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遇一久未见面的朋友,得知对方已升级为二孩父亲后,被他突如其来的一问呆住:“你怎么还没生二胎呀?”
我一时间逻辑有点混乱:且慢,二胎是什么?是任务吗?一定要生吗?不生会怎样?
令我呆住的倒不是因为他提问的内容(因为已经听惯不怪),而是他的问法和语气。就像是问“你怎么还没吃饭”一样,似乎生二胎这事好比吃饭,是一件必须得做的事。弄得我一瞬间对自己的生育选择权产生了怀疑。
是的,自从全面二孩政策轰炸式出台后,作为一孩妈妈,收到的最频繁的安利产品,莫过于二胎。一句“什么时候二胎”,简单粗暴,代替“吃饭了没有”,成为新一代问候语。
无论你摆出哪款理由,对方都“据理反驳”:
你说,“经济困难。”对方说,“富有富养,穷有穷养,熬熬就养大了。”
你说,“养育太累人。”回看:我说脏话,但我是个好孩子(可点击)对方说,“趁现在老人家还能帮上忙,赶紧再要一个。”
你说,“老大还小。”对方说,“老大马上就上幼儿园了,再说,正好给老大添个伴,年龄差太远就会有隔阂。”
你说,“过些年再看看。”对方说,“不抓紧,迟点想生也生不了了,到时别后悔。”
反正就是:有条件必须生,没条件创造条件生;早晚都得生,晚生不如早生;一个太少,两个刚好……真是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
也许你会认为,拿二胎当谈资的都是些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热心人”,可我体会到的并非如此。在我耳边左也二胎右也二胎的,倒是同辈人居多。
也许你会认为,即便同辈人,安利二胎的也只不过是那些已经育有二孩的父母,起码要产品用过了才好说话呀。但其实不然,二孩的、一孩的、无孩的,甚至未婚的,都纷纷加入安利二胎大军。你说奇不奇?
似乎大家对二胎普遍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究竟来自哪里呢?
1.生孩子不是你个人的事,是整个家族的事
我们的祖先自古就提倡多生孩子,所谓多子多福,认为孩子多是家庭昌盛的标志。关于生育的传统信念是,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族的事。这种持续的压力,渐渐内化为适婚、已婚男女对自身的要求。
正因为自古以来这种深入骨髓的执着,生育这回事,从个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演变为习惯性思维引导下的一项“义务”。
简而言之,生孩子已成为我们集体潜意识里的一种执着追求。虽无明文规定,但潜藏着文化意义上的约束。
在全面开放二孩前,国家先后实行过双独二孩和单独二孩政策。当时,那些符合政策能生二孩的家庭,在民间被定义为“有任务”“有名额”。意思是,多生一孩,不是你意愿可以左右的事,而是国家给你的一个任务,这个空缺名额你好歹给添好。
全面开放后,这下可好,无需再问独不独,只要处于适育年龄,既是主角,又是吃瓜群众,咱们都是“有任务”“有名额”之人。
于是,见面动不动就问二胎,相当于同事间扒问“这个月业绩达标了没”一样正常。这样的话题最能牵扯到彼此的利益和兴趣。谁家能生二胎而不生,那是不对的,业绩不达标的。
2.完美家庭:两个孩子一条狗
向别人安利二胎的人,内心必定有过二胎情结。安利的过程,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生育愿望投射给他人的过程。
换言之就是,我想生,我认为你也是。
前面提到,在集体无意识的驱使下,许多人在内心深处认定,生孩子是个好东西。所以,无论是已婚的、未婚的,一孩的、二孩的,体验过的、未体验过的,内心的生育情结都会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而被激活。
但是,偏偏生孩子是一件令人倍感焦虑的事,这涉及到个人身体、家庭结构、生活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二孩家庭常为经济的拮据、精力的分摊、两孩关系的处理而烦恼;独生家庭则可能长时间纠结于“生一个还是两个”;未婚或未育男女同样会陷入“生还是不生”“生育不能怎么办”的冲突担忧中。
无论在想象层面还是现实层面,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困扰着我们。生育焦虑伴随着生育情结同时被激活。
而当我们无法面对自己的生育情结,无法耐受自身生育上的焦虑情绪时,我们会在无意识中选择把这种情绪安放到他人身上。
我们对生育状态都有一种极度理想化的幻想:一个家,两个孩子一条狗;家庭经济稳稳支撑,两孩均能接受优质教育;两孩平等共处,相互尊重,其乐融融。回看:老公,说好补给我的婚戒呢?(可点击)
