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要作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现在咨询室中?
咨询师是如何思考,又是如何对话的?
中级班的第一次课上,通过讨论和练习,赵老师带我们深度理解焦点的基本信念、人性观,在密集的练习和讨论中,我对于焦点的认识也出现了一点点的变化。
一个什么样的人掌握了技术,坐在咨询室中
还记得在我的督导中,赵老师的几个问句给我的警醒,这几个问句也成了我在此后接的个案中格外注意的问题。
“你把对话定义为“聊天”了是吗?”
“什么时候你最在咨询师的状态里?”
“什么时候你就不是个咨询师了?”
赵老师说:“不要以为你坐在咨询室里,你就是个咨询师了。”
于是我在培养一个习惯,在进入咨询室前,提醒自己:现在,你的职业是个心理咨询师,要用一种职业的态度去对待它。
作为一个咨询师,我如何思考?
这也是第一次,让自己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思考方式,去考虑我在咨询中的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它沿着一个什么脉络。
虽然此前也有模模糊糊的感觉,我关注到细节的部分多于整体,对更全局性和深入性的把握欠缺,跳出来看到这一点,反而让自己更放松了一些,对自己多了一些接纳,也更理解了为什么我特别纠结于咨询的框架这件事,“缺啥补啥”吧,因为意识到了自己欠缺,所以极力关注。更接纳自己的一点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意识到这个不足,后面还有时间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期待自己能一点点变好,而不再一味给自己过高要求了。
焦点在问题之外,但不是把问题抛弃
焦点在哪儿?盯住问题,还是看到问题之外?我原以为初级班学了焦点,我对这点很理解了,但中级班上完第一天,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又有了不同,有两个小例子:
我自己在工作中的处理方式更倾向于焦点的理念,工作出了问题会先想办法解决;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给我帮助最大的一个女上司的处理方式是:出了问题先找相关人骂一通,先把情绪疏解了,再着手想办法解决。有段时间我深受困扰,也经常会跟她杠上,我会觉得事情已经出了痛批下属有什么用,先想办法解决啊。在焦点的学习过程中,我突然就明白了,焦点关注解决方案不代表它就完全不关注问题,但在关注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通过这个问题让来访者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让她的情绪得以抒发,也就更有可能面对现实。
而我的女老板会选择先找个人骂一骂再处理问题,我自己直接就去关注解决问题了,除了我自己抒发情绪有方的原因之外,更可能是因为她还有很多下属能骂一骂,我除了被骂也只能自己抒发情绪了……如果我能找到人骂一骂,估计我也会这么做的。
对于问题的关注,在第一个节课中更有感触的部分,是在跟王瑜、晓曼的练习中,晓曼“我有一个麻烦,但我不能告诉你”,几句澄清之后我就问到了:“如果这个麻烦解决了,你会怎么样?”,晓曼反馈说我进展得太快了,她需要我多问一些关于问题的问题,例如“这个问题困扰你多久了?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她的反馈也让我对焦点的理解有了一点点变化,焦点不在问题上,并不代表着问题就不被关注了,虽然来访者不愿意将问题本身告诉咨询师,但她还是需要咨询师在这个问题给她带来的困扰部分多一些理解和支持。焦点在问题之外,但不能直接把问题抛弃。
第一节的收获还在于,通过梳理“目前我可以做到什么,中级结束后我想要做到什么和需要跨越的障碍”,对自己对焦点掌握的现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带着这些了解,可以让自己在中级班的学习中更有目标,更有进步。
作者,曹林晨,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实操培训中级班学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9875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375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831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056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991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