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最大的挫败感有3个:来访者的脱落、机构的不认可、家人的指责。
特别是后者,几乎每个心理从业者都遇到过:
“你还学心理学呢,都不如不学”、“你对来访者那么包容,就不会对我好一点”、“你那么多方法就不会教教孩子啊”、“就你这臭脾气,干好了才怪呢”、“你连自己都整不好,还好意思安慰别人”……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很刺耳?是不是很挫败?
就算是你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类似的话,那有没有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呢。
特别新手同行们,是否觉得家庭矛盾、与家人关系搞不好关系你更应该负责?“我作为专业人士,咋就解决不了自己家人的问题?”。
甚至还会对职业生涯产生质疑,严重怀疑自己的胜任力,很是沮丧、无奈。
今天,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会告诉你为何如此,并斩钉截铁的表明态度:
“你是一个心理从业者,但你更是一个人,当然会生气和难过,这是绝对正常的,并且,这一点都不妨碍你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你之所以有时“温暖”不了家人,并自责,有以下因素:
第一,被“职业形象”所困。
每个人都有三重身份:
第一个身份:是你这个真实的自己,你这个人本身;
第二个身份:是关系角色,你是一个女儿、一个妈妈、一个妻子或丈夫、一个机构负责人、一个平台咨询师;
第三个身份:就是“职业形象”。
每个职业都是一个角色,这样的角色被社会文化价值观渲染后,会形成某种所谓的“职业形象”。
比如老师,就应该是文质彬彬、知识渊博、传道受业解惑;比如医生,就应该是救死扶伤、白衣天使、医术精湛;比如警察,就应该是一身正气、嫉恶如仇、勇往直前;再比如律师、空姐、的哥等都是如此……
并且,人们会把这个形象上升到“职业道德”高度,故此,有了“师德”、“医德”、“警魂”。
一个人一旦被上升到道德级别,就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旦违背,就会被他人指责贬低,也会被自己的“良心”折磨。
比如老师打骂学生、医生见死不救、警察胆小怕事,就会被大众舆论网暴压死。
但别忘了,他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人民教师、人民医生、人民警察,人最怕的就是被道德绑架。
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脆弱与心酸,也会有自己的哀伤与愤怒,职业道德越苛刻,他们的内心就越压抑,就越不能“犯错”,潜意识就一定出问题。
比如在我的咨询生涯中,这三类来访群体占比很高(教师、医生、警察)。
很多时候,职业道德捆绑了人的本性。
心理咨询师同样如此:
“和蔼可亲、敏锐细致、包容温暖、心思缜密、情感丰富、理解他人、犀利专业、内心强大、热于助人”——这就是“心理咨询师职业形象”
如果恰好你是个自我要求苛刻的人(多数咨询师还真就是这样的人),那么你就会在日常中继续戴着“职业化面具”。
同学聚会、走亲访友、人际互动等日常交往,也都要时刻维护咨询师人设,时刻警惕自己“千万别失了身份”。
而自古阴阳为乾坤,光明与黑暗犹如硬币的正反面,一个只展露光明一面的人,其黑暗面往往呈现给家人,因为你们太了解彼此了,或者你太累了,回到家难免沉默不语或无端发火。
我劝告那些被职业道德捆绑的同行们,你们的职业操守与专业技能,只用在咨询设置里面,现实生活中好好做你自己吧。
你也需要宣泄、需要犯错、需要被接纳、被共情,而不是一个人扛着。而这不也正是你一直在告诉你的来访者的吗?
第二,助人“成瘾”、只进不出。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救赎一个人的灵魂”。
而灵魂之所以需要被救赎,是因为有些灵魂挣扎在罪恶边缘:
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心酸苦难的经历、刻骨铭心的伤疤、难以饶恕的愧疚、混乱本能的关系、自伤自残的行为、崩溃失控的情绪……
都需要有个地方“扔出去”,而心理咨询师正是这个地方。
有人戏称“心理咨询师都有受虐倾向”,我认为也不无道理,我们总是怀揣一个好奇之心探索上述苦难,并且一遍又一遍的安抚对方的灵魂,告诉他们别怕有我呢。
受虐的升华就是助人。
去涵容那些攻击性的、冲突性的、边缘性的人格。对此,同行们的温暖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提问:如果一个演员,每部戏都是苦情戏,并且一天需要拍摄五六种不同类型的苦情戏,那么这个演员如何快乐轻松的生活?
