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自杀孩子身后,​是1000个有自杀隐患的孩子
作者:糖心理 2020-06-23 18:12:19 心理健康

2020年6月4日下午,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的五年级女学生缪可馨,在语文课后,越过四楼的围栏,坠楼身亡。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人们不断猜想、挖掘,想要知道她为什么自杀,谁该为此负责?

但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简单而直白的事实: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自杀了。

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统计,每年约有10万儿童青少年死于自杀。

从升起自杀意念到完成自杀,有时仅需10分钟。

很多时候,危机出现后强烈的自杀倾向,通常不会持续超过30分钟。如果他们有社会支持或附近有乐于提供帮助的人,并且没有致命手段,他们常常能熬过那30分钟。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味指责老师和家长,不是自以为是地说“女孩抗挫商太低”,更不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动不动就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跳楼”。

我们需要的是去重视“一个孩子自杀了”这件事本身。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每一个自杀的孩子背后,可能还有1000个有自杀隐患的孩子。

此文希望提供一种超越老师,孩子和家长三元的视角,来谈谈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某些成因。

1、成绩即权力吗?

事情发生后,有人发出家长群聊天截图,家长们一个接一个为老师发声,这一幕甚至有点戏剧性。

而类似的事情,此时此刻或许在某个家长群里也正在上演。

在学校中,老师们(尤其是诸如语文这种缺少标准答案的学科的老师)决定着学生的日常成绩,而这些日常成绩又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正如罗森塔尔效应描述的那样,老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和关注程度决定了学生能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老师的培养成为了一种助推剂,间接地决定着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照顾。

就这样,经由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张连接着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权力的网铺展开来。在这张网中,老师成为了掌握权力的那一方。

当这个权力运用合理,对每个学生的培养都能尽量做到公平时,这种权力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然而,当这种权力被滥用时,便变质成了一种可以被交易的资源,其威力足以毁掉一个学生的前途。

而这种权力发挥作用的场所便是课堂。

2、课堂中“无形的手”

通常来说,我们认为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场所。老师教授知识,而学生学习知识。然而,这种观点未免有些浅薄了。

正如美国心理学教授Thomas Kindermann指出的,在课堂上老师其实承担着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传授知识的权威,是信息的输出者;而在另一方面,他们也是维护秩序和促进学生间合作和交流的推动者。

这两种身份交织在老师身上,使得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举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分数,更影响着学生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如果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偏爱,那么他也更加容易得到同学的喜爱;反之,如果一个学生被老师所冷落,那么他往往也会被同学所孤立。

在我们的学校中,老师往往希望树立爱学习的“榜样”,打压那些破坏课堂秩序的“坏同学”。然而,这种标签不仅影响着某一个学生,同时也影响着这个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以“坏学生”的标签去评价一个学生时,随之而来的可能并不是他的发奋图强,而是他与这个班级的逐渐脱离。这种脱离进而造成了某种心理冲突。

每个自杀孩子身后,​是1000个有自杀隐患的孩子

3、冲突与孩子的心理需求

当一个孩子被老师冷落,被同伴孤立,他的某些内在的心理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一个人终其一生都会存在三种心理需求:

自治的需求——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对生活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能力的需求——拥有知识和技能,并且以此而获得成就;

联结的需求——同他人有归属感和联系,能够获得他人的帮助;

孩子的成绩被否定,努力学习得不到回报,试图与同伴或老师沟通时受挫,这些外部事件与孩子内心的需求发生了冲突,进而产生了某种难以调和的矛盾。

因为他内在的需求想要得到满足,所以他会不断尝试,试图打破这种矛盾;然而老师与同学若对此拒绝回应,便会不断加深孩子内心中的无助。

如果这种无助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就会衍生成慢性压力,甚至是心理疾病。Pfeffer的研究表明,慢性生活压力与心理疾病是学龄儿童自杀的一大诱因。

然而,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当我们对儿童自杀进行心理疾病的归因时,我们应该意识到:

正如福柯在《精神疾病与心理学》中写道,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抑郁症“这一实体,”抑郁症“只是我们对于一系列类似症状的归纳和概括。

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会像身体疾病一样是由某个病毒导致的,心理疾病往往都是为了适应长期的心理冲突而衍生出来的结果。

而这种长期的心理冲突背后必然隐藏着某些结构性的不公正。

4、当我们谈到脆弱时,我们在谈什么?

我们很容易将一个孩子的死亡归结于他自身的脆弱,因为在同样的情况下其他孩子依然可以正常生活。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我们谈到脆弱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一个孩子对于环境中某种负面刺激更加敏感。而这些负面刺激的长期存在本身就足以构成问题,因为它的存在并不只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孩子。

缪可馨的死背后可能暗示着有成百上千的孩子曾经或现在正在遭受这种负面刺激,而他只不过是对于这种刺激的反应更加剧烈罢了。

从另一方面,脆弱本身也是一种责怪受害者的视角。因为即便是孩子,其内心也具有足够的修复能力去面对突发的负面刺激。

一个人的自杀念头从兴起到衰退,实际只需要半小时。只要在这半小时内,他能够找到任何支持他的人,获得心灵慰藉,他就能够挺过这半小时,并且勇敢地活下去。

一个孩子竟然在偌大的学校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帮助他度过这半个小时的人。在这个时候,我们还能够继续说这个孩子是“脆弱”的吗?

