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绩安排座位似乎是这次争论的滥觞,但不止有“优生在前排,差生在后排”这一种排列方式。数观辩题,我们的聚光灯应该照射的或许不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排列方式,而是按照成绩细致排布的“融合式”排列。那么,把我方观点称作歧视和剥夺受教育权、让后面的差生听不见看不清的声音就应该沉默了吧。
真正的“因材施教”一定是建立在划分的基础上的,就像柏拉图心中的那个理想国,只有划分每个人的优势并使每个人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才能使从个人至城邦皆具有他心中的“正义”。所以合理划分是日后发展之张本。在一个按照成绩细致排布划分的系统里,优生能更好得带动周围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那么优秀的学生或许也会为其感染,学习其孜孜吃吃之精神,促进自身的发展。故,这种系统能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一种精妙的关系层层融合,是一种合理且高效的教学方式,它能让整个集体共同振翩,而非抛弃了不优秀的学生。那么据此,对方辩友认为的可能发生的马太效应或许也就无从谈起了。或许,共同进步才是如此排布的后果吧。此外。根据这个结论,认为我方崇尚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了。
有一种十分具有迷惑性的观点认为,成绩不该是一切,我们还应该兼顾其他方面,如体育、音乐等,按照成绩来排布是片面的。但是出此观点的人,或许没有理解按照成绩合理排布座位的初衷是促进差生的成绩发展,而非是抑制差生的成绩发展。为了促进成绩发展所做的事难道不能以成绩为评判依据吗?并且,成绩的好坏应是和专长的发展无关的,并非成绩优秀了专长就会变得不优秀。那么发展专长就不能作为拒绝让成绩发展的借口了,以发展成绩为目标的座位排布方式也就是可以被接收的了。而且,若能在发展专长的情况下,也拥有优秀的成绩,无疑是值得夸耀的。
那么在一个平凡的学校里,是否应该专门地训练那些在特别领域卓荤不凡的学生呢?我不那么认为。众所周知,大多数普通学校是没有专门训练这些特别领域的器材的,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师资力量。所以,这或许并不是是否想的问题,而是是否能够的问题。况且,若真的有卓越的能力,大可以在将来选择那些特长类学校。在这些学校里,可能会更加注重这些内容,不过在大多数你我所就读的平凡的学校里,对于要求如此高的“因材施教”,实际上是有心无力的。故,既然我们处于这样的环境里,就不要苛求了。
其实,座位的排布只是起辅助的作用,学习终究还是自己的事。不过,既然我们能用座位的合理排布来促进学习,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又为什么要去相信飘忽不定的自制力而不相信学习环境和周围优秀的同学们的影响呢?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5077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2949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682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38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288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