验只是这本书的第一章内容,后面作者还介绍了更有趣的话题,比如杀人者之间的区别,领导的特征与相对应的精神病特征,以及“有哪些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我们可以后天习得,并能够职业发展中为我们提供帮助”。作者在描述实验的同时,也会用人话介绍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比如五大人格和精神病研究的方式,希望自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朋友推荐看一下,很靠谱,而且真的说人话。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4324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404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592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364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0403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