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政府的防控措施随之步步升级,阻击疫情的战役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人人宅在家里,却时时关注,最高兴的莫过于听到病人痊愈的消息。
这个春节,我们注定过得不同寻常。
随着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各大心理机构和个人开始召集志愿者,要为疫区人民提供心理援助。其中鱼龙混杂,更有甚者想借此卖课程的也有之。
那么,作为一枚真正想回馈社会的心理人,除了一腔热忱,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大年初三上午,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林紫心理机构开展了新年第一场义工和咨询师线上培训。
由葛慧老师组织,吴霞老师主讲,是时下林紫为更好地提供心理热线援助,添的第一把火。(以下节选部分培训内容)
投入心理援助前的准备
一、自我评估:
1、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储备
你是否具有心理咨询工作经验,有与情绪、创伤工作,包括自杀干预、哀伤辅导等受训背景?
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评估:我是谁?(专业角色)/ 我可以做些什么?哪些是做不到的?(专业范围)
对于特殊背景下,你对专业角色、工作内容和预期是否有清晰的认识?
2、情绪评估
听到各种消息,你的情绪反应和身体反应是什么?
心跳快?激动?焦虑?跃跃欲试?当下,你的情绪是什么?
想象当你拿起电话,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你是否有管理自己忧伤和情绪的能力?
你的内在是否足够稳定?对疫情适度关注,也可能会有一些担忧或不安,但始终坚信疫情会得到控制并最终消失。
3、动机评估
在助人的愿望之下,厘清当你想做心理援助时,你的动机和欲望是什么?
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你的需要?还是真的可以帮到别人?
不要抱着公益人的崇高感,想要得到额外的尊重和优越感,而要将自己放在与对方完全平等的位置。当你处在对方的处境,你也未必能做到他/她那么好。
只有分清哪些是来访者的,哪些是咨询师的,当各种抱怨,愤怒,焦虑、担心、恐惧、无奈、无助,潮水般向你涌来的时候,你才不容易受伤而乱了阵脚。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咨询中的界限。同时,也是专业性的体现。
二、对人性的洞察、理解和信任
我们的社会确实不如童话般美好,但即使是发生最极端的恶性事件,也总有人间的温情在。你能看到吗?
人人都有生存的能量、能力和方法,只是在此刻被一些事情卡住,并不是一定需要心理咨询师。不要扮演救世主。我们提供的只是一种选择,所做的只是陪伴和共同面对,帮助他/她看到自己的资源,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相信真正有需要的人,自然会找到资源。
只有摈弃了过度自恋的部分,对大众有信心,才不会那么焦虑。
三、自我保护和情绪处理,避免替代性创伤
1、对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敏锐的觉察。觉察自己是否过度卷入;是否过于关注对方,而忽略自己。
2、对信息进行筛检。人的本能是更多注意负面信息。当大量的信息涌入,你是否会有意识地对负面的适当隔离,更多关注正向积极的?
3、是否有朋友、同行、督导,在不破坏保密原则的情况下,聊一聊?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更丰富的角度和可能。与此同时也找到支持。
4、是否能做一些让自己愉快的事?处理情绪,关爱自己。
处理危机的时候,咨询师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
援助热线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很多强烈的情绪,如何既共情又不被淹没。你的稳定对于来访者本身就是最好的支持。
综上
先对自己做出理性评估和准备
你,能做到吗?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目前疫情正在发展阶段,对于大多数的疫区医务人员和群众,都在忙于应对眼下的危机,而无暇拨打电话。
目前打热线电话的人群,可能是真的很焦虑,也可能对心理援助好奇,也可能比较孤独。
特殊时期,我们能做的:
1、共同探讨和面对。
倾听来访者,探讨疫情对他/她的影响,陪伴。
2、普及教育必要的心理知识。
帮助他/她对自己的应激状态有更多理解、觉察和接纳。
3、引导。
关注和聚焦当下可以做的,帮助他/她平稳度过疫情的时期。
接纳,共感,疏导,转化
就是我们的功能
可能我们现在要做的最多的仅是存在,并不推动对方“你需要帮助”,就是咨询中所谓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98759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0416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367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642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20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