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人活动的内在驱力是攻击性与力比多(性得到满足时愉悦),随着越来越多勇于探索的智者投身于心理学的海洋中,以经典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各大理论与学术喷薄而出,一派“满园春色”的盛景。现代精神分析认为人活动的内在驱力是关系,人依存于关系而生,心理学自然也是关于“关系”的学问,是经典精神分析“升华”后的结果,是智者们智慧的结晶。
既然是研究人的学问,那么对人的了解必须全面且深刻。很多人说,人的一生开始于出生的那一刻,但我想说的是,当我们还没有“人样”时,还是一颗受精卵时,就已经踏上了生命的征程。不得不说生命的奇妙之处在于,两个肉眼难见的细胞在彼此没有相遇之前仅仅只是一个细胞,属于身体这个庞大机体中渺小的部分,如果不那么讲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造物主鬼斧神工的设计让它们的邂逅变成了美丽的传说,水乳交融、交相辉映,这一切都是关于关系的象征,或者说我们对关系的需要,在两个细胞融合的瞬间就定下了基调。生物学上的变化“升华”成了关系,在这个巨大容器里,我们找寻着最初的影子。
经常会听到父母那一辈人对人的性格的总结,对老一辈人通用的俗语我时常保持警惕,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他们所谓的“规律”当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句俗语放在心理学的范围内去理解,反而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看似是对人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也说出了部分事实。比如,心理学认为成年人身上没有什么新鲜事,都是婴儿期变大或变形的结果,把婴儿时期的需求投射到了现在,经历了时光的转变,实质内容纹丝未动。
拿抱怨和控制来举例。
抱怨,之前我专门解释过,爱抱怨的人是退行回口欲期的巨婴,他们放弃学习的能力,并且把自我功能也外包给了他人,当现实处境像一道城墙挡在面前时,他们习惯性的手足无措,思想停留在三岁以前,妄想着通过哭闹或指责的方式来要求他人满足自我需要。如有幸能遇到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的人,能一直照顾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又何尝无可?说到此处,我好像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终生理想“暴露了,有些害羞,还有些兴奋,不知道你们的理想是否与我相似,但最好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童话故事,在得空的时候愉悦自己,在困苦的时候画饼充饥。
因此,抱怨的原型可以从婴儿身上找到,是口欲期需求的“升华”,当然,这不是一次优质的升华。
另一个行为,控制。我们对于控制的需求是“无与伦比的”,想要在这个世界好好活着,就得对自己和周围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对饮食的控制以维持健康,对家里门窗的控制以保证人身安全。相较于我们能控制的,不可控制的部分则浩如烟海,比如山洪、地震、泥石流、海啸,这些灾难无疑是在展现大自然的惊天臂力,是对脆弱渺小人类的镇压。纵使如此,人类还是会为自己的前景奋勇拼搏,事实也证明我们可控的部分正在日益扩大。
对控制的细致理解就得参考它的原型,婴儿肛欲期的排便行为。对婴儿来说,小便与大便的产物是自身创造的实物,这项“成就”令他们兴奋不已,绝不亚于成年人获得成功时的喜悦。而这些产物不仅是自己创造的,还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通过对肛门周围肌肉的控制得以实现。婴儿用手或脚把小便散开,使其占据的面积增加,这也是控制的直接凸显,是婴儿成年后在事业或情感的地图上攻城拔寨的最初模样。
对于我们自己,生命力最好的展现形式也是升华。事业上的成功是攻击性恰当释放的结果,健康的亲密关系是生命需要被看见的需要,内在动力在外界找到了投射点,是能够被社会所接纳和包容的点,我们在这个点上尽情挥洒,释放活力;舒展的身姿,雀跃的灵魂,生命力从骨子里源源不断的冒出,真实又痛快,这是对生命最好的回馈,也是我们最初寻找的影子的可爱模样。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8923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5965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849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9051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564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