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作者:李文瑶 2020-02-21 19:36:01 人际心理

1.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

对很多人来说,借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在朋友之间。

很多人又喜欢把“借钱”看作是一个考验情谊的方式。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这样的说法:翻遍你的通讯录,看看有几个人你可以随时开口向他们借钱,就说明他们是你特别铁磁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

当时我就隐隐约约觉得这种方法听起来挺不靠谱,但也说不出来哪里不靠谱。

可能是因为我就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向任何朋友借钱的人,所以我想不到谁我可以随时开口借钱,但我并不觉得自己缺少真正的朋友。

另一方面,又不时地听到各种因为借钱或者金钱来往让亲密朋友互生嫌隙的。可能借钱之前你还觉得对方是你铁磁哥们儿,不多的真心朋友,一圈借钱来去之后,你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

于是,借钱借出了“仇人”。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秉持着契约精神的借钱,应该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何在很多的朋友之间,演变成了交恶或者生疏的“大戏”?

2.忘记还钱,攻击或是亲密

很多人以为,自己能够借钱给朋友,对方一定是开心喜悦外加感激涕零。对于一个内心不觉得自己弱小卑微的人来说,确实是如此,他可能因为暂时的现实问题急需金钱过渡,同时他也有信心也有把握能够在一个可预计的时间内还上。

然而对于一个很容易感觉到自己弱小的人来说,你借钱给他的同时,可能既满足了他的现实需求,又激活了他幻想层面的创伤:

他会更加露骨地体会到他人的优越感和自己的屈辱,无能感,而这些屈辱和无能的感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攻击性,让他们对于借给自己钱的人不是心怀感恩,而是心怀仇恨。

很多的时候,这些感受被压抑在潜意识层面,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比如:忘记还钱。

在豆瓣上,有个人说别人问他借400元,他怕不够,给了500元 ,说好的10号还钱,结果到了13号,毫无动静。

极有可能,遗忘就是对方对他无意识的攻击。

借钱,本来就是在示弱,这个人还“慷慨”地自作主张多给了对方100元,不是让对方感觉自己显得“更弱”了吗?

意识层面的“大方”有可能是潜意识的“轻视”。

所以,“忘记还钱”就有了两重功用:

第一, 暂时拖延,回避还钱时再一次经历屈辱感。第二, 隐晦地表达攻击和愤怒。

当然,往往这些潜意识的屈辱感和攻击并不会被察觉,所以如果一旦出借的一方主动提醒,大部分人还是会尽快归还,因为他们并不是有意要“攻击”,也许当一句“提醒”出来的时候,潜意识中的这些幻想多少就被击破了。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少数经过提醒仍然不还钱的,很可能这种攻击性已经上升到意识层面,并且这种“攻击”还是另一种潜意识的“亲密”:他觉得你的就应该是他的。

对于大多数借钱给朋友的人来说,其实碰到以上“极品”的并不多,最耗人心力的关节莫过于在发现对方没有及时归还的时候,纠结:我要不要催TA还钱?

3.还钱,催还是不催?这是个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朋友之间借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大好意思启动“催款”程序的。所以很多人也会在借钱之初做一个“打折”策略:

也就是在朋友想借的额度上打个折,比如人家想借一万,你说:哎呀,不好意思,钱都放在理财里了,能活动的只有五千,要不你先拿去用用?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杀个半价,万一人家不记得,就当这钱打了水漂,反正也是打折价,也不会太心疼。

这是非常普遍的心理,跟打折的行为一样,这也是一种“折衷主义”:好像我既在面子上照顾了朋友情谊,又不会让自己置于太大的风险当中。

这种“周全”和“妥协”的背后,实际上仍旧暗含着对金钱和情谊界限的模糊。

单纯论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问别人追讨本属于自己的钱,任何时候都是站得住脚的,为何有人还是觉得开口困难重重而要通过打折的方式来尽量止损呢?

因为他们觉得,跟交情不错的朋友提起还钱这档子事,好像显得自己冷冰冰的,不近人情。好像提了钱,就是对朋友的攻击和疏远,钱和情之间,有看不见的线在彼此牵制,彼此影响。

既然我们情分不错,那在钱上就可以乱来,这是很多欠钱不还的人的内心幻想;而那些不好意思问朋友讨还欠款的人,则是内心允许了这种幻想变成现实。

4.借钱:大型投射现场

作为经济行为的借贷,本来是清清爽爽简简单单的现实行为层面上的事情。

然而作为朋友之间,友情借贷的行为,却是各种投射和幻想滋生的温床,而投射和幻想又极有可能是敌意和攻击滋生的温床。

当我们怀着我与对方有情分的想法,可能对于对方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很多投射:

比如:我以为他很有钱,我以为他不在乎我什么时候还钱,甚至还不还钱。

他借了我的钱肯定就会尽快还上的,所以没必要去写借条啊,约定日期啊。

他要是真在乎我和我们的情谊,必然会自觉还钱,不需要我提醒。

我想他应该不会记得还我钱,但关系太熟,不借他可能会记恨我。

于是,接下来的种种破灭,失望和不满便会随着投射滚滚而来。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他居然没准时还钱:原来我们情谊不过如此,心灰意冷……

他居然催我还钱:原来我们情谊不过如此,心灰意冷……

他真的没准时还钱:果然他就是如此不靠谱,心灰意冷……

一个现实的金钱契约问题,在幻想和投射中渐渐演变成了诸多爱恨情仇大戏。

也许,这真的不是钱或者情出了问题,而是对待它们的态度除了问题。

5.与情谊分化:最佳借钱方式

在豆瓣上,有一网友分享了自己不同一般的出借经历:同事借钱买房,考虑再三也用“打折”的方法,借了他三万,本来心中打鼓,心想实在不行就当这钱打水漂了,没想到这人准时还了钱,还加上了一千块的利息,楼主很开心地说要用利息请他吃大餐。

这位向同事借钱的人,便是没有利用情分在钱上乱来,甚至参照了银行标准付了利息,遵守契约精神,让情归情,钱归钱,反而最后收获了更丰厚的“情”的回馈。

这,便是标准的让情谊与金钱“分化”的操作。

当然对于每一个自律的人来说,这并不难,难的是,你在作为出借方时,能够有勇气用同样的“分化”的态度去做事。

当朋友问你借钱时,并不是一口答应下来,而是可以邀请对方写下欠条,并参照银行体系详细询问:

用途是什么?详细还款计划是什么?还款的保障是什么?

当对方逾期时,也不惮于像银行那样发出催款的提醒。

看似“公事公办”,却是对情谊和金钱的双重保护。因为当一切都清清楚楚摊开说的时候,所有关于“钱”与“情”的投射大戏才不攻自破。

唯有不混乱,才是和谐共处的最佳方式。

钱与情,皆如此。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社交恐惧正念MBTI负面情绪依赖型人格障碍智商测试无性婚姻抑郁症咨询师亲子关系爱丁堡叛逆男人心理性取向焦虑症霍格沃茨九型人格心理治疗偏执型人格九型人格自闭症自卑心理亲密关系心理健康情商女人心理倾诉悲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