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孤独,人生的真相是孤独,生命的本质是死亡,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存在与死亡密不可分,所谓的有生就会有死,有爱就有失,有自由就会有恐惧,有成长就会有分离,我们一体同命,死亡是最孤独的事情还好有爱的存在,如果没有爱的存在有会是怎样的呢?
亚隆是存在主义大师,他的很多文章和著作都与死亡相关,这些著作一直在表达这个主题,但在中国在很多地方的真实情况来看,其实谈论死亡并不是直接和轻松的,我们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死亡相关,比如清明节,农历10月1日等,这都是给逝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在我的记忆里,一些悼念的仪式是需要直系亲属们共同来完成的,记忆中亲戚们总会在这样的日子里得到团聚,然后相约去坟前烧纸,叩拜,简单的仪式之后大家就相继投入到忙碌中,或三五成群相约聊天。
之后就会恢复到原来一如既往的热络,在众人的嬉笑谈论或酒桌上的推杯助盏中,总感觉是少了些什么,显然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亲人们也是为此而来,但其实关于死亡以及与逝去亲人有关的话题和情感是很难展开的,大家更多的往往同往常一样,聊家常,谈笑风生,顺便关心一下国家大事,不是说不好,只是内心深处的思念,孤独,悲伤甚至担心只有等众人散去,留给自己独立面对了,如果这时候你有什么感慨,或表现出伤心,难过甚至哭泣,多半是会被安慰和阻止的,因为你会被告诉要往好处想,没错这就是这个地方的人们,大家在一起时,更习惯和熟悉那些表面的热络和寒暄,我们不是没有伤心,孤独,害怕,恐慌,只是更习惯一个人默默的去消化。
有人说这样的日子只是形式,其实就是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做与不做并没有什么分别,也有人说这是对自己的安慰,因为需要一个仪式告慰一下自己,是的这样的日子,每个人的理解和看法自然是不同的,表现在处理方式上也是不一样的,我也在思索着他们对于我们的意义,无疑的是,逝去的亲人们和我们血脉相连,我们的处世关系模式,观念还有很多印迹都和他们息息相关,他们每一个人都曾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重要的足迹,我们的成长历程里含着他们的影子,我们的行为,言语里无不传递着他们当年的言传身教,我们也曾在各种不同的他们那里让自己矛盾和迷失,看到自己,其实就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某一部分,这些部分可能与他们本身是相同,也可能是相反的,即便有些东西你不愿意接受,无法否认的是,你仍然被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抹去的,因为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来处。
其实我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听到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能真正触摸和了解的更全面,看到这其中对个人的影响是什么,我们身上承载了什么,又是怎样不自觉的重复制造着轮回,却并不自知,然后看清,释然离开,留下该留下的,告别僵化的,用自己理解和想要的方式继续生活,在家乡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事情,家里有人生了重病,特别是不治之症,其它家庭成员是被明令禁止,不要告诉他本人的,以免病人只带实情以后感到害怕,无法接受,虽然依旧不间断的去医院诊治,但其实本人并不太清楚自己的病情和严重程度是怎样的,这样的做法我们都了解是出于善意,也或者,大部分人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与病人讨论这个沉重的话题,
然后这样的话题能避的开吗,想必病人自己也会有所猜疑吧,怎么可能不怀疑些什么,比起即将面对的身体的疼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那些内心的焦灼,不确定对未知的猜疑同样让人难受和煎熬,因为总有一个地方被堵着,只能从别人躲躲闪闪,闪烁其词中会捕捉到点信息,未来日子的安排,在生命最后一刻想说想做要实现的,也无从谈起,当靠近终点时,都无法认真的准备死,这也是让人感觉很遗憾的地方了吧。
病人尤其害怕的是被人避而远之,遭人遗弃,所以对于不知情的病人来说,或许他只能默默的将这些恐惧与孤立留给自己了,另外从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说,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不能享有知情权,总感觉没有被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到,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属于自己的,所以隐瞒这件事里面也折射出很多人在关系中,其实是不太有边界和界限的,说到害怕死亡,真正害怕死亡的,真正不能接受的又何止是病人呢,很明显也有自己的恐惧在了,因为假如对方知道了,害怕了,那么他走了,我该怎么办呢,所以担心别人无法接受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己无法接受.,而病人要主动问出自己的病情,把握生命的主动权,显然也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力量,毕竟不知道的话至少还保留着一丝希望,有时候也会出现一方在等待另一方的主动说出,而另一方搞不好也在等待着对方主动问出,彼此纠缠较量着,谁也不愿意去打破幻想,赤裸裸的看到真实,也因此消耗和浪费了生命最后时光里本该有的深度陪伴,相互理解生命的日子。
我知道这样的事情一定没有说起来那么的简单,对谁都是一种考验,因为我们真的害怕分离,这的确太需要力量了,从内在状态上来说,这个分离也不仅仅是指与伴侣的分离,其实更多指的是,在内在还没有完成的同父母的分离,还处于同父母相对融合和依赖的状态中,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为自己负责的个体来看待,同时也没有吧别人当做是一个独立与自身之外的人来对待,
之所以谈及这些也是想多一个视角看待我们的文化,我们生活着的这片土地,在对待死亡,对待分离上,它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至少它真实地存在,看到并了解我们的状态,同时看到它对我们自身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如果对起点并不清晰的话,也很难说要到一个什么地方去,更重要的是看我们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要去到哪里,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为自己的生命而负责。
如果说死亡是生命中最寂寞,最孤独的一件事,那么对他人的坦诚与理解,可以让我们更加坦然的共同面对,希望更多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可以多一些深度的,有界限的,高质量的陪伴,但前提是我们自己需要有力量来面对分离,需要有自己,因为一个可以让自己有终点的活着为自己而活着的人,才能实现和完成这样的陪伴。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238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5195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388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57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6505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