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作者:阿璞 2020-08-26 10:21:34 人际心理

“我一直在逃离那个不幸福的地方,绝对不要变成父母那样的人。”

“在焦虑、压力大的时候,经常会梦到小时候,爸爸妈妈吵架动手,然后我就会半夜哭醒。”

“我性格很怪,总会把试图接近我的人推开,被别人碰一下我都浑身难受。”

“幸存者”

最近这段时间,家暴新闻频出,

隔着屏幕,旁观者都会感到强烈愤怒、恐惧、伤痛的情绪。

哪怕是虚构影视作品,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时隔近20年,仍是许多人难以忘却的童年阴影。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而那些就在家暴现场直面冲突的幼小孩子,经历了什么?

曾有一则视频录下了真实的家暴现场,孩子的哭声让人心碎。

幼小的孩子看到妈妈被伤害,站到中间去试图保护妈妈,但却束手无策,只能无助地不断放声大哭。

这短短的几十秒,不忍看完。

残酷的情境像是锋利的刀子,在孩童稚嫩的心上狠狠划过,

当痛苦的孩子们长大,努力地去修修补补,也难以治愈童年的创伤,

很多无关紧要的儿时往事都会慢慢被淡忘,而那些痛苦的场景却会被反复记起,一遍一遍地回放,强化和提醒着自己的“不幸福”。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哪怕孩子自身没有遭受直接的肢体暴力,但残酷的场景却在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曾在目睹家暴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并没有完全忘记痛苦,对这一切难以启齿。

那种无助无力感、痛苦感、恐惧感……混杂成了不断翻涌的负面情绪,极大影响了孩子的成长期,甚至铭刻在整个人生轨迹中。

糟糕的是,心理的状态也会反过来会影响生理健康状况。

日本曾经有一档节目,记录了一名长期目睹家暴的女孩令华的成长经历,女孩一想起父亲,身体就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长期目睹家庭暴力,脑部会出现明显的损伤,大脑的一些结构甚至会发生改变,有可能会引发孩子的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

“他们以为我忘了,但其实我都记得”

“我小时候长期目睹家暴,我妈一直跟我说‘为了你,我们才没有离婚’,这让我更有负罪感,我觉得是自己阻碍了他们的幸福。

虽然我身体上没有遭到暴力,但是那些痛苦的记忆从来没有放过我,

长期以来,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自卑的情绪经常冒出来,我从来没觉得世界是美好的。”

淇淇还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带着奖状开开心心地回家,还没进门就听到家里摔东西的声音,夹杂着妈妈的哭叫声。

她在家门外吓坏了,手足无措,不敢进门,也无处可去。“家”就在眼前,但是一旦踏进去,里面是危险恐怖的世界。

“我无数次地设想,如果我没有被生下来就好了,多希望自己根本不存在。”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淇淇记得,自己有一个宝贝小铁盒,里面装了自己的小红花和奖状,

后来这个宝贝小铁盒不见了,妈妈在医院缝针的时候告诉她,“是爸爸不小心拿了你的铁盒摔了。”那些被小心珍视的东西也都在冲突撕扯中被毁坏。

在淇淇的记忆里,家里的气氛总是紧绷的,吃饭的时候她只会一声不吭地闷头吃,因为稍微吃得慢一点,就会被怒吼。

有一次去同学家里玩,看到别人家里盛菜的漂亮陶瓷盘子,淇淇突然回过神来,从小到大家里都没有这样的漂亮瓷盘子,只有难看但结实的不锈钢盘,因为妈妈怕爸爸拿起盘子就摔,瓷盘子的碎片太危险了。

家里的东西总是很容易坏掉,音箱、雨伞、扫把、碗碟、书、椅子……她躲在房门后面,一边发抖,一边听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在吵闹哭叫声中被摔坏。

频繁反复地经历恐惧、压抑内心,让淇淇的性格变得很“怪”:“因为家庭原因,我不敢相信任何人,从来不主动跟人交往,没有知心朋友,更不敢谈恋爱。”

“我是累赘”“都是我的错”“因为我,他们才不能离婚”……在无人知晓的角落,负疚感也折磨着淇淇。

淇淇觉得世界危险而不可亲近,她对待外人习惯性地冷漠,把自己圈在小小的范围里。她的潜意识告诉她,除了自己保护自己之外,不可能有人会爱护她:疏离才最安全。

但是,疏离会带来难以忍受的孤独。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当我们感到痛苦,问题的根源往往都会指向同一个方向——“小时候”。

其实,儿时的伤痛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一道疤,恒久地印刻在心上。

大人们常常觉得:“大人之间的事,小孩不明白的。”“孩子还小呢,懂什么。”“等他长大了就忘了。”……

其实,大人以为小孩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什么都懂,也全都记得。

那些不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延续一生,影响人格,隐秘而难以疗愈。

“我逃离父母,却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像他们”

