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观念的治疗。强迫观念呢,错综复杂,有各种各样的强迫观念。在多年的求助者的案例当中呢,强迫观念是非常普遍的。强迫观念治疗,先找到它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来源于认知的偏差,极端完美主义,极端的苛求,来源于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自我的一些理念的苛求。强迫观念常见的原因还有,极度的自卑,以及生活事件的挫折。比如情感,学习,工作,很多欲望期望,得不到满足,长期的压抑。以及一些问题的歪曲错误的认知,都容易诱发强迫观念的产生。
强迫观念的治疗呢,第一步要做心理大清理,必须追根溯源,非常认真仔细的把背后的诸种根源找到,然后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我们讲,治病要治根,同样的强迫观念,背后的根源可能各不相同,所以治疗方案要个性化。如果不从导致他强迫观念的根本上给以消除,那么外在的强迫观念,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说,综合的治疗方案,要个性化,要以具体的心理分析,心理技术,来和求助者一起,慢慢找到,他背后的诸种根源,然后才能制定出一个一整套的,符合他个人的个性化方案。
强迫观念治疗,求助者一般常犯的错误就是,针对强迫观念本身治疗。因为强迫观念,本身它也不是问题,背后的原因才是根本,所以你针对,外在的表象去治疗,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强化他。因为强迫观念它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如果把强迫观念当成病去治疗,那就是治疗的偏差。所以说治疗的,第一步非常关键的一步,还要去病化。就是要撕掉这个,强迫症的标签,让他领悟到自己没有病,这些东西也不是问题,它是正常现象。让他了解到这个问题的本质,让他不要把什么东西跟强迫症去链接。这一步,其实是需要很长的一个阶段。
强迫观念的治疗,要从根本上要,扶持他的自信心,现实当中让他获得成长,以及理念认识,这些歪曲的认知需要修正。还要教他一些现实生活当中的方法,遇到的一些障碍,也要协助他化解,只有进行综合的治疗,他才能过的开心快乐轻松。这样强迫观念才能在无形当中,彻底消失。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下如何戒掉苛求完美的心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追求完美,原本是一项美好的品质,因为拥有这项品质的人,往往会把事情做得更加出色,然而很多品质都遵循着过犹不及这一原理。一旦某项品质超出了必要的限度,这项品质就不再是一项美好的品质,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适度追求完美的时候,这是一项美好的品质,但是一旦过分苛求完美,就会对一个人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一个苛求完美的人,往往容易感受到心理层面的压力,并且容易被焦虑情绪所吞没,下面我们就来举例说明一下苛求完美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
第一,苛求完美导致做事拖延,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给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老太太写一封感谢信。他的名字叫hazard,是我当时在澳洲学习时的房东。当年他对我特别友好,带我四处游玩,请我吃饭,还叫我弹钢琴,并且让我参加他的家庭聚会,临走的时候我们还曾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但是苛求完美的心态,导致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再拖延。我担心英文不够标准,出现语法错误,担心字数太少,很难表达出我全部情感等等。我很想去做这件事,但是我始终没有去完成,直到有一天我怎么也找不到他的电子邮箱地址,这个遗憾我一直藏在心底。在拖延心理学艺术当中,作者曾经明确指出,拖延的人往往具有失败恐惧症,而失败恐惧症又恰恰来自于苛求完美的人格特质。
第二,苛求完美导致做事效率降低。以前我给别人发电子邮件的时候都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反反复复检查邮件的附件有没有添加,检查邮件内容当中有没有低级的错误,这种反反复复的检查有时候近乎于一种强迫。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别人花十分钟就能发完的一封邮件,我要花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苛求完美的作用下,我在一天当中的做事效率也显得很低,因为我总是在逃避那些重要的事情。先去做那些不太重要的小事。比方说在网上回复读者的留言,在网上挑选书籍,回复朋友圈里的各种不重要的留言信息等等。而读书写作以及工作当中的一些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没完成。
第三,苛求完美导致心情焦虑。在幸福超越完美艺术当中,积极心理学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指出,苛求完美者很容易将小小的挫折夸大为一个大大的灾难,从而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糟糕无比。他还指出,苛求完美不但会引起焦虑,而且苛求完美本身就是焦虑症的一种对失败的焦虑。
既然科学完美的心态会带来如此多的负面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减轻苛求完美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第一,相信完成胜过完美,前些日子,我给自己许久未联系的一位老朋友打了一个电话,之前我一直在等一个完美的时机,例如等到自己不忙了。等到自己心情特别好了,等到对方也想和我联系了,有一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了完成胜过完美这句话,于是我就马上捞起电话给这位朋友打了一通电话,不巧对方正在忙着应酬。我选择了这个打电话的时机,的确不够完美。但是从老朋友的声音当中啊,我能感觉到,接到我的电话她很高兴,至少他知道我的心里一直都在惦记着他。看看你的待办清单吧,是不是有很多还未完成的事项?暂时把苛求完美的心态丢在一边,先努力把这些事情给逐个完成。其实你也不要误解我,我并不是在阻止你去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因为我相信一件事情,只有先被完成才有被完善的机会,最终才能从完成走向完美。
