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怎么区别,哪个更有危害
作者:cc 2023-01-14 11:32:00 心理百科

刚参加工作时,我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前同事。

每次开会的时候,ta极少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只偶尔在听到赞同的观点时附和几句;在工作场合,ta也几乎不和同事主动沟通,大部分时候都只沉默地做自己的事情。

后来,我和这位同事逐渐熟悉,才惊讶地发现:看似低调内敛的ta,竟然有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内心OS。

这些回复明面上也不能说有什么问题,只是会给我一种说不出的古怪感受:

乍一看,ta好像是在用贬低自己的方式夸赞对方;可回过味来仔细品品却感觉,比起事件本身,ta似乎更想借机强调自己的弱点、吐露自己的委屈。然后把话题带回到自己的身上。

就好像这些弱点、委屈,同时也是让自己显得“特别”的一部分。

这样的困惑一直持续到了最近。直到我偶然看了一部动画《奇巧计程车》,被里面的一句台词突然点通:

“对自己极端地否定和厌恶,这就是所谓的自恋。一般人对自己才没这么大的兴趣。”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类人:ta们往往看起来十分“内向”,甚至有些“低自尊”“高敏感”;然而,当你一旦深入接触ta们,你会惊奇地发现,ta们内心其实觉得自己非常“特别”“重要”。

针对这种人格特点,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名为:隐性自恋。

一位隐性自恋者往往拥有这些内心独白: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一名隐性自恋者吗?隐性自恋者为何会这样?作为一名隐性自恋者,又该如何自处呢?

来看今天的文章。

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认为一个被评价“自恋”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夸夸其谈?狂妄自大?冷漠无情?

(确实,在大部分人口中,“自恋”并不是一个好词。不过,在这里想先告诉你的是:在心理学意义上,它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正常的人格特质。

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恋”特征的个性,只有极少数人的自恋会形成临床意义上的人格障碍。只要你的行为没有对自己和他人形成伤害,那么这种“自恋”就是健康的。你可以大方地将其认作是你的一部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恋的人身上一定会有三个特点:

而在这三点前提下,自恋者又被分为“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

显性自恋的人,大体就是我们通常认知里“自恋”的样子。Ta们性格张扬、做事强势,有时喜欢自吹自擂,和ta们交往时,你会感到ta们更多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

“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怎么区别,哪个更有危害

而隐性自恋则恰恰相反:这些人看起来是内向的、甚至是羞怯的,但ta们实质是冷漠、自我中心、追求特别的。如果我们有读心术,会发现这些人丰富的内心戏,完全不输那些高调的自恋者。

同样是自恋者,为什么这两类人在性格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Miller等人(2010)的研究指出,这两种“自恋”的发生,有着不同的内在原因:

原来是这样!不过,道理好像是懂了,但情绪波动、容易受伤,似乎也是真正内向敏感的人们的典型特征。那么,我们要怎么判断一个人是真的性格内向,还是隐性自恋呢?

心理学家认为,隐性自恋者和低自尊、高敏感、内向人群最主要的区分,在于ta们各自独特的思维模式:

相比显性自恋的人们,隐性自恋对人际的破坏则更为隐蔽。这种隐隐约约“阴阳怪气”的感受,便会让人在社交场合回避不及。可是,为什么隐性自恋者会养成这么别扭的性格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试着走进隐性自恋者的世界。

隐性自恋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童年。从研究结果来看,隐性自恋与童年虐待和负面教养模式呈现出了显著的相关关系。

前者大家能理解。什么是“负面的教养模式”呢?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对孩子有极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待。

久而久之,这些隐性自恋者们自己都会感到分裂:我好像比其他人优秀,又好像比他人更差劲;好像被他人所爱,又好像随时会被抛弃。

事实是,隐性自恋者身上往往的确存在着一些比较出众的、能够为之骄傲的地方。但同时,ta们又没能够基于这些优点,建立起健康的自尊感。

曾经的经历告诉ta们:“缺点”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只有“优点”才有存在的价值。Ta们无法接纳的,不仅是自己身上客观存在的缺点,更是那个害怕被质疑、被忽视的自己

