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网文让人焦虑,你也会这样吗?
作者:白岛岩心 2020-10-20 17:50:06 人际心理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表达观点的时代,当网络上的言论让我们无法赞同,引发了我们的愤怒和不安,这是为什么?我们能从这些情绪中学习到什么?岩心对于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无私”等充满辩证观点的议题有什么样的建议?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真正的善良就是学会理解别人的不容易,然后里面写了一个父亲如何去理解别人的不容易,说“众生皆苦,每个人都承受着自己的艰辛。而我懂你,就会对你的苦感同身受,纵使不能为你分担,也要在这苦里加点糖,尽我所能,让你好过一点。我懂你的不容易,所以发自内心地体谅你的过失,你的消沉,你的任性,你的平庸。我不是不会生气,而是知道不该生气。这也许才是良好亲密关系的根本。只是我们通常意识不到。"

可是难道无法体谅你的任性等等就是不善良吗?难道不理解别人就不善良了吗?然后我看到一篇文章说自私的人根本就不会去理解别人,难道不理解别人就是自私吗?为什么网上这些文章这么喜欢去定义别人呀,难道有点没做到就是不善良很自私吗?未免也太绝对了。

看到这些我心里又会去胡思乱想,让自己很难受,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热门网文让人焦虑,你也会这样吗?

我可以从你一连串的问号中感受到愤怒,我可以想象在你读到这些文章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一个长辈,感觉ta高高在上,还说着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标准的话,做不到的话,就会被深深指责成不善良的人。

但是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和这种想象的画面试着保持一段距离,先不着急去焦灼这些话带给你的“绝对化”感受,先好奇地看一看:这种不安是真实的吗?为什么这一段对于善良的阐释会引起你的愤怒?为什么会让你去胡思乱想,觉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些话引发了你哪些潜在的恐惧和焦虑呢?

因为是通过书信的形式回复,所以这个工作可能需要你自己试着去做,意识到文章中的话并不是直接指向你,察觉你们之间的距离,然后观察一下这段话的什么部分引发了你的负面情绪,是你平时被身边的人评价过“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吗?是你平时努力去体谅他人,但发现很难做到之后生出的挫败感吗?还是说,文章中的话是你心中对自己的评判,今天看见这些话,好像这种对自己的疑惑被确定成了“错误”,从而引发了愤怒和不安呢?

今天的岩心未曾可知,但是我相信你是有这种力量去和自己的情绪共存,观测自己的焦虑,并通过学习这种情绪背后真正恐惧的是什么,来解决生活中的迷茫和困惑。

回到今天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关于体谅与理解他人,关于善良与自私的定义,岩心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在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的时代,就像我们身边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一样,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是非评判,即使是人人转发传阅的文章,其内容深度和准确度也是鱼目混杂,现代的批判式教育思维鼓励我们对教科书也要保持存疑,更不用说“心灵鸡汤”和“网络爆款”,未必你看到的就是正确的。就像我们上面说的一样,最珍贵的其实是我们透过外界的事物观测和发现我们自己。

同样的道理,网络文章没有对错,对善良的定义就更加没有一定之规。就在不远的过去,女性没有投票权,同性恋是违法的,这些都是在今天无法想象的事情,所以对善良的定义也是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的,甚至就算在今天的此刻,世界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国家的人对于善的认识都有着非常不同的见解,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个作家站在ta的社会和个人经历背景下的“一家之言”。其实不仅仅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关于“善良”的讨论,应对其他观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综合观看其背景来源,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在什么地方说的,这一切都是一个观点背后没有被讲出,但是同样重要的东西。

我们可以暂且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语境化”(contextualize),即关注一个事件背后我们所没有看到的诸多因素,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加平静地聆听更多的声音,这种平静也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以今天你的来信为例,稍稍做一个同理的推演,如果我们把这种的视角从看待文章进一步延伸到看待人上,一个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的场合、契机、对象、目的、ta的社会背景等都共同创造了我们眼前所见的这一个瞬间,如果我们可以将一个人的一言一行看作整体中的一个碎片,站得稍远一些,试着“语境化”,或许这样做可以让我们距离“理解和体谅他人”的品质更近一些。这个过程,也会因为我们让自己看得更多,而有更多收获。

最后,岩心简单理解一下你分享出来的这一段引言,或许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善良这件事,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两面,它更像一个光谱(spectrum),我们每一个真实的个体生活在世都会有饱含怜悯的时刻,也同样都会有冷漠无情的时刻,因为我们的大脑设置是有很多本能性的,我们本能地会同情弱小,我们也会本能地想去伤害那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人,这都是我们生而为人被创造出的属性,如果我们的内心冒出了嫉妒、攻击等不够“体谅”和“理解”的情绪,请不要轻易地评判自己,因为这些都是很自然的。

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去思考和讨论所谓“真正的善”?其实就是因为这种善的“理想性”。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时常崇尚佛性,并且说人生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其实也是说明了这种理想的善,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是一个人对自我美好品德的要求和期待。只要我们走在接近它的路上,便可以说,这是一个善良的人。

主创们说

一切观点皆不是非黑即白,探索引发我们愤怒背后的原因,这个过程,藏着对我们最大的启迪。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原生家庭社交恐惧症绿帽心理咨询亲密关系社交恐惧症俄狄浦斯情结自闭症产后抑郁心理恐惧症分院测试亲子关系九型人格爱情挽回反社会型人格障碍PUA桃花运容貌焦虑冥想回避型人格心理咨询师聊天悲观主义治疗师社会心理学易怒症智力偏执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