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效应的特点有哪些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8 12:09:13 心理百科

你知道什么是投射效应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考虑另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没有无缘无故的讨厌或者喜欢一个人?其实这里就有投射效应的作用,下面会详细的说一下,还会给大家介绍投射效应的特点有哪些,感兴趣的可以读读下面!

投射效应的特点有哪些

关于投射效应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

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

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为什么你无缘无故讨厌的Ta身上那么明显的特质,别人却视而不见呢?

这是因为,Ta在你面前是一面镜子,而你从镜子里看到了自己不好的那一面。

心理学认为:你无缘无故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但潜意识中,你认为那种特质是“不好的”。而承认自己“不好”这种想法太痛苦,于是被自我压制,转而采取将“不好”“投射”到别人身上(怀疑别人或者强加别人)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焦虑

通过这样的操作,人们扔掉了自身讨厌的部分,保持了“我足够好”的自我感觉,并能通过抨击他人在内心里获得一种优越感。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意志和特性强加于他人身上的认知倾向就是投射效应。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一种认知现象。

简单来说,投射效应是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情感、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投射效应的特点有哪些

常见的表现形式:

1、情感投射

一般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优点很多;以此相反,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越看越讨厌,越来越觉得他有很多缺点。

于是人们过度地吹捧、赞扬自己喜爱之人,严厉指责、肆意诽谤自己厌恶之人。

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

这种现象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则案例: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里讲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家中被杀,凶手是同样身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

野野口修的动机源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恶意”。他在事情败露后供述道:“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与一见钟情美好相反,有的人你刚接触就无缘无故讨厌她,她的一举一动都让你反感。

2、相同投射

与陌生人交往时,由于彼此不了解,相同投射效应很容易发生,通常在不知不觉中从自我出发做出判断。

自己感到热,以为客人也闷热难耐,不问客人的意愿就大放冷气空调;有的老师讲课时对某些知识点不加说明,以为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应该不用多讲,但是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知识,在学生看来则未必。

这种投射的发生在于忽视自己与对方的差别,在意识中没有把自我和对象区别开来,而是混为一谈。

一则案例:

在日本,洋娃娃代表着小女孩希望自己长大后的形象。芭比娃娃在日本刚推出时,在青少年眼中,胸太大,腿也太长,蓝眼睛一点也不像日本少女,因此销售不佳。公司修正了芭比娃娃的身体和腿,也将眼睛改变成咖啡色。两年内芭比娃娃卖出了近200万件。

起初公司损失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公司假定了日本市场和美国市场具有相似性,在美国受欢迎的芭比娃娃在日本同样会受到欢迎,结果却没有如期所至。这是忽略投射效应的后果。

3、愿望投射

即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对方的投射现象。比如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希望并相信老师对他的作业一定会给以好评,结果他就把老师一般性的评语理解成赞赏的评价。

投射效应在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投射测试,是心理健康测量理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由其衍生而来的心理投射技术在人格测量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具体做法是向被试呈现一定的刺激材料(一般是没有明确意义的材料),让被试加以解释和组织。

投射效应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有其原因而且是可以预测的,不是偶然发生的;第二,这些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者情境,但是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结构、过去的经验、对将来的期望,也就是他整个的人格结构,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借其意识说明自己,而个人面对一种不明确的刺激情境时,却常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漏”出来,即把一个反映他的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上去。

所以,如果知道了一个人如何对那些意义不明确的刺激情境进行解释和组织,就能够推论出有关个体人格结构的一些问题。

投射效应的特点有哪些

投射效应带来的启示:

正如投射测验可以做到的,人们也可以根据投射效应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生活中、人际交往中,由于评价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种品质、性格、爱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说是强加到被评价者身上,以自己为标准去衡量被评价者,从而使评价的客观性打了折扣,最终使评价结果产生误差。这种类型的误差,一般称为相似误差。

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尽量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准确投射。

虽然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内部需求和要求,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总是以已度人,那么人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原生家庭自卑心理健康治疗师容貌焦虑产后抑郁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测试PUA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效应树洞智商源码心理医生社交恐惧症恐惧心理焦虑症正念职场心理强迫症性取向MBTI测试情商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