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遇到我理解你这种话语的出现,但是人和人的反应不一样,每个人心理的想法会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真的被理解,有的人会认为你在敷衍,那么什么是理解什么是敷衍呢?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那么理解和敷衍的区别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案例说明,理解和敷衍的区别:
场景一:当你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受挫了向朋友倾诉的时候,得到了朋友的回应,如果说朋友跟你说:是的,我理解,但是视线从来都是在手机上或者在别的事物上,那么这就是一种敷衍!
场景二:当你的朋友失恋了,每天找你倾诉,你想尽了办法想去帮助对方,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说我理解你,得到的回应往往是认为你虚伪,或者是敷衍,这种情况你的角度就是一种理解!
场景三:夫妻二人,因为哺乳期感冒,丈夫来负责照看孩子,结果累的够呛,对妻子说:老婆,我特别理解你睡不好觉的痛苦,但是往往得到的回应是那能一样么,这是一种将理解生生的当做了敷衍!
什么是理解什么是敷衍:
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不是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对方的感受,而是真实的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理解的第一大误区:自以为是!
只对求助者的非理性思维作简单的是非评判,空谈问题不谈情绪,给人敷衍了事的感觉!
一副我啥都懂的架势,既没保持价值中立,也没尊重理解,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概念!
比如往往自以为是,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讲述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并不断给对方支招!
理解的第二大误区:用同情的心理看待对方!
这种误区是将理解当做了一种怜悯,过分的同情对方的遭遇,而且表现的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懂他的人一样,这种情况会让对方变得更加不知所措!
按照自己曾经遭遇过的痛苦去对策对方的内心感受,最终有可能将自己变成受害者!
理解的第三大误区:这都不是事儿!
这种误区指的是对方像你倾诉,你选择的方式是将对方的痛苦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弱化,给自己对方是小题大做的心理暗示!
严重的情况是根本不会去尊重对方的感受,讽刺对方,让对方的无助感加重,口口声声说理解,回应的确是火上浇油的嬉皮笑脸!
什么是心理化,心理化水平高低有何不同:
相信如上所述的例子以及误区你都不会陌生,你可能是求助者亦或是回应着,这其实是日常人际关系中非常常见的,你可以通过这些看到一个人的心理化水平!
所谓的心理化是指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能够明确的认识到人与人的想法和感受大不形同!
心理化不仅仅需要对其他人情绪的理解,还要对自己心理状态的感知,我们要客观的视角去看别人,不要把自己困在固定的框架中,这样才能获得最准确的信息!
怎么做到真正的理解而不是敷衍:
第一,包容对方的情绪:
能够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
设法谋求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
掌握来访者的思路;
在语调上反映出他能体会来访者的内心感受;
有能力与来访者全面沟通;
所作的回应都切合来访者想表达的意念;
平等看待所有来访者;
第二,要善于请听,不要武断的下结论:
先要将最需要去理解的部分在自己的角度理解,在听明白一切情况之前决不能武断的进行评判!
第三:一个拥抱:
所谓的一个拥抱是泛指,指的是当语言能力匮乏的时候用肢体语言或者是行动来告诉对方,我是理解你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4731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0624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728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28992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117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