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你好!2020年的春天,因为病毒的入侵,让它与以往格外的不同,我们也从最初的紧张、盲从变为现在的坚定与有序。带着这份笃定,我们迎来了学生的延期开学。
延期开学既是师生继续做好防控的必要措施,更是我们班主任不断充实自我的时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该如何关爱学生?我们如何引领学生澄清现象?我们该如何理解学生的行为……
丰台教科院德育研究室推荐给班主任九篇文章,共同学习,希望班主任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让理论成为我们的慧眼。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下这样的场景恐怕不难看到:
镜头一
父亲对刚刚上小学的儿子明明说:“如果你不再跟小朋友打架,我会更喜欢你。”
镜头二
初一年级各班在征集班徽,小林同学画了一个猪头交了上去。班主任认为他的态度太不严肃了,很生气。心理老师建议班主任先询问一下小林“为什么这样做”。
让我们看看,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会如何理解类似的事件呢?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不同于心理动力学与行为心理学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它强调人类自由和个体独特性的价值。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
马斯洛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
马斯洛需要层次示意图
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个体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高层次的需求才成为动机的有效力量。第一类“缺失需要”可产生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生长需要个体会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倡导“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这个疗法中,治疗师对来访者采取“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在罗杰斯看来,教育过程是具有生活意义的师生共同的成长历程,是师生共同走向机能充分发挥的过程。在“学习者中心”的教育教学中,罗杰斯倡导师生关系中的真实、信任与移情理解,认为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处于决定地位。
真实
“成为真实的自己”是罗杰斯理想的人生。对教师而言,真实意味着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个人;也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个人。教师既能接受学生成功时的喜悦,也能接受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的彷徨和害怕;既能接受孩子的自律自觉,也能接受孩子偶尔的分心、叛逆。这种心理环境可以给学生以充分的安全感,从而成为真实的自己。
信任
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不附加理由的珍爱和关怀;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人;并相信学生内心具有自我完善的意愿和能力。在这种态度指引下,教师积极地、不带成见地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从而发现他固有的意义。
移情理解
教师按学生的真实个性接受他,能够依据学生自身的情感逻辑来理解他。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有真切而全面的体会、理解,能够做到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和他(她)自己。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从来不怀疑,并以合适的方式告诉学生他有充分的能力与意愿分担学生的感情。
罗杰斯指出,这三种态度的核心系于一个信念,也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向积极的、善的、强大的、建设性的方面发展的能力。“如果我信任人类个体具有发展其潜能的力量,我就会给予他(她)大量的机会,允许他(她)在自己的学习中选择自己的方向,自己的路线。”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做一名人本主义者,怀有一种积极的人性假设,才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真诚、坦白,给学生发展的自由。
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我们再来看看本文开始提供的案例,也许会有不同的发现:
镜头一中的父亲,对孩子的态度附带着一个条件:“不再跟小朋友打架”。这样的附带条件不是绝对地不能提,但是一定要格外注意: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孩子的关怀与尊重总是,一味地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儿童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被迫放弃自己的评价而用外来的标准进行评价。
但儿童的经验与自我之间很有可能出现不一致,这时会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自身来处理经验,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从面具后面走出来”,从而“变回自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因此,我们强调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或许我们可以说:“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学生),所以我们爱你;但对你打架这个行为我们不喜欢。”
镜头二中,心理教师没有像班主任那样对学生的行为首先做出道德判断,而是关心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动机”和“目的”,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肯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了解学生真实的需要。当然,学生是否说出真实的想法,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足够安全。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509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566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3471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365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984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