第二,苛求完美者的核心特质是害怕犯错误,害怕任何形式的失败,可是苛求完美者应该知道,人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害怕犯错误。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你如何来看待失败。违者将失败看成是对自尊心的巨大打击,从而止步不前,而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人则会将失败看成是最佳的反馈,从而不断地改进自己,让自己不断向更加完美靠近。
第三,善于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在工作前几年,我曾经是一个无药可救的苛求完美的人,每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专挑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做来做去,有时候忙忙活活一天下来还经常会有一种挺充实的感觉。后来我就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了,不对啊,整天忙忙碌碌,按说自己发展的速度应该挺快的,可是怎么几年工作下来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啊。经过一番认真的反思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自己其实掉进了一个很大的坑里,这个坑就是事事追求完美,不善于把握重点。具体表现就是总是通过忙碌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来逃避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后来我向自己的苛求完美发起了挑战,我开始允许自己在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上做得不够完美,但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例如读书啊,写作啊,提升自己等这些事情上,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很花力气。渐渐地,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坚持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每天早上起来,我会在手机的记事本上列出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然后我会挑选当中最重要的那件事情着手去完成。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成长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同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会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不停的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希望刚刚和大家分享的这些方法也能帮助大家战胜苛求完美的心态。如果对我的文章感兴趣,可关注看下期分享。谢谢大家。
导语: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完美主义者。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凡事都要追求完美。而他们的完美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上,因此常常陷入自我矛盾当中。
完美主义者通常是指大人,这一类人往往对完美有着偏执的追求。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孩子身上,又当如何?家里有个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教育,才能使其摒弃这种不合时宜的“执拗”?
我家5岁的二宝刚上大班,已经开始接受幼小衔接教育。老师现偶尔会留写字的作业,其实就是描一些简单的数字、拼音或汉字。
每次作业量不多又简单,按理几分钟就能完成。但我家孩子不行,非得半小时乃至1小时。主要因为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写得格外认真,却也很吃力。
在他手里写出的每一个字,如果不如想象中完美,他就会非常着急,硬要擦掉重写。奈何人小手不受控制,有时擦不掉,或反复写不好,就会被气哭,但边哭还要边写。
有时实在看不过去,我说“可以了,已经写得很好,不必这样子……”可他根本听不进去,使劲儿地苛求自己。老师和其他家长都称赞孩子字写得好,我无喜反觉得心酸:谁又知道他写的过程有多煎熬!
如果你家也有个这样的娃,说明孩子已经进入完美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最突出表现就是对任何事都要追求完美,强制要求万事万物皆按照自己内心的期盼去完美执行。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研究所认为:处于完美敏感期的孩子,内心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们要尝试将所有的不完整,全部归于完整状态。因此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提出各种要求以及苛责。如果达不到,就会焦虑异常,家长也会因他们的状态而感到忧心。
追求完美的孩子,对自己要求高,并且能实时监控和修正自身的行为。这对于家长来说,意味着不需要操很多心,就能收获一个近乎完美优秀的孩子,岂不是好事?