5、孩子如何理解死亡?

除了学校中本身存在的不公正以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孩子可能在以一种可逆的方式看待死亡,而这种方式使得他们并不能理解死亡背后的涵义。

自杀和自杀行为干预中心创始人Mishara指出,由于媒体的影响,学龄期的孩子并不能够真正理解自杀意味着什么。

他说:“因为在我们的童话和动画片中,主人公的死亡通常是可逆的,他们可以化身为幽灵,被其他人复活,甚至是转世投胎,所以孩子会认为死亡并非永远的终结,而只是一种逃避,或者以另一个方式生活”。

在我们的文化中同样也存在着某种语言上的禁忌,因为死亡是不祥的。我们会采取某种委婉的语言去表达一个人的死亡,例如“去了另一个世界”,“仙逝了”,“走了”,“离开了”。这些词语在成年人的理解中,完全等同于死亡;然而对于孩子,这些词可能仅仅只代表字面意思。

当我们跟孩子说,“爷爷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他们会问我们,“另一个世界是哪里?”。因为在他们看来,“去了”就等同于“推门离开”。

这种观念的差异使得孩子在面对自杀时,只是简单地把它当作一种逃避的手段,而非真正意义上人的终结。他不会去思考“我死后父母怎么办?”,因为在他看来自杀后依然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陪伴父母,就如同童话里所说的那样。

6、面对死亡,我们和孩子能够一同做些什么?

如果孩子不能以一种成年人的方式面对死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告知他们呢?

对此,医学博士Elyse C. Salek提供的建议是,当孩子主动问起时,尽量诚实地告诉他们死亡意味着什么,并且帮助他们克服随之而来的死亡焦虑

按照Salek的说法,父母应该告知孩子死亡的四个属性:

不可逆性——死亡是不可逆转的,一旦选择自杀就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

终结性——死亡意味着一切活动的结束,没有办法从事娱乐活动,没有办法见到父母;

必然性——死亡对于所有的生命体来说都是一定发生的,而差别只在于发生的时间;

因果性——死亡对应着某种造成死亡的原因,而自杀是其中一种;

当孩子们了解到关于死亡的真相后,他们往往会陷入一种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他们会问:“那爸爸妈妈是不是也会死?”,“如果你们死了,那我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而在身体上,他们会变得易怒,失眠,胃痛或是头痛;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还有可能因此从事某种成瘾行为,例如抽烟喝酒。

在这个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甄别出这些症状,并帮助他们尽量的放松和转移注意力。

青少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学校的心理老师、咨询师,一直要承受更大的恐惧和压力。

我们该如何及时发现青少年自杀征兆?同时给予有效的关注?如何和青少年谈论自杀?怎么区分一般的心烦意乱和更严重的危险?这个时候,自杀的识别和评估就非常重要。

作为咨询师或者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必要学习危机干预的方法,并在实战中反复加以演练,真正有危机出现时可以防患于未然。

《自杀的识别、评估和干预》这门课,你能学到什么?

(1).工作和共情所需的评估和治疗技巧,如运用情绪评估量表和正念冥想等;

(2).将“七个临床任务”和“自杀的八个维度”应用到自己的评估和早期干预计划中;

(3).将来访者独特的文化信仰、个人经历和世界观融入到你们的评估、治疗和安全计划中;

(4).将破坏来访者生存意愿的问题进行分类,掌握评估他们内、外在资源和优势的策略;

(5).运用自杀评定和情绪评定等级量表,来评估急性、慢性自杀来访的危机程度;

(6).掌握有效的干预策略,学会为有自杀倾向的来访制定安全计划;

(7).从评估到住院治疗的所有干预措施;

(8).有效评估少数族裔和LGBT群体面临的挑战;

(9).解释亚洲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如何影响自杀评估和治疗。

Ref: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self-determination-theory/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emotional-wellness/Building-Resilience/Pages/How-Children-Understand-Death-What-You-Should-Say.aspx

https://econtent.hogrefe.com/doi/abs/10.1027//0227-5910.24.3.128?journalCode=cri

https://headspace.org.au/assets/download-cards/02-HSP254-Suicide-in-Primary-Schools-Summary-FA-low-res2.pdf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339731100067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心理测试

最新测试

  • 社会心理学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测试人际关系霍格沃茨智商测试心理测试社交恐惧症叛逆期源码依赖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外貌焦虑强迫症悲观主义自闭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正念心理医生绿帽癖易怒症女人心理咨询师倾诉社交恐惧症偏执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