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哲思篇:一个不能谈论却逃避不掉的字眼
作者:怀小驴 2021-08-14 11:53:02 心理百科

死亡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禁忌词。我们很少有机会和他人探讨有关死亡的话题,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更是连“死”字都不能说,好像有关“死亡”的一切都只适合独自一人思考和体会。可是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本次推送让我们暂时忘却回避死亡的社会规范,一起看看死亡是什么,如何面对死亡~

死亡态度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生命之中,有四大终极关怀:死亡、孤独、自由、无意义。生命的脆弱性,唤起的正是我们的死亡焦虑。这种感悟或是发生车祸时的濒死体验,或是来自于年华逝去,或是来自于战乱、疾病等等。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可能会让人更加“真诚”地生活,更加看清自己身边“有什么”,更懂得“活在当下”。从这些方面来看,存在主义哲学与积极心理学正念息息相关。人们渴望长生不老,而有时,恰恰是“必然的结束”使人们学会好好生活。而生命的一部分意义,也许恰恰来自于他的“有限”和“短暂”。@行渊

死亡哲思篇:一个不能谈论却逃避不掉的字眼

死亡态度 · 当我们因死亡而感到恐惧时,我们在害怕什么?

但即使是最富有智慧之人,也可能很难对死亡的某些方面做点什么。我们可能尤其担心自己的死亡会让爱我们的人伤心欲绝。我们在死后可能不再会感受到这种剥夺,但他们还会。这可能也是人生悲剧性的一面。一种避免此种悲剧的方式是,以一种无人问津的方式生活——这样也将不再有人需要哀悼我们的死亡。但这其实会更糟。关于死亡还有一点或许不那么坏的事情:死亡是公平的。不管人如何度过其一生,我们的故事都终将以一种方式结束:死亡。@苏伊士

死亡哲思篇:一个不能谈论却逃避不掉的字眼

死亡态度 · 死亡与生命

生命与死亡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依存,同时存在,而非先后发生,只要生命存在,死亡就在生命的肌肤之下持续骚动。对于死亡的焦虑,是人类行为产生的重要动因。小到一个人的一生,大到人类文明的沉落起伏,都是死亡在生命表层之下持续骚动的结果。人要学会在死亡背景之下体味生命,这意为,永远牢记死亡于心,对着生命中的一切礼赠心存感恩之心。永远牢记:活着不是我们应得的,活着是恩赐。生命与死亡并非对立,死亡是生命的必经之路,与青春期一样,都是生命的一次蜕变,本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痛苦但又美丽的过程。@行渊

死亡哲思篇:一个不能谈论却逃避不掉的字眼

死亡态度 · 死亡来临之际,如何保持平和?|《金色池塘》影评

《金色池塘》描述了80岁爱情的模样,也让我们体会到如何在死亡来临之际,依然保持平和安详。阅读本文,你可以了解到衰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可以意识到衰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死亡也不过是一段不会再有开始的结束。@文小宁

死亡哲思篇:一个不能谈论却逃避不掉的字眼

死亡态度 · 死亡并非终点 |《不知生,焉知死:法医的故事》书评

《不知死,焉知生:法医的故事》原名为《尸体在讲述》,作者是从事法医工作近60年的东京原东京都监察医务院院长,上野正彦。本书以质朴严谨的文字记录了作者职业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包括他与这些已逝生命打交道过程中的思考,让我们对法医这个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以另一种独特视角来看待生命与死亡。@陈珏

死亡哲思篇:一个不能谈论却逃避不掉的字眼

安乐死 · 安乐死与心理学

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来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生命固然美好,但毕竟有一个终点。当一个生命遭遇到不可避免的摧残,处于死亡的边缘,已无力再感受健康、快乐、幸福、尊严和价值时,是绝望而痛苦地等待死亡,还是理智而尊严地迎接死亡,这便涉及到一个长期以来对安乐死的讨论。@李渊柏

死亡哲思篇:一个不能谈论却逃避不掉的字眼

死亡体验 · 死亡体验馆 | 如何帮助我们幸福的死去

你最近经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吗?你体验过死亡或者濒临死亡的感觉吗?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最怕死亡?如果明天即将死去,你想留下什么样的遗言?如果可以,你想赴死的时候带走什么?在多地开设的死亡体验馆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死亡体验馆通过将“死亡前置”,以死亡和重生的仪式感刷新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知。这对于体验者来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挑战,棺材中的“静思”环节可以让体验者聆听更真实的心声,看清自己的生活。@陈伟萍

死亡哲思篇:一个不能谈论却逃避不掉的字眼

临终关怀 · 你也许回避但不可不知的临终关怀

2017年2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从床位、科室、人员设置方面提出相关要求,推动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来自社会、政府、公益团体对临终关怀的关注正在日益增加。那么,你了解临终关怀吗?《你也许回避但不可不知的临终关怀(上)》将为你介绍什么是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关键点所在,同时简要介绍临终关怀的发展历史;《你也许回避但不可不知的临终关怀(下)》带你一起关注我国的临终关怀服务现状。@朴济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治疗师社交恐惧症外貌焦虑哈利波特回避型人格心理效应焦虑症弗洛伊德树洞智商依赖型人格叛逆期心理咨询心理学家咨询师智力测试孤独症心理反社会人格女人心理无性婚姻恐惧心理原生家庭人际关系桃花运PUA悲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