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作者:程欢 2020-01-12 21:02:20 成长心理

几个孩子玩泥巴,其中一个孩子的爷爷走过来。

爷爷:“你在干什么?什么不好玩,非要玩泥巴。多脏啊!打手打手。”(边说边打)

孩子哇哇大哭。

爷爷:“脾气还不小咧。叫你不玩,你非要玩,这么脏,生病了怎么办?”

孩子哭声更大了。

爷爷:“走走走,回家去;不听话,再不带你下来玩了。”

孩子哭喊道:“不,我还要玩,我要玩。哇——”

爷爷打得很轻,但孩子的心很疼。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他在享受玩泥巴的快乐,享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当这份快乐被突然而至的怒气打断时,孩子给吓着了,他不明白为什么爷爷会这么生气,也没有办法诉说这份疑虑,他只能用哭声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恐惧。

好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的健康当然很重要,爷爷的做法无可非议。作为主要抚养者,我们照顾孩子、牵挂孩子,很多时候我们的好心却换来了孩子的怒气与哭闹,这么说来,他们实在是不知好歹。

但,真的是这样吗?孩子不懂感恩吗?抑或,是我们并没有理解到孩子,所谓的爱和照顾,很多时候是我们夹带了“私货”,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让他们成为了我们情绪的“接盘侠”?

正如开篇故事中,爷爷对孩子不良习惯和身体健康的焦虑,使得他顾及不了孩子的需要,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暂停键”。这么说来,爷爷的焦虑得到缓解是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体验为代价的。我们那么爱孩子,自然不舍得让他们为我们做出牺牲。那么,在缓解成人的焦虑和孩子体验生活两者之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兼顾呢?

我想,多一些自我觉察是必要的,在打断孩子的那一刻,我们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正发生着什么。

1.我们只看得见未来,孩子却注重当下

“快看快看,那是什么?”“来来来,到这里来,这个好。”“快点,快点,往前走,跟上讲解员。”

我常常在书店、博物馆、玩具店、游乐场听到这样的声音。每当孩子们在专注地翻阅、观察、摆弄时,家长们总忍不住催促。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即便与孩子处于同一个情境中,我们与孩子的视角也大不相同。我们早已习惯了追逐目标,用过度追求价值和意义,来掩盖自己对生活失控的焦虑,但孩子知道最好的风景在此刻。

迫切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看起来是我们担心他们遗漏了所谓重要的东西,而实际上是扰乱了他们认识外部世界的节奏,也打碎了外部世界在他们内心逐渐形成的独特影像。

2.我们不敢让自己尽情欢乐

雨过天晴,孩子们开心地踩水坑,欢笑声不绝于耳。彦彦的爸爸走过来,严厉地对她说:“谁让你踩水的?怎么这么不听话?衣服都搞脏了。跟我回家。”

彦彦一边哭一边喊:“不,我要玩,我要玩。”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孩子踩水坑,就像小猪佩奇一家跳泥坑,真的是其乐无穷!我们阻断了孩子踩水坑的高亢与兴奋劲儿,或许是因为我们在童年没有被允许尽情地享受快乐,现在也不太敢让孩子体验到它。这时的“打断”似乎具有了双重意义——既中断了孩子享受快乐,也拒绝了让自己重新体验欢乐童年的机会。

3.我们想要时刻与孩子保持连接

孩子玩玩具火车,小嘴巴嘟哝着:“乌鲁木齐到了,请下车。”

外婆:“你还知道乌鲁木齐啊?乌鲁木齐在哪里呀?你知道吗?”

孩子会自发地运用游戏认识和理解生活,也借助游戏缓解内心冲突,重构内心秩序。孩子在玩游戏时异常地投入和专注,容易使我们感到被抛弃了:瞧,没有我们,他也能如此快乐。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这会激活我们的分离焦虑,让我们总想做点什么、说点什么,借此与孩子重新建立连接,把他的注意力拉回到我们身上。但对沉浸在游戏世界的孩子而言,我们的“野蛮闯入”自然是不会受到欢迎的,甚至招致“武力”对抗也是情理之中的。

4.我们想要确认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重要位置

一位奶奶在与朋友聊天,坐在手推车里的孩子正好奇地看着地上一蹦一跳的小鸟。朋友说:“你孙女好乖,不怎么粘你呢。”这位奶奶随即对她孙女说:“妞妞,我走了哈。”

