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者:木木 2022-07-27 18:28:11 心理百科

有没有发现,最近频频一夜爆红的人,都和这些词有关——引人共情、治愈人心、正能量。

比如,刘畊宏,跟着他居家运动甩掉坏心情

比如,董宇辉,听他直播带货,在知识的海洋里忘却烦恼

再比如这两天在朋友圈刷屏的二舅,看完他坎坷却不屈的人生,成年人默默擦干眼泪,重新燃起奋斗的小火苗。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不得不承认,《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视频很牛,标题也特别吸睛。

一个“精神内耗”,触碰到上亿现代人痛点。

一个“治好了”,又表达着多少人内心的诉求。

“二舅”视频给了我们摆脱精神内耗诸多启示,希望我们都能像二舅一样,在风雨人生中活得更有力量。

01、什么是“精神内耗”?

二舅有没有过精神内耗,不得而知。

但大部分现代人都有。

通俗地讲,“精神内耗”就是胡思乱想。

想太多,要求太高。

即使无所事事,也会感觉紧张、焦虑

和人说话时,对方一点点表情变化、语气变化,会自己在心里琢磨很久,容易猜疑臆测对方对你的看法、对事情的想法。

不能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方一点点疑问,在你心里就放大很多倍,感觉羞愧,自我怀疑。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做一块电池,平常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工作,会消耗一部分的能量。

这些焦虑、猜疑、自我怀疑则会让你在什么都不做的状态下,持续地往下掉能量,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很多心理问题,都是因为精神内耗导致

心理上,持续性不安、低落,使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2倍不止;当负面情绪慢慢积聚到一定程度,还可能导致重度抑郁。

身体上,会引发多种常见的身心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甚至肿瘤。一些失眠、头疼、没胃口、经常做噩梦的反应,也都与精神内耗有很大关系。

02、摆脱精神内耗的四个方法

二舅,这个曾经村子里的天才少年,十几岁时因为发烧,被村医在屁股上打了四针后成为残疾。后来自学木工谋生,一生未婚,收养了一个女儿,现在独自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还成了村里的“维修多面手”。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二舅强大的心理素质,给了我们普通人摆脱精神内耗的四个启示。

1、平衡看待他人和自己,自我接纳

二舅曾经是学霸,初中成绩全校第一,考上大学开启远大前程指日可待。然而,一场医疗事故让他成了残疾人,从此告别校园。

好在二舅并没有就此消沉。

他在床上躺了一年后下床,终于接纳了残缺的自己。

有句话说:“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

乐观的人,总能以从容和满怀希望的步履轻松走过岁月。

而消极的人,总是陷入失败和困惑的阴影里。

小问题造成了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又进一步放大了问题。

最后,一点小事,却变成了一场灾难。

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所以,修正对于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平衡地看待自己极为重要。

学会相信自己,欣赏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只有你拥抱自己,世界才会敞开怀抱接纳你。

2、修炼“被讨厌的勇气”,敢于表达和争取

二舅接纳自己后,一直都很乐观地生活,并未因身体残疾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

他作为家属住进北京某部队后,还和一位首长产生了泡澡的交情。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太在乎周围人的反应。

同事无意间的一个眼神,会让心情失落许久;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会默默纠结半天。

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后果往往是,在敏感和讨好中委屈了自己。

经常精神内耗的人,需要修炼自己“被讨厌的勇气”。

他人的评价,有用的吸收,过分的丢掉,不必太在意。

并且,勇敢表达内心的感受,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所有敌对的关系才有可能走向合理。

3、开辟一条自己的路,尽量不参与过度竞争

二舅残废后的第三年,看家里来的一个木匠干活。看了三天学会了木工活,就去生产队给人做板凳,一天做两个,一个一毛钱,可以养活自己了。

二舅遭遇大难,也绝不躺平,这般坚韧让人心生佩服。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竞争乃至“内卷”,已经成为我们当下逃避不开的话题。

如果努力一把后,够不上大众眼中优越的学校和工作,不如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只有实实在在的欢喜才是自己的。

只挣一份能养活自己的薪水,但没有上班焦虑,每一天的工作都有乐趣,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我们能保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更优秀,就足矣。

4、不执念于结果,制定小目标积极行动

心理学上说,当人面对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会去幻想任务完成时的美丽图景,这对于实现任务是有些许动力加成的。

然而,当人们过度追求任务完成图景、执念于结果时,却是开启行动的最大阻力。

所谓三思而后行,如果只停留在“三思”,所有美好的愿景都会沦为遗憾。

很多事情,你不果断尝试,永远都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

怎样让自己更有行动力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只有在接近目标的期限时,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这被称为“期限效应”。

因此,想要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一项任务,不妨先将任务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完成目标的“最后期限”因此被提前,我们行动的初始动力就会提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进而改善心理耗损。

二舅曾摘抄过一句话,在最后送给大家: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职场心理心理治疗抑郁症心理医生产后抑郁心理咨询师绿帽癖悲观主义依赖型人格心理医生俄狄浦斯情结性取向社会心理学偏执型人格职业性格焦虑症正念自卑抑郁症测试亲子关系九型人格情商社交恐惧心理学家自愈能力树洞控制情绪心理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