“小时候”的事,跟家庭、父母息息相关。

都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外在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点:父母性格、情绪、心态等这些内在方面,也会变成孩子的模仿对象。

朋友阿秋,总是很容易焦虑,不断在小事情上抓狂,

室友偶尔忘记倒垃圾,她会生气半天;

点了一杯不好喝的奶茶,她会特别沮丧,抱怨上几个小时;

明天要去银行办事,她会八百遍检查材料,哪怕已经确认无误装进了文件袋,还是会再拿出来重新清点……

因为她的母亲就是常年紧绷着,容易因为小事而焦躁失眠,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十分严格。

“啊……我怎么越来越像我妈,以前我明明那么讨厌她死抠小事的控制欲。”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原生家庭”这个词近年总是常被讨论,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快乐,它们更像是从心口直接长出来的尖刺,造成长期慢性的内伤:

我们无法彻底地逃开家人,也很难假装没有记忆。

对待陌生人,我们自然而然地建立起防御机制,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潜在的危险使我们下意识竖起屏障,将他人拒之心门外。

然而对待家人,我们以最脆弱柔软的一面迎接着来自他们的爱意,或是伤害。

自愈的过程本来就是辛苦漫长的,

但更可怕的是,寻寻觅觅摸索出路,却像是在迷宫里原地踏步,

明明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但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像父母。

“我遇到一点小事就很容易发脾气,控制不住地摔东西,

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总是很容易伤害到身边的人,虽然很愧疚,但就是很难自控自己的怪脾气,下一次还是会莫名其妙爆发,

某一天我猛然意识到,我发脾气的时候真的很像我爸,我曾经那么讨厌他,但是却变成了他的样子。”

曾经有一则反家暴宣传片《看见淤青》,

片中的小男孩从小就看见妈妈被打,被骂,被羞辱,

在巨大的惊吓中,小男孩不敢阻拦,也不敢帮妈妈说话,那样爸爸会打得更凶,甚至害怕可能引来落到拳脚落到自己身上。

当小男孩长大,他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暗暗发誓要对她好,爱护她,绝不会重蹈爸爸的覆辙,

但是,暴戾就像是已经刻在他人格里、无法抹去的印记,

面对生活中普通的矛盾和摩擦,他不知道正常的沟通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因为从小就只学会了一种解决方式:打。

他控制不住地对女友拳脚相加,最终还是在重演着父亲的行为方式。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有一部心理学著作《原生家庭》,书中把家庭中代代相传的有毒行为模式比喻成“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

在有毒的家庭体系里,感受、规则、交流、观念一直延续承袭着,不断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即使不是家暴这种严重的大事,种种生活细节、父母的情感模式也都在塑造着我们的人生。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那些保留在我们生命中无意识的创伤并未得到解决,所以它才以一种宿命的形式重现于我们的生活中。”

目睹家暴的不幸孩子,情绪像是被蒙上一层忧郁的滤镜,过往的经历影响着漫漫人生路,孩子正在经历着父母辈的伤痛。

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在这些家庭中,假如以每个家庭平均一个孩子计算,约8000万个孩子亲眼目睹过亲人间的施暴过程。

但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常被忽视,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他们的成长往往会陷入各种各样的难题。

广东省将在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办法》中有一条新规定,明确“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是受害人”。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这一条新规定,让长期被忽视的未成年人群体受到了更多关注,

同时也更让公众意识到:家暴并不仅仅对直接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而且带来了深刻复杂的负面影响,

它摧毁一个家庭,同时殃及无辜的孩子,创伤会像波纹扩散一样,蔓延到下一代,蔓延到整个社会。

不幸福的孩子往往早熟,在很多孩子的自述中,相比起拯救自己,他们其实更希望父母之间能够互相放过,结束折磨。

当社会和法律给予受害孩子更多的关爱,意味着这些孩子们并不是孤立无援、踽踽独行。

家暴幸存者的隐秘故事:我30岁了,还在为4岁时的噩梦失眠

目睹过家暴、努力尝试着走出家暴阴影的孩子,令人心疼。

有一句话是“高敏感是一种天赋”,当一个人对世界敏感,那么TA同时也具备更高的共情能力,也可以比别人拥有更丰盛的内心世界。

陪伴自己、理解自己、拥抱自己、爱护自己……告诉自己心中那个受伤的小孩: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鼓起勇气向外求助,是治愈的第一步;尝试表达自己,是治愈的开始。

那些值得信任的安全关系,会慢慢给人安全感,抚慰心底那个不快乐的孩子,让他(她)重新成长。

还有许多时候,我们更需要挖掘自己内在的力量,独自面对。自我赋能,是信心和力量最好的能量之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社交恐惧症绿帽心理产后抑郁测试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测评焦虑症俄狄浦斯情结悲观主义依赖型人格存在主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智力测试自卑倾诉分院测试无性婚姻女人心理心理咨询叛逆MBTI治疗师正念心理效应外貌焦虑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