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女不和的家庭,背后一定有不公平的父母
电视剧《安家》中,孙俪饰演的房似锦可谓是“樊胜美2.0版”。妈妈不仅撕掉她的录取通知书,还不断压榨她,以各种理由跟她要钱。
撇开糟糕的原生家庭不说,在这部剧里,有三个人更值得关注,那就是房似锦的三个姐姐。
她们几乎没有露过面,房似锦甚至没有称呼过她们为“姐姐”,只是在提起童年经历的时候,用“她们”来代替。
都说母子情只有几十年的缘分,手足情才是一辈子的感情。
可是,有的手足却反目成仇,有的姐妹比仇人还不如。
房似锦在马拉松比赛夺得冠军的时候,别人都以为她是“练家子”,其实她只是小时候挨打太多,只能练就一身跑得快的本领。
家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打她,“姐姐”们也不例外。
在爷爷的葬礼上,房似锦宣布与家庭决裂。房似锦的妈妈大喊了一句“抄~家~伙!”,几秒钟的时间,“姐姐”们都拿好了工具。这架势,看起来轻车熟路。
姐妹之情本应是互相取暖,有悄悄话可以躲在被窝里一起说的。可是,她们却要“刀枪相对”。
说到底,是房似锦错了还是她的“姐姐”们错了呢?
也许,错的并不是她们,而是那对偏心的父母。父母总是“欺负”一个孩子,其他子女看着父母的行为,可能为了讨好父母只能一起去“欺负”那个孩子。
很多时候,被“欺负”的那个孩子,会将恨意也给了兄弟姐妹。
多子女家庭,孩子不是天生就能“做伴儿”的。手足相残的事情自古以来从不罕见,血淋淋事情的背后一定有一对偏心的父母。
2.最可怕的偏心,是意识不到自己偏心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可能觉得过分重男轻女,或者极度偏心的父母并不多。
这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很多父母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偏心的,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在偏移某一方。
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中,有一个11岁的男孩是哭着上台的。家里你多我少的事情时常发生,比如妹妹可以吃腊肠,哥哥就不能吃,如果只有一根腊肠妹妹吃了,哥哥就没有了。
吃东西的事情也就算了,对于遵守规则方面,他和妹妹都是不同的。
他玩手机的时候,一个小时必须上交。妹妹说看五集,撒个娇就还能再看十集。
当他说出“撒个娇就可以”的时候,实际上也在自我否定,他觉得自己不可爱,没有撒娇让父母妥协的本领,可是他在言语上,却在表现“看不起”撒娇这个行为。
如果妹妹抢了哥哥的玩具,爸爸就要求哥哥必须让着妹妹,否则就要打他。
为了这个事,小男孩数不清挨了多少打。他也是个孩子,他也想玩,父母却把他当一个“懂事”的大人看待。
还有一件事,男孩提到这件事的时候几度哽咽,哭得说不出来话来。
就是妹妹有时候撕他的作业纸,爸爸竟然会说一张纸就一张纸吧,能比亲情重要吗?
本来亲情是比一张纸重要千倍,可父母的做法却让亲情远不如那张纸重要。
一个11岁的孩子,在家里看着和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呼风唤雨”,他却连保护一张纸的权利都没有。你让他去爱妹妹,去告诉自己亲情大于天,他怎么能做到?