还记得吗?之前我们提到,隐性自恋者的身上的“自恋”,源于对世界的不信任。

现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当一个隐性自恋者表现出攻击性的时候,ta们不是在为自己争取利益,而是在“保护”自己。

即使ta们对他人的恶意揣测大都是错误的,但ta们依然会如此往复。因为ta们潜意识里一直在避免回到过去熟悉的人际模式中——

生怕自己哪一点没有做好,就被质疑、被否定、被攻击。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隐秘自恋者的生活,那想必是痛苦。

这种痛苦,在于ta们身上那些显性自恋者所没有的脆弱、纠结和矛盾。

在针对自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隐性自恋和自尊始终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隐性自恋与低自尊往往是共存的。

“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怎么区别,哪个更有危害

脆弱的ta们一面无法接纳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另一方面,又隐秘地怀揣着“我其实很独特”的幻想。

事实上,ta们无法像显性自恋那样毫不心虚地自吹自擂,也是因为ta们在内心没有那样的自信和勇气。

而当这种特质延展到人际交往中,就成了一把伤人的双刃剑。

一方面,由于隐性自恋者并不像显性自恋者那样容易辨识,所以往往越是亲近的人,才越能感受到ta们身上冷漠、自私、敏感和充满攻击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隐性自恋者自身的敏感、脆弱,以及无法信任他人的特点,也会给ta们自己带来痛苦。

前文提到,隐秘自恋者的神经质人格,使得ta们的情绪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Ta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情绪化,且容易感受到更多的“负面情绪”——焦虑、担忧、害怕、挫败……都是ta们的日常体验。

Miller等人(2011)的研究进一步指出,这些隐秘的自恋者真的更容易被诊断出焦虑症抑郁症等和情绪有关的心理疾病。

说了这么多,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隐性自恋者,又该怎么办呢?

如我们前文所说,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恋”特征的个性。

如果对的自恋并没有对你们之间的关系造成实质性的破坏,我们大可将其视为对方性格的一部分,在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接纳这一点;而如果与ta的相处已经严重消耗了你自身的能量,那么请记住,你随时拥有选择离开的权利。

对于隐性自恋者来说,承认自己自恋是相当困难的——虽然ta们能隐约察觉到,自己确实是个自我中心的人,却会选择不去相信和面对。

毕竟,一旦承认了自己自恋的“缺点”,完美的形象也就不复存在。

如果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你察觉到自己是一个隐性自恋者,我想将以下几条建议分享给你:


TIP 01

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

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Raposa等人(2016)指出,主动帮助他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并促进催产素和多巴胺的分泌,及时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感。针对那些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的实验结果显示,为他人做事尤其有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所以,经常感到焦虑和心情低落的隐性自恋者,如果学着把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分给他人一些,可能反而会变得比较轻松和快乐。


TIP 02

将他人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练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隐秘自恋者难以表达真实感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ta们时刻都想表现出一种“我比你厉害/我比你特别”的感觉。事实上,无论处在哪一种关系里,适当暴露自己的脆弱、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都是建立真正联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你可以尝试放下心中那种“别人都在等我犯错,等着嘲笑我”的预设,在下意识地想要率先发起攻击来“保护”自己时,先告诉对方你此时的感受。这样做并不代表你有多弱势,而是在向对方传达:我想努力和你好好相处。


TIP 03

学习真正的、健康的自尊


自尊与自恋的区别在于,自尊是指在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的情况下,依然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而不是靠着没有依据的、空洞的“我很特别”“我很厉害”来支撑自己。

自尊和自信的来源不是优越感,也不是关于自身完美的幻觉,而是从内心肯定自我的价值。

你像每个人一样有闪闪发光的优点,也有不那么讨喜的缺点,这些特质共同组成了你——当你能真正面对并接受这一点时,曾经的愤忿便会转化为一种坦然。

你会清楚地明白:你的缺点没有让你显得更虚弱,更不会让你成为一个不再值得被爱的人。当你能这样想时,或许才是真正地喜欢上了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双向情感障碍爱丁堡心理医生倾诉心理医生绿帽心理测评叛逆分院测试情商男人心理自卑心理治疗师弗洛伊德偏执型人格职场心理易怒症正念外貌焦虑存在主义心理健康源码抑郁症洁癖恋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