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首先,什么是失眠症?
失眠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者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其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开始睡觉到进入睡眠的时间超过30分钟)、频繁觉醒、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梦或早醒、睡眠时间减少等。失眠症患者的病情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短则数天可见好转,长则持续数日仍然难以恢复。
调查显示,45.4%的中国人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症状,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占10%~15%,女性患病风险约为男性的1.4倍,该比例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甚至增长到1.7倍。越来越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深受失眠困扰。查找资料后发现,失眠症可以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
02、那该如何判断呢?
以下是根据ICSD-3慢性失眠症诊断标准绘制的失眠症诊断流程图。
03、为什么会失眠?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生理性原因
倒时差、强光、噪声、异常气味的刺激、饮用兴奋性饮料(茶、咖啡、可乐)等。
病理性原因
疼痛、搔痒、呼吸疾病(如咳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的痉挛性疼痛、肠的痉挛性疼痛等)、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心理性原因
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不愉快、工作紧张等。
药物性原因
饮用酒精、吸食烟草、服用抗抑郁药物、中枢兴奋性药物、心血管药物、麻醉性镇痛药等。
04、失眠与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容易引起失眠,其中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是比较常见的。睡前看电视剧或玩游戏都会让大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同时也会让身体各个器官继续处于工作状态,无法得到休息。长时间熬夜玩手机,会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同时,夜晚暴露于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使夜间褪黑素的量显著下降,从而导致失眠。另外,白天长时间躺在床上或者经常性瞌睡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所以,为了夜晚更好的睡眠,大家在睡前记得早些放下手机,白天安心学习工作,离开我们心爱的床铺。
05、失眠症发生及维持的机制
失眠症发生及维持的机制至今仍没有定论,目前主要的两种神经生物学和认知行为学假说分别是过度觉醒假说和3P假说。
(一)过度觉醒假说
过度觉醒假说认为失眠是一种过度觉醒,失眠症患者在睡眠和清醒时脑电频率增加、自主神经功能活性增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跃及炎症因子释放增加等。
(二)3P假说
3P是指Predisposing(易感因素)、Precipitating(促发因素)和Perpetuating(维持因素)。该假说认为失眠是因为3P因素累积超过了发病阈值所致。
长期失眠会加速脑功能的衰退,影响学习和记忆能力,导致灵感缺失,所以建议失眠症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那么,常见的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有哪些呢?
06、常见的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酌情给予患者催眠药物,以达到舒缓病症、改善睡眠、延长有效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目前对失眠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停留在人工合成的镇静、催眠药阶段,临床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分为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以及非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但是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戒断性反应等负面作用。
心理治疗通过改变失眠症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因素,增强患者自我控制失眠症的信心。具体治疗方法有认知治疗、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松弛疗法、矛盾意向疗法、多模式疗法、音乐疗法和催眠疗法等。
1、运用条件反射原理治疗失眠症
这种方法需要由医生告诉患者睡前喝枣奶对于治疗失眠有奇效,然后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患者的亲属在其饮用的枣奶中放一定量的安眠药。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投放安眠药,患者就寝前只服用枣奶,也能达到催眠的效果。
以下是建立反射的流程图:
另外还可以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奖励夜间正常睡眠的行为,惩罚在白天工作和学习时间补充睡眠的不良行为,建立卧室床铺和良好睡眠的联结。
2、运用森田疗法原理治疗失眠症
很多失眠症患者因为害怕,把失眠症看作十分严重的疾病,产生了焦虑情绪。他们一直将注意力集中于失眠症状上,感觉变得更加敏锐,入睡也变得更加困难。对于这样的患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认知疗法,让患者对失眠症有正确的认识,减小其对失眠的恐惧焦虑情绪;另一方面,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当焦虑情绪出现而造成入睡困难的时候,接受这种症状不予抵抗,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行动上,努力做好应做之事即可。
另外在中医领域,常见的治疗方法还有按摩疗法、中药治疗、针刺治疗和艾灸治疗等。
尾声
失眠会对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造成不可忽视的不良影响,它还可能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努力改善睡眠质量,同时也应重视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最后,衷心祝愿所有的失眠症患者都能尽快康复,不再日日面对那孤独与安静的夜晚,以更充沛的精力面对每一天。
参考文献
[1]曹秀堂,刘平,马弘,舒良,肖卫东,张鸿燕.睡眠障碍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0(1)
[2]韩芳,唐向东,张斌.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7(4)
[3]胡蕾,高春霓,刘贤臣,李万顺,唐茂芹,王爱祯,吴宏新,赵贵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02)
[4]黄流清,张鹏,赵忠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07)
[5]江帆,金星明,李生慧,仇玉兰,沈晓明,吴胜虎,余晓丹,颜崇淮.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文版制定及测量性能考核[J].中华儿科杂志.200703)
[6]陆峥.失眠症的诊断和药物治疗现状[J].世界临床药物.2011(04)
[7]刘艳骄,李茵.睡眠障碍临床诊断技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5)
[8]刘建平.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2)
[9]马驰远,刘向哲.失眠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20,33(04):71-74.
[10]肖晓玲,刘志顺.不同时间电针治疗失眠疗效评价[J].针刺研究.2008(03)
[11]张瑶.试用心理学原理治疗失眠症[J].学理论.2012(36)
[12]中医中医科学院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课题组.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6(01)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288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2742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21367 人想测
免费测试
17301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6570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