孩子回头看着奶奶,没吭声。奶奶继续说:“我走了哈,我不要你了。”一边说着,一边远离孩子。孩子终于急了,哇哇哇地大哭起来。奶奶笑着对朋友说:“你看,还是要我吧。”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那句“不怎么粘你呢”,让奶奶感到自己远没有一只鸟儿重要。为了确认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奶奶不仅粗暴地打断了孩子的观察,还残忍地以“抛弃”来威胁孩子。这一幕让我看着揪心——孩子发展自己的机会和已经建立好的基本安全感就这样被剥夺了。“我需要你,我也要发展自己”,这是孩子无法言说的诉求。

5.我们陷入了权力斗争

孩子在玩贴纸书。“不对不对,不是贴这里。”“哎呀,乱来,要‘给最长的那条围巾贴上一颗星’,应该贴哪里?”孩子仍旧不抬头,自顾自地玩。 “你慢一点,一个个地贴。” “不对不对,你傻了吧?长短都分不清?好好贴!”孩子最后被烦得不行:“不要你管。”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贴纸书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经常会随意粘贴。作为成人,我们习惯了建立和遵守规则,因此很看不惯孩子的“胡来”。我们总忍不住想要指导孩子,而这恰恰打断了他们的思考。并且,诸多的“理所应当”也使我们陷入了与孩子的权利斗争,谁说了算?

6.我们分不清到底是谁的需要

一个年轻的妈妈,怀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孩子好奇地四处张望,妈妈抱着她在车厢里来回走动,每到一处就停下来,以孩子的口吻说,“叫阿姨好,阿——姨”“这里有个小哥哥呢,小哥哥你好呀”“这是个弟弟呢,我们是个妹妹,握握手吧”妈妈在漫长的旅途中无数次打断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她觉得应该注意的地方。结果妈妈很累,孩子很茫然。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在车厢里来往走动和说话,到底是谁的需要?带小宝宝出门,的确压力很大:担心他生病,担心他吃不好,担心他哭闹,除此之外,还希望能增加他的见识,丰富他的体验……

在诸多焦虑的联合挤压下,妈妈的心理压力迫切需要得到释放,语言便是最便捷的宣泄工具。当承载着妈妈焦虑的大量语言信息扑面而来时,孩子就被淹没了,她没有办法继续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周围的环境。

如果我们长期用自己的需要去替代孩子的需要,孩子就无法构建自我。这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阻碍。

6.与孩子一起享受当下

孩子天然地具有活在当下的能力。成年人在生活中容易感到身心疲惫,或许是因为我们既受限于过去,又忧虑未来,唯独难以活在当下。更糟糕的是,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去教导我们的孩子,阻断了他们沉浸在当下的种种体验。

经常打断孩子,不仅阻断了他们感受快乐,剥夺了他们的学习机会,更扰乱了他们的内心。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切并非都是为了孩子好,而是首先为了自己好——我们的爱并非总是那么无私。

孩子那么弱小,又那么爱我们、依赖我们,自然会对我们丢过去的一切情绪“垃圾”照单全收。于是,孩子体验到我们的感受并以为这是自己的感受,这使得他们的情绪难以独立,更糟糕的是,这很可能会形成一种“习惯:今天孩子被我们的情绪牵制,日后他也会被其他人的情绪牵制。

长此以往,他就越来越难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我们无意识中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了障碍。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孩子能有长足的发展,我们需要修炼一点“内功”。自我觉察只是一个好的开始,虽不能促使我们快速成长,但为改变带来了一些可能。多一点地审视内心,把自己与孩子的心理世界分离开,进而试着把孩子的还给孩子,把自己的留给自己,或许才是表达爱意更好的方式。

那些令我们难以承载和消化的情绪、感受一并投放到成年人的世界中去过滤、净化和回收,我们要在成人间的关系中去寻求理解、支持和帮助。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各种焦虑丢给了孩子

寒假即将开始,漫漫冬日,面对成天窝在家里的孩子,我们会不会感到时日难耐?在为孩子安排丰富假期的同时,按捺住我们内心的种种冲动,泡一杯茶,坐在孩子身边,与他们一同享受沉浸当下的快乐吧!

作者:程欢  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微课讲师,自由撰稿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社交恐惧症产后抑郁测试思维反刍抑郁症测试心理医生自闭症弗洛伊德回避型人格障碍无性婚姻俄狄浦斯情结分院测试容貌焦虑情商测试职业性格双向情感障碍冥想源码九型人格心理咨询师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愈能力存在主义自卑悲观主义亲子关系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