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关注后的忽略可能会引发抑郁症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7 21:35:39 心理健康

现在抑郁症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困扰了,对很多人造成了伤害,而造成抑郁症的原因也是有非常多,其中过度关注后的忽略可能会引发抑郁症,这句话可能有些人不是很理解,但是确实一个很多人的经历,自我消亡与抑郁也是需要了解的!

过度关注后的忽略可能会引发抑郁症

过度关注中的忽视,需要被看见

很多陷入抑郁的人,都曾经历过漫长的在被过度关注中,严重被忽视。

就是身边有人围着你转,时刻关注着你,看着你,却从不会理解你,永远无法真正看见你。

如果从小没人管你,总是让你一个人待着,你也会感到被忽视,但这种疏离中的忽视,至少让你可以保有自己的空间,没那么多被侵入感。

而过度关注中的忽视,才是最痛苦的。

这种痛苦,极为隐秘,深层压抑,难以描述,它被罩上爱的外衣,它滋生于最亲密的关系之间,它不允许被表达,甚至不允许你去感知它,否则,你会背负愧疚,会忍不住攻击自己。

这份难以言说的痛苦,像是会使免疫系统瓦解的慢行疾病,渐渐将你的意志力摧毁,让你丧失社会功能,深陷抑郁之中。

在医院精神科进修时,看到许多患上抑郁症的病人,大多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受着这种痛苦。

他们在这种隐秘痛苦中,渐渐变得空洞,沉默,隔绝,不再有存在感。

他们仿佛被一个坚韧的塑料膜罩住,膜内空气稀薄,令人窒息。

膜不仅阻隔空气,还阻隔声音,任他们在膜内尖叫呐喊,都无法被膜外的人听见。

最终他们不得不放弃,干脆割掉自己的感觉,让自己空掉。

空久了,会丧失生命感。

所以,无论如何,需要活过来。

过度关注后的忽略可能会引发抑郁症

自我是如何在不被理解中消亡的?

“你好,怎么称呼你呢?”

“叫我K吧,Kid的K,我今天会聊到L,Love的L。这样诠释我们的称呼是不是很滑稽?但这是我能联想到的最好诠释了。今天我想分享的感受,就是和L朝夕相处产生的感受。”

“嗯嗯,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很痛苦,特别特别痛苦。”

“特别特别痛苦,包含什么感受呢?”

“开始并不知道包含什么,可以说是,已经没有感觉了……”

“没有感觉也是一种感受,没有感觉的下面总是埋葬了很多感受。”

“空,整个空掉了,仿佛胸口被挖空了,灵魂不再住在身体里,身体变成木偶娃娃,被L操控着……”

“被操控着的木偶娃娃?那一定很难受。”

“木偶娃娃身体没有感觉,幸亏它的心脏还有感觉……空洞,难过,焦躁,恐惧,愤怒,抓狂,歇斯底里……

“看上去L很爱你,无微不至地照顾你……”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有人都这么说!L做得太完美了,以爱之名,无时无刻关注我,关心我,将我紧密包裹,但我感受到的是被吞噬,让我窒息,让我抓狂……让我死去!”

“死去?好恐怖。”

“特别特别恐怖,感觉一点点被吞掉,感觉自己在消失。好像遇到了摄魂怪,灵魂逐渐被吸走。被摄魂的感觉,你体会过吗?那种消亡的过程,就是死亡,自我消亡了,你也就死了。”

“太痛苦了,你有告诉L吗?”

“呵呵,纵使我讲一万次,L也不会理解我。你看着自己在消亡,还是无法表达,否则其他人只会觉得你矫情。当你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被理解的时候,你也就不愿意发声了……“

“可又必须得发声,为了让自己活过来,你可以在这里讲述。”

“活过来?呵呵,我从未在L那里活过,只要她在,我就会死去,我今天就是想讲讲我是怎么死去的。L总是围着我转,总是看护着我,实际上看的并不是我。她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别人,只有她自己,她看到的我,其实是她心中的一个自己,或者说是她期待的一个人,她幻想的一个人,反正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L的能量很强,我在她面前会变得很弱很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眼睛像一个投影仪,会把她心中的那个人投射出来,而我是那个白板。当‘投影仪’投向我,我自动就变成了一个白板,任她在上面显现出她心中的世界。她幻想出来的‘我’有好有坏,有生动情感,但都不是我!更不是我的情感!她投射出的人越是鲜活,我就越是枯萎。总是被探照灯照着,总是承担起白板的功能,能量消耗殆尽。最终,我变成了一具空壳,变成了L的木偶娃娃。”

“我体会了一下你说的这种感受,感觉做白板不但要抹杀掉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感受,还要扮演另外一个人。”

“是的,极为讽刺的是,我过去根本就没意识到我成为了白板,我以为我就是‘投影仪’中的人,我不知不觉成为了她的一部分,她的一个延伸,甚至只是她的工具。我根本就没有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而我居然没有意识到。”

“被爱着,被照顾着,但你发现,对方爱的人并不是你,照顾的人也不是你。”

“是的,我陷入一个无人理解的孤绝空间,喊都喊不出来,我也不允许自己去喊,否则我会自责。即使喊出来,也无法被听到!即使被听到,听到的人也只会觉得我无理取闹,不懂感恩。我只剩下孤独和绝望,渐渐地,连孤独绝望都没有了,什么感觉都没有了,灵魂放弃了我,我只剩下空壳。哎,不堪回首……幸亏后来接受了心理治疗,我才渐渐活了过来,今天才能够把这些感受讲出来。”

过度关注后的忽略可能会引发抑郁症

如何在自我消亡的危险中,自我保护?

被Love包裹的Kid,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确如此,父母与孩子,更容易互动出这种感受,尤其是母亲与孩子之间,所以说起L,我用了“她”。

比起父亲,母亲更容易过度关注孩子,且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孕育孩子,更容易与孩子有共生感。

孩子在母亲子宫期间的十个月显然是共生的,那时候,母亲感受自己,也就是在感受孩子了。

孩子刚出生时,母婴共生的情感胶着,可以使婴儿得到更体贴的照顾,这对婴儿来说,是极为需要的。

而当婴儿长大,会渐渐发展出自我,这时就需要与母亲分离了。

而这个分离的过程其实很痛,如果母亲的人格结构还固着在婴儿自恋的状态,是很难放手孩子的,也很难真正看见孩子。

这段对话由K讲述,呈现了K的痛苦,其实当K痛苦的时候,L同样有着相同程度的痛苦。

话说回来,差不多每个站在L位置的人,都曾是过去的K。L的孤独,也是无人触及。只不过一篇文章篇幅有限,今天只能共情一方了。

离开家庭关系,我们也很容易在外面遇见婴儿般自恋的人,这样的人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无法真正发展出除自己以外的关系,所以他们无法看见别人。

偶尔与如此自恋的人过几下招,偶尔被当作白板,不会损伤什么元气,但如果你的配偶如此自恋,你的领导如此自恋,或者你的室友如此自恋,意味着你要与这种感受朝夕相处,那就十分虐了。

总是不被理解,自我会消亡。

无论走到哪里,与谁相处,自我都不会消亡,而是凝聚的,稳定的。

过度关注后的忽略可能会引发抑郁症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医生产后抑郁症智力测试分院测试MBTI思维反刍社交恐惧心理测试人际关系外貌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桃花运边缘性人格障碍抑郁症测试智商PUA孤独症情商焦虑症心理学焦虑职场心理社会心理学抑郁症安全感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