答案是:第一,少接点苦情戏;第二,这个演员必须有其他途径自我疗愈。
如今,许多不再为生计发愁的咨询师已经开始了选择:
比如专门接待自己擅长的来访者,比如降低个案数量,比如接待与自己匹配的来访者、比如只接待心灵成长类型的来访者,等等。
但依然有大量同行“助人成瘾”,就算是不再为生计发愁的资深咨询师也会如此。
也许你只有身在其中,感受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才会拥有更多价值感吧,甚至在生活中会主动寻找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遇到求助的亲朋好友也是不遗余力。
如果这样,我建议你要停下来思考,毕竟人生是一个多面镜,千万别把需求只放在一个点之中满足。
众所周知,咨询师的“自我疗愈资源”很重要,比如个人督导、个人体验、团体小组、成长沙龙、朋辈督导之类,这些都是业内公认的咨询师自我疗愈的好方法。
可以自我评估一下:
你有几个这样的场域?在这些场域中你的内心得到“滋养”了吗?如果没有,是否考虑更换或者思考“在其中你的潜意识是否依然在证明什么?”
记住,别疼钱,别只进不出,你的灵魂也需要被救赎。
另外,我强烈建议两点:
要有心理学之外的圈子。
可以尽情哭笑的那种,可以聊职业角色之外的那种,这很重要,不仅能拓展视野,更让你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
很多新手同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蛮孤独的,内心都有种“小清高”、“小骄傲”、“小封闭”,对那种杂七杂八的闲谈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只对“深度谈话”、“敞开心扉”感兴趣。
事实上,等过几年你就会知道,那种放松的、扯皮的、无主题的闲聊、将是多么难得可贵,比如无目的的同学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你总不能一直处在待机状态吧,就算是知道那些有的没的是什么防御和阻抗,但这有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千万别较真。
要有心理学之外的爱好。
好像心理咨询师们的爱好都差不多,比如买书听课看电影、撸狗撸猫插插花,打坐品茶和瑜伽、再比如像我这样的写作、独处和旅行。
你发现没有,这些爱好都“偏静”,再加上你的咨询和督导,几乎都是换个环境继续孤独。
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呢?答案是“少了点刺激”。
心理咨询师心态普遍偏老、偏稳重,也许一个人装的心事多了就会如此吧。
但,你有多久不泡吧了?有多久不K歌了?有多久不一群人狂欢了?有多久不看演唱会了?(当然疫情让这一切成了奢望)
对不起,我能想到的刺激也不多,但我总觉得生活需要撒点盐,需要多维度,需要另一个与安静相反的热闹空间。
第三,家人与来访的边界模糊。
“咨询设置”就像“两个人的舞台”:
固定的时段、时长、频率、收费、无生活交集——这都是搭建舞台所用的道具,比如灯光、音响、服饰、化妆等。
只有舞台形成,才会有演员的诞生,才会有动人的双人演出,才会与观众(现实生活里的人)分割在两个世界,咨询才会起效。
但,如果你把生活当舞台,把家人当来访,不但过度承担对方的情绪,还费力不讨好。
边界混乱了,你就像一个穿越者,处在了不同的时空,难免会有各种不适感、挫败感。
所以,家人和亲朋好友有问题,你爱莫能助,你只能像家人和朋友一样去安慰他们,帮他们出主意,却用不上你的任何咨询技能。
如果非要说能用得上,那就只能是用它来反思自己,而非改变家人。
你的内在动力,你的十八般武艺,只能在舞台上发挥作用,因为在那里你特别单纯,就是一个专业人士。
而在生活中你与对方的关系十分复杂,你绝对做不到不带敌意的拒绝,更做不到不带诱惑的深情,你没法把自身放在那个角色里,这一点关乎伦理,更是对家人朋友和自身的保护。
所以不必过度承担,一旦过度,就会挫败,一旦挫败就会破坏关系,一旦关系冲突就会自责不安。
执业越久,我越发现一个真相: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创伤前行,与任何职业角色无关,无论是来访、家人还是自己,而创伤与前行一点都不矛盾。
或者说,即便你与家人依然存在冲突,也不会耽误你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
人都有自己内化的认知,你只能做到这些痛苦和矛盾对自己的冲击变小,而无法决定他人。
所以,一个好的咨询师,不能完全温暖家人、改变家人,如同家人无法改变你是一模一样。
如果家人用你的职业角色攻击你,你就知道,是他的认知无法消化之后的投射,你千万不能背锅。
日常生活与咨询工作,拎得越清,就越自在。
同样的,一个能在生活中活出自我的咨询师,也一定能协助来访者活出自我,因为你俨然有了“经验”。
祝所有同行能用对待来访者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五一假期就要来了,去放飞自我吧!
最后说一句:那些当下被迫隔离在家的咨询师同行,一定要清晰,此刻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隔离者”,助人的前提一定是先保存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308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45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686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247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464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