然而大家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孩子对自己和对他人要求苛刻,会使得他失去很多快乐,也会带来很多弊端,家长需要懂得权衡利弊。
这个世界充满了现实和竞争,孩子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必是一路的荆棘与坎坷。现实中屡屡碰壁,内心的渴望一再被打击,可以想象,孩子内心会有多么的痛苦和压抑。
这种痛苦如果长期压抑无法得到排解,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当情绪积攒到一定程度,在某个契机之下爆发,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对细节之处也会用心打磨,使得整体契合自己的要求。然而过于纠结一些细枝末节,必定会影响做事整体的效率。
而效率低本身就是一个“不完美”,导致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满,心下又气又急,进而更加影响办事效率和完美效果,由此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完美主义者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求别人也要做到完美。追求完美本应是自己的事,自己想怎么样都行,但如果把要求强加到别人身上,就显得唐突了。
完美主义者的行为对于有些人来说,其实是没有必要和夸张的。要求得不到理解和认同,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从而遭到孤立和排斥,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社交和正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见,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前途是不容乐观的。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改变性格,顺利度过完美敏感期呢?
很多人之所以形成追求完美的性格,多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经历的失败和打击太少。所以,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团比赛类的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磨砺,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好。
目标别定得太高,力所能及就好。善待自己的同时,也要宽以待人,直面现实中的过失和不足。要知道“人人皆是不完美”,学会自我谅解,接纳真实有缺陷的自己。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能让孩子生活得更轻松自然。
追求完美者对自己要求过高,超出能力所及范围,实现起来是很困难的。但如果把大的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这样阻力就会小很多,步步为赢,最容易获得成就感。
追求完美的人对任何事都希望有个圆满的结果。然而当现实“违背”意愿,免不了要伤心难过。太在乎结果,往往就忽略过程,人生的意义在于享受过程,而不是奔着结果去。所以要让孩子明白,事情结果没那么重要,关键是做这件事的时候,收获了什么。
蒙特梭利认为:处于完美敏感期的孩子,内心就像住进了一个指挥官,并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这个阶段他们会逐渐对周围事物产生自己的衡量评判标准,对秩序、完整度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孩子对事物完美的追求,对秩序和规范等的要求,都应该留存。但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才能在努力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有些人在工作中要求完美,对自己的要求几乎是吹毛求疵,经常因为小瑕疵而自责。因此,受害者是他们自己。为了避免挫折,你应该在你的能力范围内设定你的目标和要求,如果你知道如何欣赏你的成就,你会感觉更好。
不要对别人期望太高。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如果他们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就会非常失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优缺点,那为什么还要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呢?
发泄你的愤怒。当我们愤怒时,我们会做很多错事或失态。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控制自己。把愤怒转移到另一个方面,比如打球唱歌,练就一种Q精神。
偶尔,我们必须克服它。做大事的人看大局,只有一些没见识的人才会钻牛角尖。所以,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有时候也没必要过分坚持小前提来减少自己的烦恼。
暂时逃离。当生活失意时,你应该暂时放下烦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运动、睡觉、读书,等心情平衡后再去面对自己的问题。
找个人倾诉你的烦恼,把你所有的郁闷都埋在心里,只会让你不开心。如果你把你内心的烦恼告诉你的知心朋友或老师,你会感到轻松。
为别人做点事,帮助别人是幸福的基础。帮助别人不仅能让你忘记烦恼,还能决定自己的存在价值,能获得珍贵的友谊。为什么不呢?
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根据美国心理咨询专家乔奇博士的研究发现,患者出现焦虑、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面临着许多紧急事项,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神疾病。为了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他们不应该同时做多件事,以免筋疲力尽。
不要到处和别人竞争。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太爱竞争,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其实和谐才是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
善待他人,我们经常被拒绝,因为别人对我们心存戒心。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你的心情自然会变得平静。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29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124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165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248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296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