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个很轰动新闻:北大高考状元王猛,拉黑父母6年,留美读硕后,写了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控制和伤害”。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教育的反思到现在看来都不过时:
在父母眼里的“都是为你好”,为什么在孩子眼里总是“操控和伤害”?这样的教育悲剧该给家长什么启示?
为什么在所有中国家庭的暗伤里,“父母的爱无能”是最糟糕的一种?
这些看似跟我们很遥远的事件和概念,其实都可以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影子。
所有教育养育中的问题,本来都是有机会解决的,只要有机会把事情解释清楚。
“把生活解释清楚,让问题迎刃而解”,这句话出自王明姬老师的书的封面。
她一直说,孩子不是随便养的,家长要懂点心理学知识,它可以帮我们解读很多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更好地认识自己,塑造良好的内在关系和外部世界。
在这个焦虑的年代,很多父母在教育上都想领先一步、走捷径,结果越走越焦虑。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听听那个建议你放平心态处理问题的人,听听她教你的心理学教育思路,可能你就会找到一条平静而健康的养育之路。
王明姬是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聘请讲师。她还是央视网少儿守护人专家成员,她讲用心理学做教育深入浅出,短短2小时采访时间,几次让我有“拔开云雾见天明”的感受。
看清楚很多现象背后的原因,你在教育上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你会发现那些险些掉进去的坑,原来竟可以这样轻易地躲过。
那么在教育中,我们该怎么用心理学做教育?听听王老师怎么说。
为方便阅读,以下内容为王明姬老师第一口吻撰写
让孩子走过没有伤害的叛逆期
家长要懂点心理学
我一直觉得每个父母都应该懂点心理学,对孩子、对父母都有好处。
对家长来说,知道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理解他发脾气背后的潜台词,能够更懂孩子,帮他顺利度过成长中的每一个沟沟坎坎。
对于父母来说,面对孩子一些阶段性的问题时,明白它是正常的,也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慌张和焦虑。
作为一个心理研究者,同时又是一个妈妈,这一点我体会蛮深:在养育女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心理现象在我女儿身上都得到了验证。
我举一个女儿的例子。
我女儿三岁左右,有一天我帮她穿小背心,她喊着妈妈我要自己穿小背心。这时候我已经套到她脖子上,跟她说:好的,那剩下的你就自己穿吧。
“不行,必须全部脱掉,把背心叠好,我要从头穿”。
爸爸在旁边不耐烦地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拧,直接往下穿不就行了。我跟爸爸说,不要烦,这是她到逆反期了。
很多人都知道逆反期出现在青春期,但是不知道原来孩子三四岁就会经历人生第一个逆反期。
这个逆反期的典型表现就是:所有喜欢的事情都想尝试,不管能不能做到;如果她觉得力所能及的事情被父母代劳,就会要求退回原状态,从头开始做才行。
如果家长不知道这个规律,事情可能就会往不好的两个极端走。
一是孩子用哭闹让家长顺从。后果就是让孩子逐渐失去边界感和规则意识,哪怕过了逆反期,都要求大人无条件满足他所有条件;
二是父母用武力镇压,教训孩子“必须这么做,不可以唱反调”。用“专制”的方式压制孩子,短时间有用,但他内心憋着的情绪没有消失,十年之后等到他十三四岁,就迎来了家长闻之色变的第二逆反期——青春期。
当孩子在体力体能上,甚至他们自以为在智力上都不输给我们的时候,他们的逆反会来的更猛烈。
所以你看,很多教育的问题,可能从小就埋下了。
我跟家人解释一番之后,他们就会对孩子在那个时期的“为了反对而反对”、“较劲”的行为多了一些理解和包容,不带评判,让她表达和表现,让孩子平稳度过逆反期。
别给孩子有条件的爱,让他“爱无能”
我曾讲过,中国家庭普遍存在8种暗伤,比如像爸爸严肃不会夸人,妈妈唠叨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感,甚至是与性有关的话题被限制、隔代养育......等问题,如果要我说哪一种伤害最大,我会说:父母有条件的爱最糟糕,这会造就孩子的“爱无能”。
很多爸妈会跟孩子说:
儿子,你英语考了第一,妈妈真为你骄傲,你真棒!
女儿,你当了三好学生,妈妈真爱你!
这种表达乍一听没有问题,但仔细琢磨会发现,我们会给孩子带来了一种错觉:父母爱的不是真正的我,他们爱的是我的“好的行为和好的表现”,他们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
父母常年的这种有条件的爱的表达,会逐渐改变孩子内在的自我认知,让孩子也变成一个“爱无能”的人:他会觉得自己只有达到某种程度才值得爱,而不是他本身值得爱。
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仍然会被“爱无能”感掌控:他会觉得我要赚200万才算成功,有房才是成功,甚至很多女性会觉得,只有为家庭兢兢业业付出,才不会被老公嫌弃......我们还看到有些人做不喜欢的工作不敢辞职,跟不爱的人在一起不敢离婚,很多都是觉得自己“离开这里,再也找不到接纳自己的人”。
他们不相信有人会爱不完美的自己,会把不完美的地方藏得很深,然后努力跟别人表现,你看我多成功、多优秀,其实内心十分没有安全感。
这样的“爱无能”,不是一两次的造成的,是常年累月反复强化的后果。
对于“爱无能”我们能做什么呢?如果父母懂得觉察,在孩子成年之前,做调整和改变都是来得及的;如果已经是成年人了,那么他也可以自我疗愈。只有清醒的觉察和认知,明白这是原生家庭导致的,才有机会从这种模式中挣脱出来,让自己走出自责和自卑。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不会再把这种错误的表达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良好的家庭环境,拯救孩子的爱无能
好的家庭环境,能够拯救孩子的爱无能。那怎么才能有好的环境?这个话题非常大,我提纲挈领说几点。
首先,良好的家庭环境一定建立在良好的夫妻关系基础上。家庭永远都是夫妻关系在前,亲子关系在后。好的夫妻关系未必有好的亲子关系,但是糟糕的夫妻关系一定会导致糟糕的亲子关系。
因此,如果想给孩子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第一件事是经营好夫妻关系,多跟对方表达爱,也对孩子表达爱。
其次,父母要做好管理,以身作则。包括父母自己面对压力的情绪管理、作息管理,良好的家庭环境都是一点一滴的小事组成的。
我举一个特别小的例子。
女儿现在上小学,从她幼儿园开始,我们家每天晚上8点半关电视,洗漱睡觉,九点全家熄灯,家里每个人,父母、孩子、老人都非常严格地执行。这就是以身作则,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你有没有做到?
