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存在着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从每个人与父母的相处,到与恋人、与伴侣、与孩子……无数的认知、情感、行为,都会在电光火石的瞬间爆发。
这也使得人们一直在探究,为什么有的关系一开始很美好,走着走着就淡了?为什么有的关系起初平淡无奇,但愈酿愈浓?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处于研究的路上,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而且会一直研究下去——毕竟情与爱是一代又一代主题,甚至和人类的繁衍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三个话题:
为什么“差异化”会使人们相恋?
为什么“接近性”显得那么重要?
为什么“相似性”显得尤其重要?
你爱上的是自己的幻想
“暗恋”和“一见钟情”是最被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例如,不少人可能曾经经历过对一个你不太熟悉的人,突然有一种不可自拔的感觉,也许是面对面的时候,也许对方根本不知晓。
这时你可能会问自己:“我是不是喜欢上Ta了?”,甚至可能与自己的密友分享偷偷喜欢那个人的感觉。
有点遗憾的是,目前关于暗恋或一见钟情,心理学上还没有所谓的“临床定义”。
不过,有心理学家很“残酷”地指出:暗恋植根于幻想,暗恋的人只不过把他们理想化的价值观,投射到了他们渴望的人身上。
生活不会赋予你所有的物质条件,命运也不见得会给你完美的人格。因此,一个人对自己的不足、缺失、遗憾,往往会存在一种“渴望有人来补足”的心态。
而当你面前的这个人,散发出一些那么小小的迹象,似乎满足了你长久以来的幻想时,你就会被这个人吸引住。要注意,这与实质关系中浪漫不同。
在实质关系中,你们之间已经存在比较深刻的了解,因此,你产生的情感反应(比如瞬间的好感)是基于你们在一起的真实生活经历。
“接近性”让彼此更加了解
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总能发展出几个挚友。而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友情都诞生于校园。
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呢?可能很多人都猜出来了:朝夕相处嘛!的确,在恒定环境中,人们拥有更多机会互动、了解对方,以及相互帮助。
而在其他外部环境中,比如父母的一个饭局上认识的同龄人——也许当时玩得很欢,事后也不见得会再联系了。
爱情和婚姻关系中,其实存在一样的道理。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接近性效应”,两个人之间若想产生良好的互动,甚至是爱意,那么前提条件之一必然是在空间上是亲密的、共处的。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道理不是很浅显吗?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接近性效应”的重要性,在交往和相处的过程中,总是容易被忽视。回看上文的“一见钟情”这个话题。
很多研究指出,当人们沉浸于爱情的幻想和欢愉中时,那种不可自拔感觉会向大脑大量释放促进情绪的荷尔蒙,例如多巴胺和催产素,言下之意,此时的情绪往往压制住了理智。
再来看看爱情与婚姻:
爱 情
如果真的从一见钟情走向了热恋,那么最好还是注意一下两人之间的“接近性效应”。
由于互联网的发达,当下很多年轻人的情感萌芽,是发生在聊天、网游等环境中。
互联网塑造了一个虚拟的亲密距离,让人们似乎感觉到不用见面,也能维系感情,从而蒙蔽了很多需要在现实中接触才能暴露出来的问题。
婚 姻
婚姻中就拥有绝对的“接近性效应”吗?可真的不一定。这里的转折点往往出现在两人有了孩子之后,或是爸爸在育儿中成了一个隐形的角色,或是妈妈把精力过度投入了育儿,这里我们且不谈育儿责任的问题。
由于生活的变化,而导致了其中一方在婚姻中出现“退隐”的状态,其实就破坏了两人在生活中的“接近性”,削弱了婚姻中的凝聚力。
简而言之,在现实生活中,要给自己和另一半,留出明确的时间和空间,和对方交流,表达自己的诉求,聆听对方的心声,找出彼此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性”让彼此携手共进
幻想中的“差异化”并不能使爱情长青,现实中“接近性”需要人们去留意,那么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吗?这里要引入第二个理论:“相似性效应”。
可能很多人都会被“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说法所误导,进而认为差异化才是保持爱情长青的关键。
其实用最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试想一下,在一个会议上,当有人站出来支持你的论点时,你是什么感受?再想想,当你穿了一条新裙子,有人走过来赞美你,你又是什么感受?感受当然很好啊!
虽然说,也许某个人是形象大师,走过来对你一番品头论足,指出你搭配的缺陷,并为你选择了更加得体的衣服。这个过程是没有错,但其实你首先遭遇的是否定。正所谓,面对异议,人们本能会去回避;面对赞同,人们本能会去接纳。
相似性效应,由 Donn Byrne 在70年代提出,指的是人们普遍倾向于被那些在重要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吸引力并不意味着严格意义上的身体吸引,而是指喜欢或想要在这个人身边。
这里也许又有人会问:“两个人的相识与结合,其实带有着一定的偶然性啊,那么婚后才发现对方总是和自己意见相左,或者价值观不符,又怎么办呢?”
的确,如果这段关系是基于“互补”而建立起来的,其实带有着一定的脆弱性(尤其是亲密关系)。
因为“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意味着能力的差异,当对方拥有比你强的能力,帮助了你一两次,你也许对他是仰望的。然而如果在长期的关系中,他需要一直帮助你(或者你形成了依赖感),那么对方这种能力也可能成为制约你的一种“工具”。
很多人可能听过一些故事,比如两个科学家在某个理论上争论地水火不容,但私底下是很要好的朋友,非常尊重对方,这就是相似性效应的最佳写照——因为两人在对于科学真理的追求上,拥有高度的相似性。
所以,在长期的关系中,能够使爱情常鲜的,必然是类似的价值观,共同的事业目标,匹配的兴趣爱好,或者同频的思维理念。
“差异化”也许能够给人们偶然带来一些醍醐灌顶的感觉,或是久旱逢甘霖的刺激,然而只要稍稍利用“接近性原理”,去营造彼此接近的机会,那么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差异化”和“相似性”哪个更能给自己带来良好的感觉。
反过来,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一段什么关系,或什么人,只需要反过来检视自己身上的特质——也许这就是你一生的答案。
参考资料
Berscheid, Ellen, and Elaine H. Walster. 1969. Rewards Others Provide: Similarity. I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69-91.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Kaptein, M., Castaneda, D., Fernandez, N., & Nass, C. (2014). Extending the similarity-attraction effect: The effects of when-similarit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3), 342-357.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05094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893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64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6672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561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