多子女家庭,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谦让是理所应当的。大的就是应该让着小的,女孩就该让着男孩,优秀的那个就是可以被偏爱。
很多父母会情不自禁地喜欢小的那个,可爱的那个,当他们内心的天平倾斜的时候,自己却浑然不知。
孩子对事情的不公平是愤懑的,可是他们的年龄还不能把“讨厌的事”与“讨厌的人”分离开,对事情的恨意只能转换成对人的讨厌。
3.亲子嫉妒,不能当亲人那就当仇人
血缘其实是个很微妙的东西,人天生就知道要和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亲近。
与此同时,人也是感情的动物,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
最怕的是,天生的感情在一桩桩一件件的生活琐事中,被消磨殆尽。
偏心的父母,在一点一滴中,让孩子之间形成了亲子嫉妒。
亲子嫉妒与普通嫉妒不同,这种嫉妒还掺杂着感情的成分,孩子会一边恨兄弟姐妹,一边会否定自己的这种负面情绪。
亲子嫉妒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会经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在潜意识里的嫉妒心。这种非常普遍,也往往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在行为上表现就是喜欢竞争,羡慕对方能得到父母的爱。
毕竟是有手足之情在的,这种自己都不曾发觉的潜意识,会被亲情所打败。
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争争抢抢也都在正常的范围。
如果父母协调不当,或者总是偏心一个孩子,那么这种潜意识的嫉妒就会进入第二层,变成有意识的嫉妒。
孩子不光是想要竞争,同时还想要“干掉”对方。他们会故意“找茬”,或者告状,或者诬陷,总之就是要让对方觉得痛苦,觉得有压力。
这种“报复”的快感,使他们有战胜的感觉,仿佛只有打败了对方,自己才能获得同样的宠爱。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妈妈跟儿子谈心,谈到妹妹的问题,儿子竟然对妹妹非常抵触。当妈妈开玩笑说“把妹妹送走吧”,小男孩拍手称快:好啊好啊,送得好送得好。
他们可能会觉得没有了妹妹,或者妹妹变得不好了,自己就可以重新获得疼爱。
如果父母的偏心长期、加倍,伤透孩子的心,那么就会进入第三层嫉妒,变成恨意。
父母长期地不公平对待,会让被宠爱的那个恃宠而骄。就像《安家》中房似锦的姐姐一样,欺负不被待见的那一个。明明应该给她温暖的人,却给了她彻骨的寒冷,不能当亲人,不能当陌生人,那就只能当仇人。
手足之间的情分,就在这些嫉妒与恨中,消失殆尽。
他们可以对陌生人彬彬有礼,却不能冲爱恨交织的兄弟姐妹笑一下。
4.兄弟姐妹没有错,错的是父母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而我很荣幸是最不被待见的老大。亲子嫉妒的三个层次,我都经历过。
我亲眼看到过,弟弟咳嗽一下万千宠爱,却没有人关心我骨折了疼不疼。
我亲眼看到过,妹妹一天可以吃一个肉夹馍,我都不知道肉夹馍是什么。
我亲眼看到过,发生争执的时候,不管我多么有理,父母一定横眉冷对。
几年前,我对弟弟妹妹真的是爱不起来。
更重要的是,我也不能爱自己。我恨他们的同时,也恨那个不能跟亲人和平共处的自己。
直到去年的某一天,有一位咨询师朋友跟我说了一句话: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弟弟妹妹没有错,他们真的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处理好你们关系的父母。
是啊,弟弟妹妹没有特别欺负我,他们甚至还总想着我,念着我。我上大学那几年,快回来的时候,弟弟按小时计算我还有几十个小时到家,妹妹拿出零花钱给我买家乡美食。
他们对我,是有温暖的。
只不过那些不公平的时刻,让我忘记了那些温暖。
我不知道我该不该与往事握手言和,我只知道我应该慢慢放下,与并没有错误的他们握手言和。
至于父母,随着我们自己也为人父母,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的局限性,应该认识到他们那一代人的局限性。
他们的重男轻女,他们的偏爱幼子,也是他们的原生家庭给予的思想。
即使不能与他们和解,也应该与自己和解。
毕竟对亲人的否定,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否定。
5.多子女家庭,应该多一分“刻意”
《时代》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克鲁杰说: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人都是有偏好的,有的爱男孩,有的爱女孩,有的爱长子,有的爱幼子。
但是我们既然为人父母,既然有幸给好几个孩子做父母,就应该解决自己的“偏爱”问题。
如果自己无意识地喜欢某一个,那么就要有意识地多关注另一个。
我们生两个孩子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让他们做伴儿。
而是给他们各自独立地成长,又能够多一个亲人爱他们。
电视《小欢喜》中,童文洁和方圆夫妇只有一个孩子方一凡,可是童文洁的姐姐去世后,她把姐姐的独子磊磊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就这样他们家变成了两个孩子。
一个是亲生的,一个不是亲生的,潜意识会偏心哪一个不言而喻。
可是他们夫妻总会刻意多关注磊磊的生活和心理,在花钱方面都是一视同仁。
本来不是亲生的兄弟,却像亲生的手足一样相处。
这大概就是二胎家庭的答案,知道自己会偏心哪一个,承认自己的喜好,并且多一分“刻意”。
下意识的爱,已经让被偏爱的那个有恃无恐了,有意识地关注,才能让爱的天平公平一些。
电视上的各种调解类节目中,有多少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事情,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父母偏心,真的会把孩子之间变成仇人。
作者:妙黛 中科院心理学研究生,一手抱娃,一手工作,还有一颗心写作的职场妈妈,一个集正经与逗比,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90后姑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82095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417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0042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155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129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