你要求孩子读书,要求孩子不挑食,要求孩子健身,这些你都做到了吗?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自己没做到,却给孩子提很多要求,一是没有说服力,二是孩子没有榜样,三是孩子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一直觉得,孩子不是靠口头教育出来的,她看父母做什么,她就会学什么。
有一些声音会说,养孩子真的要让父母一样做苦行僧吗?要牺牲自己很多时间吗?我觉得,这谈不上牺牲,跟孩子一起订立的规则,一定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既然这样,就共同来遵守规则。
当然也会有意外情况,比如有时候工作特别多,我会跟孩子说:妈妈今天有重要事情处理,没办法准时睡觉,你先睡,妈妈做完会立刻休息,其实妈妈特别希望跟你一样现在就躺下。
你要让孩子知道,你是想去遵守规则的,我们成年人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是制定规则的人,对破坏规则肆无忌惮,这是非常不好的。
如果孩子不按时睡觉,我们就会吼孩子,为什么还不睡。当孩子问,你怎么不睡?父母一般会说什么:因为我们是大人!这会给孩子一个糟糕的印象,原来大人是凌驾于规则之上的,那孩子在成长中就会特别渴望自己早点变成大人。因为变成大人之后,就可以不守规则了。
一个合格的父母,要会共情
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6年,这件事,网上有很多声音,我们仅从双方的关注点上来解读,家长觉得我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你好,孩子觉得你这是控制,那就是双方的关注点不一样。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家长觉得给孩子的都是好的,但是那未必是孩子要的。
那作为新一代的家长,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呢?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差异的存在,代沟的存在。
不要把自己的思维逻辑完全套在孩子身上,生活经历和背景不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你想想,一个60后的父母,怎么可能完全理解90后的生活态度呢?同样的,8090后的父母,面对10年后的孩子,中间也隔着近30多年,肯定是有差异的。
另一方面,父母如果能增强自己的共情能力,这个代沟会小很多。
很多父母是没有共情能力的,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忙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去尝试理解孩子的情感,甚至很多时候对于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表示出很愤怒,说你怎么能这样?
我举一个共情的例子。
女儿练琴会练到特别难的曲子,发脾气的时候,说:我不要练琴了。
我会抱着她陪着她,问她觉得哪里最难?其实我压根不懂五线谱,她就给我指这里最难。我说妈妈不认识无线谱,这个小豆豆是哪个键?她就会按这个键给我看,最难的几个小节,我就这样陪着她一键键摁下来。之后我再问她,咱们能不能按得再快一点呢?她就逐渐加快,越来越快,最后扑哧一声笑了,我就知道她的情绪已经OK了。
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不要去加工她的话(“我不要练琴”),因为那是情绪化的表达。等到情绪稳定后,再问她:你还想不想弹琴呢? 如果你想放弃练琴,妈妈尊重你,但如果你决定练琴,妈妈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她就跟我说,我才不要放弃,我还要练。情绪宣泄过之后,她就能安静下来重新做这件事。
有时候孩子闹情绪也是呼唤我们的关注,希望我们知道她很辛苦很累,她内心里会想:我都这么辛苦了,你们不能只是强硬地要求我练琴,还要去呵护我内心的情绪感受。
当你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告诉她我懂你的感觉,愿意倾听你,她们就好了。
有的家长会把共情当作是“给孩子讲道理”,其实不是,共情其实跟道理没关系,共情是告诉孩子:我理解你现在的情绪感受,你可以告诉我你内心怎么想,把不好的情绪像放气球一样帮他放掉,然后再来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你需要我做一些后援或支持,妈妈很愿意帮你做这件事情,但最终还要靠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
我从来不会对孩子说,你不该发脾气、不该哭,因为所有的情绪背后都是有理由的,当她发脾气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这个情绪的积累点了,那就让她先把这个劲儿过去,之后我们再来梳理问题。
如果用几个字总结,那就是倾听、共情、接纳、释放。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她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但她处理情绪的能力未必越来越强。这种处理情绪问题的能力,是跟家长互动中慢慢练就的,因此,家长要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处理情绪的能力。
妈咪Cat写在后面的话
王明姬老师说,她做了十几年的咨询,接纳上千来访者,有成年人有孩子,有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亲子关系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转来转去,都会转到原生家庭上。
世界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一个人跟他的原生家庭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影响一生的事。
我们当然不是要所有问题都甩锅给原生家庭,但是不可否认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就是一棵大树的树根,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那里长成树的样子,如果原生家庭有问题,可能会让小树一开始就发育不完整了。
家长能给孩子做的,就是营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环境。多了解一些有关教育、孩子发展的心理学,那么在处理很多事情上都会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我们这代8090后的年轻父母,或多或少都在原生家庭里受过伤,也没关系,我们用心理学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自我疗愈,更懂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当年也是迷茫的父母,也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当我们自我进化之后,才能给下一代更好的家庭和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56060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364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371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0640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328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