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职业自尊,解构其原因
作者:孙平 2020-10-18 13:00:59 职场心理

在和国内来访的工作中,尤其在探讨学习-工作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职业自尊等议题时,

我经常感到在和两种,或者说三种很重要的超我力量在较量,我经常感到自己的权威性无法与之抗衡。

但我需要先看清这三种力量,并尝试着解构它们:

1. 整个社会-文化,无论是现代还是过去,对通过认知方法汲取知识的执迷和崇拜。

感受不重要,那是认知过程需要隔离的东西;

身体美感和大运动不重要,万般下品,唯读书高;

艺术不重要,那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野路子,你看那么多艺校生,有几个成名混得好的?

工作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职业自尊,解构其原因

思维性的,知识性的,尤其是以数理化为代表的的认知管道学习,似乎是学习的唯一“正途”。其他的不说全是野路子起码也低它几等。

我在session中体验到的无力,相信一部分来自于这种,来访者从小就内化过千万遍的,从外到内植入的价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立志做个科学家”.......等等等等

所以我哪怕看到了来访者其他的优势管道,也无法一夕之间撬动对方超我里面内化的“认知至上,数理最优”的——整个社会文化的进行的价值赋予。

从历史上来看,我们的文明,也确实曾把自然科学看得太工具化,太“术”了,跟惟精惟一,通过超认知管道才能守住的“道”比起来,简直low爆了。

物极必反,当前的这种过度强调,或许也没有太多办法,反者道之动是一种自然的运作。

不过,在认知神话统治下的,其他潜能的拥有者们,在受教育,甚至工作期间确实是要吃点苦头的。

我想到了,那些几乎每个中国来访者都会做的“高考焦虑/恐惧”梦境:

考试迟到或缺席;

没准备好就去考;

试题做不出来;

考试题目做不完;

做完了忘写名字;

找不到考场入口;

每次做梦都考同一门曾经最差的学科

工作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职业自尊,解构其原因

真的是琳琅满目的,与高考焦虑相关的梦——以及这里面蕴含的不胜任感,自卑感,甚至让多少四十多的中年人,都摆脱不掉的低效能感,无能感,

让人有些心痛。

2. 父亲的缺席

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中的低效能感,不胜任感,长期的事业方向上的困惑感——是在认知发展黄金年龄(大约6-13岁)父亲缺席,导致的最重要的后果之一——它会让孩子一辈子渴望获得一个指导者。

在这里,“父亲”更多指的是功能,而不光是具体的人。

一个在潜伏期,也就是学龄期极度缺乏父亲指导功能的孩子,哪怕在他们长大以后,似乎在潜意识里,总还有想要“再来一遍”,“再学一遍”——且这一次会:

“有一个师傅带”;

“有一个领导看见并赏识”;

“有一个老师手把手儿的教”.......

等等幻想...

在细致的分析之中,这些师傅、领导、老师的原型,几乎都是缺席的父亲。

那个本应在黄金年龄教你,指导你,祛除你疑惑的父亲形象。

所以,很多来访把自己固着在潜伏期,一大把年纪还执拗于中小学生似的学习,而且每次学习都心心念念想着有人管理和监督或指导...

在这些固着和幻想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对父亲,对他指导性的渴望、追寻,和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不甘。

3. 最后一点,我认为是弥散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对男性性别的高度认同——尤其是很多女性自己也这么认同。

男生是一个优势性别,被赋予更高的期待,和更多的价值,这一点虽在中国有改善,但我在临床中发现,这在八零九零,甚至在某些零零后那里,仍是毋庸置疑的。

上个世纪末期,甚至这个世纪早期,有一些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男生在数理逻辑这一块更加强势;而女生在语言和艺术等领域更有优势....

现在我在最新的发展心理学教材里看这种划分,真的很少了,因为“男学理女学文”的刻板划分里面,有着太多父母和社会的期待效应在作祟——有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论证了社会-家庭的对不同性别的成就预期,极深地影响了孩子在青春期以后的学习绩效。

工作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职业自尊,解构其原因

重要的三篇论文如下:

Bian, L., Leslie, S. J., & Cimpian, A. (2017). Gender stereotypes about intellectual ability emerge early and influence children’s interests. Science, 355(6323), 389-391.

Casey, B. M., Lombardi, C. M., Thomson, D., Nguyen, H. N., Paz, M., Theriault, C. A., & Dearing, E. (2018). Maternal Support of Children's Early Numerical Concept Learning Predicts Preschool and First‐Grade Math Achievement. Child development, 89(1), 156-173.

Cech, E. A., & Blair-Loy, M. (2019). The changing career trajectories of new parents in STE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10862.

但是不得不指出,在现实中,在普通人心中,这种刻板划分是普遍在的。

所以执着于认知管道学习,对“学霸”着迷;

对“是真聪明”(数理逻辑好),而不是“死记硬背”学习的男生的另眼相看;

这些实际上是对于男性性别的高度认同,而对于女性性别的不认同,人们觉得女孩学习:

只能死记硬背;

只会唱歌跳舞;

“男生要么很优秀要么很差,女孩一般在中间”(潜台词:女生平庸);

“男生后期潜力足,女生早期成绩好”(潜台词:女生无毅力,外强中干).....

奇怪的是,我发现很多女性自己,内化了这种人为建构出来的,并不被心理科学所支持的“劣势”,和刻板印象——因此一直觉得自己认知学习能力不行,进而对男性的认知能力有种迷之崇拜,甚至把这种相对隐形的重男轻女传递给自己下一代,强化了女孩子的低效能感,低价值感:

既然以数理化为代表的认知学习是整个社会的最高价值,而男生又擅长这些,那么男性作为优势性别,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依然还是响当当的霸主呀。

就像他们在农耕时代因为力气大,是重劳动力,而成为霸主一样呀。

4. 反思:

说这么多,只是看到那么多,有着多样潜能的孩子们,甚至成年人,全都把眼光放在“知识、文化、学习”上,而学习又被狭隘地定义在知识性的认知学习上——而科学又只能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有时连个屁都不顶。

于是多样的潜能,被一代又一代地统一化,集中化,矮平化。

高考失利or出意外的梦境每年都做;

那种不胜任的自卑感每天都携带;

那种明明人有多样性, 却好像只有一条出路,但怎么样都走不通的迷失感困惑感,每分钟都在萦绕。

殊为可惜的是,这作为人的,其实本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美好的潜能。

我看到在太多的例子中,一个个没有人文科学基础,没有感性生活方式,甚至没有生活的“科学家”们,重复地机械地拷贝着-翻译着他人的, 其他国家的技术,自己逐渐丧失了内在的活力。

因此我以后写文章,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引用罗洛.梅的这句话:

倘若一个民族,失去了在诗歌、文学、音乐等艺术中所展现出的原创精神及创造力,那她迟早也会失去科学的创造力。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心理健康容貌焦虑社交恐惧症思维反刍恋母情结霍格沃茨依赖型人格心理健康测试咨询师职业价值观亲密关系抑郁症治疗师树洞智商情商职业性格偏执型人格九型人格控制情绪九型人格焦虑症EPDS边缘性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自卑心理心理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