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吃到好吃的就停不下来?
作者:岩读 2020-10-31 09:54:36 心理百科

为什么面对喜欢的食物,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为什么肥胖人群看起来更热爱美食?

贪吃是一种病吗?

你真的了解情绪性进食吗?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内容。

01、不可控制进食

不可控制进食(Uncontrolled eating)是指个体在面对美味食物时,失去进食控制的过度进食倾向,是由对于食物敏感性提高和控制能力下降等原因而引发的过度进食行为(Karlsson, Persson, Sjöström, & Sullivan, 2000)。

以往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往往会报告更多的不可控制进食行为(Vogels & Westerterp -Plantenga, 2007),而对于正常体重人群来说,其不可控制进食水平可以较好的预测其在日后的肥胖风险和过度能量摄入(Anschutz, Van, Mo, & Engels, 2009)。

为什么一吃到好吃的就停不下来?

为了更好理解不可控制进食行为,研究者们提出了外部进食理论用于解释进食行为的心理机制:

外部进食理论(Theory of Externality)强调由于进食引起的享乐机制在肥胖和超重人群进食行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该理论认为,肥胖和超重个体常常忽略机体内部的生理信号,而更加倾向于加工外部食物信号,他们对于由生理需求所产生的饥饿信号并不敏感,其进食行为更多由外部食物线索所引发的进食渴望所决定(Schachter & Gross, 1968)。

Bruch(1961)在观察肥胖人群的进食行为时,最早发现肥胖个体难以区分生理上的进食需求和心理上的进食渴望,但他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验证据为这一现象提供支撑。Schachter 和 Gross(1968)接受了这一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其目的在于考察超重和肥胖人群对于食物信号的感知特点。

研究发现,和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和肥胖人群对机体内部产生的饥饿或饱腹信号并不敏感,他们的进食行为往往会更多的受到包括嗅觉、味觉、视觉等外部食物信号的影响,强调了外部信号对超重和肥胖者进食行为的重要作用。

02、不可控制进食行为的神经机制相关研究

不可控制进食人群更容易忽略自身内部饥饿信号,过于注重外部食物线索,更难以抑制自身的进食冲动,在加工食物线索过程中大脑会表现出内感受性、奖赏和抑制相关脑区的活动变化。

针对不可控制进食的神经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基于任务反应的大脑活动,首先,在不可控制进食人群中,由眶额叶,脑岛和腹内侧前额叶等构成的大脑奖赏系统在加工食物线索时会表现出更高程度的激活水平(Del Parigi, Chen, Salbe, Reiman, & Tataranni, 2005;Eiler et al.,2012; Lee et al 2013)。

Del Parigi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饱腹状态时,肥胖者会比正常体重人群在食物刺激下表现出更高的脑岛局部血液活动,并且脑岛的局部血液活动水平与个体的不可控制进食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表现出更多不可控制进食的原因与其在饱腹状态下依然表现出对于食物奖赏更高的敏感性有关。

为什么一吃到好吃的就停不下来?

脑岛作为大脑奖赏系统的一部分也与个体的内感受性密切相关。Mata 等人(2015)通过可以有效激活脑岛活动的风险决策任务,考察了脑岛激活强度与个体内感受性和不可控制进食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风险决策任务会比安全决策任务引发更多的脑岛激活,而个体脑岛激活程度越高,对于自身的内感受性就会越低并且会表现出更多不可控制进食行为。由此,研究者认为脑岛激活程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内感受性输入,导致其出现更多的不可控制进食行为,进而导致肥胖的产生。以上结果表明对于食物奖赏评估的提高和个体内感受性的混乱可能会影响个体对于外部食物线索的进食欲望。

不可控进食人群在表现出大脑奖赏系统相关脑区激活程度增加的同时,也会表现出抑制控制相关脑区的活动变化。已往研究发现在饥饿状态下,肥胖个体在加工食物图片刺激时会出现比非食物图片更多的前扣带回和腹内侧前额叶的激活,并且前扣带回的激活水平与个体日常不可控制进食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个体在面对食物线索过程中,抑制控制相关脑区的有效激活会影响个体对日常食物诱惑的抵御  (Martin et al,. 2009)。

Boyd(2015)从个体差异角度出发,直接比较不可控制进食水平对于个体加工食物过程中大脑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可控制进食水平高的个体对于外部食物线索更为敏感,抑制控制脑区活动的下降可能会使他们更加难以抑制自己的进食欲望。

总之,不可控制进食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窈窕淑女”,君子尚且好逑,何况是面对我们喜欢的食物呢?

不过,也要注意,“贪吃”严重了也可能是病,比如:神经性贪食症( BulimiaNervosa , BN )是指难以克制的进食以及进食之后以后悔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

03、情绪性进食

心情不好去吃吃喝喝仿佛成了共识,情绪性进食是心理性进食的典型,然而你知道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吗?

情绪性进食(Emotional eating)是指个体在体验消极情绪状态,包括低落、伤心、焦虑等时,会表现出的过度进食倾向(Karlsson et al., 2000)。情绪会影响人们对于食物的摄入,当个体面临短时间段内的严重压力时,会出现食欲下降从而减少自身的日常进食量,而当人们处于长期的压力状态时,身体会通过提升皮质醇,增加个体的进食量,进而导致肥胖(Torres & Nowson, 2007)。而持有情绪性进食倾向的人群更可能运用不良的进食方式(食用高脂肪,高糖或高卡路里的食物)排遣负性情绪(Elfhag & Rossner, 2005)。

Kaplan 夫妇(1957)最先提出身心理论用于解释情绪性进食行为,他们的研究表明肥胖者比正常体重人群更容易在焦虑情绪状态下产生过度进食行为,产生过度进食的原因在于进食可以帮助他们缓解消极情绪。

为什么一吃到好吃的就停不下来?

过度进食行为对消极情绪的缓解作用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生理角度而言,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合成,从而影响情绪状态。另一方面,从心理角度而言,通过食物来安抚情绪困扰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换言之,当个体发现可以通过进食来有效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后,当其再次面临不良情绪时,会更倾向于选择通过进食解决当前情绪困扰。

行为上的不断重复使这种情绪-食物反应连接越发稳固,这种连接的建立使得个体无法有效区分生理需求和心理需要,即饥饿感和消极情绪,导致其成为情绪性进食者。

Bruch(196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情绪状态对过度进食行为的影响,其研究指出,由于情绪状态引发的过度进食行为可能与错误的饥饿意识有关。个体对于饥饿的体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学习中获得的,这种识别饥饿感的能力与早期童年经历有关。当个体处于幼儿期时,其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依靠母亲向其提供食物来获得,而母亲对幼儿需求的敏感性决定着需求是否能够被及时满足。从本质上来说,幼年时对于食物需求满足的经验会影响个体区分饥饿(吃的欲望)和与食物匮乏无关的其他不适应信号(各种冲突和问题引发的情绪状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一箫. 心理性进食行为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8.

[2]尹倩兰,刘伟志.神经性贪食症的认知机制及认知行为治疗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3):457-460,461. DOI:10.13342/j.cnki.cjhp.2017.03.038.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职场心理职业性格心理健康心理医生弗洛伊德心理测试树洞绿帽EPDS自闭症心理霍格沃茨智商测试外貌焦虑焦虑悲观主义女人心理正念PUA心理治疗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咨询师亲子关系九型人格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