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895字,7分钟内可读完
昨天2020高考的作文题出来之后倪老师所在的心理学圈子
彻底地沸腾了
原因无他,心理学人惊讶地发现:原来咱们已经悄无声息地入侵高考了?还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语文?还是语文中最大分值的作文?
这是考语文,还是考心理
全国卷III的作文题目《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完全就是倪老师的老本行(生涯发展)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啊:“我是怎样的人”
“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怎么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
而就算你不懂职业生涯发展也可以从别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如结合房-树-人测验描绘自己对自己的理解或者结合心理学里面有名的周哈里窗谈一谈“以人为镜”的奥秘
再比如,全国I卷的题目评价和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既可以结合大五人格理论或者多元智能理论说说三个人在性格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也可以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聊一聊“信任”的话题
江苏卷的题目是关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既可以从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性吸引原则”切入也可以从反面的角度
结合社会心理学的“群体极化”现象讨论如何避免被群体裹挟洗脑
此外,还有新高考一卷、二卷上海卷、浙江卷……全国总共11道作文题目
竟然有一大半都可以跟心理学无缝拼接在让人惊奇和欣喜的同时也不能不引起心理学人的疑惑和反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现象是偶然的,还是一个趋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要回答上面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分析一下这些语文中渗透的心理学考点的本质
多元智能为我们指出人类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多种相对独立而平等的能力它们分别是: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智能
在这八种常用能力中前面6种能力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中学学科比如语文(言语智能)音乐(音乐智能)、体育(运动智能)……
而最后两个能力也十分重要: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指的就是这两种能力前者让我们融入人际社会洞察别人的长短
深悉别人的需求建立稳固而积极的关系与合作后者则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劣掌控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坚定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然而比较可惜的是目前却没有成熟的学科对这两种能力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传授以至于大多数学生在这两方面表现只能用“菜鸡”来形容:
跟人打交道的时候要么就“社恐发作”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要么就十分中二的颐指气使很少考虑进行换位思考
而在跟自己相处的时候要么就盲目自大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怀才不遇要么就自卑怯懦敏感而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自己未来路在何方
在这两方面的过分差劲的表现甚至让很多人相信:自知和知人的能力是天生的
没有办法经过后天进行训练这就是荒天下之大谬了:你当我们心理学都是吃干饭的吗?
最终,这个教育重任就落到一颗闪亮的新星身上:目前尚未完全进入学校科目序列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最近几年才逐渐兴起很多人甚至都不太了解的生涯规划与教育从而形成了这一次的奇景:高考语文居然被心理学占领了
心理学:未来趋势
最后再说点远的有的人会认为高考里的心理学知识点井喷只是一个偶然现象蹭个热点调侃一下就完了
但是我却很坚信并非如此
我的判断是,恰恰相反对心理学的重视
将是未来中学教育改革甚至大学教育改革的长期趋势
原因很简单前面提到的这两种能力:自知与知人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与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猜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升
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多数人都要失业很多工作岗位将会被智能机器人所替代
这个猜想我非常认同所以这就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摆在了我们学生的面前:如果你的言语、逻辑、体力等等
都全方位的被机器人碾压那你的未来在哪里呢?
而如果你分析一下那些不容易消失的职业
比如教师、心理咨询、设计、艺术……你就会看到机器人无法取代的两个出口:要么,深入地与人进行交流;
要么,深入地表达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不就是知人和自知的领域吗?
有的人可能会说既然机器人这么勤快能干人类不需要工作也能过得富足而充实
这个论点,我却坚决地不同意:人,不是吃饱了睡、睡醒了玩的动物进化百万年的人类具有思考能力而这种思考能力与混吃等死的养猪生活格格不入
当人类真的有那么一天摆脱了工作的束缚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就解脱了其实是掉入了一个更大的陷阱:我的人生,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
更离不开对自己的深入了解和剖析否则的话
你就会长成一棵空心大树:表面生活灿烂内心空无一物甚至可能步入抑郁症的阴影
所以,为了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多学点心理学知识和技巧顺便给倪老师点一下在看和关注才是未来防身、保健康乃至高考拿高分的正道啊~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3525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26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7386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50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6369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