但现实却是一地鸡毛:不孕不育的,生了个小恶魔的,开支捉襟见肘的,教育失败的,两孩手足相残、争风吃醋的……
当二胎的理想化在自身无处安放时,许多人就把这个美好画面套用到他人身上。在他们的想象中,生育二孩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在他人身上都能够一一击破。所以在你提出诸多理由拒绝二胎时,他们会据理反驳,对问题逐个“破解”。
3.比比比,比完工作比生育
我们处在一个喜欢比较的社会,生育自然也成为很多人攀比的筹码,二孩全面开放后,“一个家两个娃”是普遍人眼中的标配。
家庭团圆、同学相聚之时,都免不了逐一“汇报”各自的生育状况。结了婚还没小孩的,彼此一脸尴尬;公开决定丁克的,得像审犯一样给出充分“辩解”理由;只生一孩的,往往有一种“落伍”的“自卑感”;已经二孩的,才是完美生育典范。
没事彼此安利二胎,是满足自身潜在的比较心理:在生育这回事上,究竟是我更成功,还是对方更成功?
当我们被问到“几个孩子”时,有如学生时代被问到“考试第几名”;被奉劝二胎的苦口婆心,也有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育“经文”。
虽然很多人口口声声拒绝生育、拒绝二胎,但仍会在无意识中追随世俗价值标准,勉为其难地完成了被期待的生育使命。
可以说,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比较,比完学习比工作,比完工作比婚姻,比完婚姻比生育——生一个会落伍,生两个才幸福。即便在理性思维层面上拒绝接受这些评价标准,但在潜意识层面多少也难以抵挡世俗的“共识”。
4.我是二胎妈,请与我同甘共苦
经常看到一些二胎妈妈,这头向你吐槽养育两个孩子的艰难苦楚,满嘴的抱怨难受责备后悔,那头又极力说服你生二孩,罗列出一堆二孩的“实惠”。
一边拒绝要,一边很想要;这会有千百种坏,那会又迎来万千种好。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展现了一个空虚的内核,不知道自己要还是不要,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你收到这些空核妈妈关于二胎的安利,不必太较真,也许她们只不过在向你寻求认同。她们希望你懂她们的不易,理解她们的内心冲突,抚平她们日常皱巴巴的粗糙生活。
就好比,我处在痛苦的矛盾冲突中,不知道如何表达才能获得认同和理解。我希望通过你与我身处同一境况,来让你懂我,认可我。
有名额但不生,那感觉就像拿到名校录取通知书但拒绝就读一样,难免令人惋惜。即便如此,身边还是不少人选择放弃生育,放弃二胎,关于“低生育意愿”的调查报道也经常占据媒体版面。
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人在生育这事儿上,确实是望而却步、有心无力——没有力量决定是否生育,没有力量去抚养。正因为这种无力感,大家才会在安利生育的话题上不厌其烦。
如何在他人的安利声中减缓内心的压力呢?
❶ 不要去认同。明白那是对方焦虑的投射,如果你认同并表现出焦躁、愤怒的情绪,那是对对方的一种配合。
❷ 不带情绪地表达。倘若带着强烈的厌烦情绪回应对方,对方是听不进你任何理性层面的分析的,ta只会把你的情绪听进去,因为ta成功地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安放到你身上并被你认同了。
❸ 把话题抛回给对方。让对方把句式从“你怎么样”转到“我怎么样”上:听起来你对生育这事有不少见解呀。你怎么看呢?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过去,被安利生育的你,会容易陷入失控的状态,似乎生不生、生多少,都夹杂着他人的见解和社会的评判,自己的声音反而淹没在舆论的洪流中。回看:生孩子因为爱,不生也是(可点击)
如今明白,其实大可不必。任由他人的判断和评价左右自己的情绪,非明智之举。毕竟自家的肚皮,自家说了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071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60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72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231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8370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