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变化
在初一前后,学生们开始进入青春期,性发育成熟,身体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体内激素水平出现显著变化,同时性趋力、躁动感、攻击性、冲动性也随之升高。这些都受到生理发育的直接影响。
2、青春期带来的心理影响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群体在生理功能和脑力上已经初步具备成人水平,内心的成人感觉和意识开始逐步萌芽,比如有些学生会逐渐注意到自己的「成人角色」和尊严感,但实际上青少年的人生阅历和心智与成年人还有很大差距。所以青少年在面对自身经验和实际能力不足时容易产生焦虑和挫败感。
3、人际敏感
身心的发育使青少年再一次对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及人际关系情况产生敏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在同性别的伙伴间的位置,以及在异性同龄人眼中的形象等。青少年再一次面对同伴竞争心理与建立友谊之间的平衡问题,但是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荷尔蒙处于旺盛的青春期,往往因为人际经验不足易导致人际交往的压力感。
4、家庭因素
中学生的父母进入中年阶段,家长们在事业、婚姻、家庭等方面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同时,青少年自我意识和自主需求增加,开始产生更多不同于父母的想法,家庭里开始出现权利斗争。很多家庭还没有准备好应对这一系列的变化而进入家庭矛盾的高峰期。家庭氛围不和谐很容易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建立。
5、学习方面的压力
虽然近些年政府在不断倡导推行双减政策,但是在中高考的大环境影响下,青少年群体中的中学生仍然有着不同程度的成绩和学业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学校,也包括家庭和社会。因此,来自学习的压力导致他们也不同的程度的缺少休息和娱乐。这些无处释放的压力,久而久之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6、现实生活的无意义感
在面对以上压力的同时,很多青少年还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缺少目标和意义感的现象。当今家庭普遍有着较好的生活条件,但很多青少年却找不到奋斗的动力,甚至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对当前的生活感到缺少意义。
二、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青少年阶段是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次高发期。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常常被家庭和社会所忽略。那么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家长跟老师应该怎么应对呢?
1、及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
有些孩子平时整体状态和感觉都还不错,但在某个阶段突然变得情绪不稳定,而且随之学习成绩也出现较大波动。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跟老师就要多加关注。看看是因为家庭原因还是孩子突然间受到了什么外部事情的刺激。如果都不是,那就要及时跟孩子朋友或者学校老师甚至家庭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沟通找到症结所在。
2、及时反思改变教育方式方法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在某个阶段会产生强烈的厌学、网瘾、情绪暴躁、无法沟通交流等状况。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及时进行反思。看看自己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是不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有些传统习惯性的方式方法,我们明明知道没有效果,甚至会带来孩子的逆反心理,那就要及时停止使用。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想办法跟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看看如何能走进孩子内心里。找到彼此信任和理解的桥梁。
孩子对于自己的问题往往是不自知和无能为力的,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多鼓励和陪伴孩子,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走出这段误区。
3、因材施教,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是由整个家庭的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的,甚至还会受到代际心理动力传递的影响,孩子形成什么样的人格,是由其与抚养者的情感互动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由道理和管教策略决定的。
我们现实中有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以达成自己心目中理解的精英。常常对孩子采取各种极限高压和超负荷运转的管教方式,短期内可能会让孩子达成理想的成绩预期。但长远来看却会给孩子的内心埋下巨大隐患,有些孩子甚至会带着这些隐患痛苦度过一生。
4、培养孩子身心健康,从小抓起
一个人从一周岁,就奠定了人格的最关键的基石,三周岁确定了人格的底色,七周岁人格的胚胎基本成型。在小学之前的时光里,孩子没有学习任务,完全依从父母,等到了小学晚期和初中以后,学习任务加重,人际交往增多,这时人格的特点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往往这个时候家长才发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问题的根源早已在孩童时代已经存在了,而且一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是极难改变的,需要家长、孩子和老师进行长期的工作,才能逐渐的有所改变,而且这种改变,说实话,也是有限的,心理咨询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也是有用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人用一生去治愈。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225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22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298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35243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3234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