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春节期间应该见了不少的亲戚朋友吧,那么在面对那些可能一年甚至几年才见一面的“叔叔阿姨”或者一些老朋友的时候你和他们交流的还好吗?会不会在交流的时候感到很尴尬呢?其实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交际能力太差,但实际上只是你的人际交往模式不同,没有遇到感兴趣的人而已,三种人际交往模型告诉你为什么交际能力差!
说道人际关系交往类型,大部分第一反应就是内向和外向吧,其实这么说比较笼统,
关于内向和外向的定义有很多种,但现在心理学家的普遍看法是:内向者通过独处来“回血”,而外向者通过社交来“充电”。
所以,独处会让内向者感到自在、充满活力,而社交环境则会让外向者感到自在、充满活力。
相反,如让内向者处于社交环境中,或让外向者一直独处,他们就会感到不安、疲惫,而且时间越长,这种不安和疲惫就愈强烈。
人际交往模型
1)取悦/交往模型
2)能力/意愿模型
3)利益/关系模型
取悦/交往模型
我曾遇到一名咨询者,
她说在跟绝大多数朋友或同事聊天时,都会有种不知应该说些什么的困窘,于是非常自卑,但不知如何解决。
在我们后来的对话中,她慢慢发现,其实她并非不知道应跟朋友们说些什么。
她插不上话的原因是对他们的交流主题缺乏兴趣,看起来就像是无法融入。
但与此同时,她与极少数人却能进行非常深入且极为愉快的交流。
为什么?
因为她是“低取悦、高交往”型人。
按照Gallup优势理论,有的人偏向于深且少的交流,有的人则倾向于浅且多的交流。
前者被称为具有“交往(Relator)”天赋,后者被称为具有“取悦(Woo)”天赋。
当你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假如非常善于在短时间内与大多数人建立联系,给人以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感觉,那么你就具有“取悦”天赋。
当你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假如你表现的非常低调,几乎不主动与任何人建立联系,或经一段时间后才最终只与一两个人建立了很深的联系,那么你就具有“交往”天赋。
假如你是一个具有“交往”天赋的人,那么你会对于人际交往的深度和内容非常在意,只有那些深入的、且对你来说有价值的交流才是你真正喜欢的,而其他那种蜻蜓点水般的泛泛之交就是你不喜欢或不擅长的。
如果你不仅具有“交往”天赋,同时还擅于思考、喜欢思维,那么你就会对精神的深入交流情有独钟。因此,不论是找朋友,还是找另一半,你都会有追求灵魂知己的强烈倾向。
动机/能力模型
意愿代表的是一个人对于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渴望与热情,而能力则代表一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具体能力和方法。
当你的交际意愿与交际能力不匹配时,冲突可能就会出现。
“高意愿、低能力”,即使你很想交际,但却很难做到,不知如何去做,这样一来,你的内心就会不自觉的形成冲突和痛苦。
因此,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去理解这一冲突的根源,并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提升自己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从而让意愿与能力达成一致。
关系/利益模型
我曾遇到一名咨询者,是研一新生。
在刚住进宿舍时,他发现舍友有在寝室内抽烟的习惯,非常不能够接受这件事,因此跟舍友起了争执,还闹过换宿舍的事。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与别人因生活习惯、价值观不合等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在遇到同类情况时,每个人的选择又会不尽相同。
有人选择了妥协退让,有人选择了逃避,有人继续我行我素,而有人则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这些不同处理方式背后体现的正是人际关系的两个重要维度:关系和利益。
什么是“关系”?
它说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你更看重两人间的感情,友谊等情感因素,所以一般会更以对方为出发点,侧重对方的利益。
什么是“利益”?
它说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你会更看重一系列的收益和好处,对两人间的感情不太在乎,一般都以自己为出发点,侧重自己的利益。
关系代表的是一个人更重视人际交往本身,而利益则代表了一个人更注重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好处。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这位咨询者正是典型的“高利益、低关系”型。
三种人际交往模型:
1)交往/取悦模型:衡量的是当一个人与其他人在一起时,会偏向于深且少的交流,还是浅且多的交流。
2)动机/能力模型:衡量的是一个人对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渴望与热情,以及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和方法。
3)人际冲突模型:衡量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是更注重人际交往本身还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好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306030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45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01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277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66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