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好妈妈,诠释了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作者:赵今朝 2022-04-21 17:57:47 心理百科

在《BOSS说》第152期采访中,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现为企业家的张泉灵被主持人问到,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她直接地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女性企业家的偏见,因为它带着一种假设:女性在耕耘事业的时候必须妥善的照顾好家庭,不然就是失败的,值得羞耻的;而男性并没有这种压力,男性企业家不尽到家庭中的义务完全可以被理解,甚至不需要被指责的。这种假设恰恰是我们社会中的职业女性所面临的压力之一。

不仅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会期待事业有成就的同时也妥善照顾好家庭,甚至自己在无法平衡时陷入愧疚和自责。但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平衡的压力不应该主要(甚至只)加诸在女性身上,而是全社会应该给予足够的制度保障和设施资源才能有效缓解的。而对于双职工家庭(Double-career couples),这些压力需要双方都做出努力而不是一方的不断迁就和付出。

在我们期待公共设施和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希望介绍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大家在琐碎的生活中互相支持、理解,也找到更多的乐趣。

中国式好妈妈,诠释了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我们常说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都工作会面临一系列冲突,谁主要负责家务,谁来带孩子,因为疫情无法出门时如何在家里完成必要的工作任务等。其实相关领域的心理学家们早就清晰地总结双职工家庭所面临的五大困境(Rapoport and Rapoport,1969)。

中国式好妈妈,诠释了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超负荷困境(Overload dilemma)

两人都全职工作,自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分担家务。如果没办法请其他人帮忙,就更加捉襟见肘,不免顾此失彼。

性别角色困境(Normative dilemma)

我们需要正视的是社会大众仍然默认女性应该在照顾家庭和抚养后代上承担更多的义务,如果因为全职工作暂时牺牲了孩子的福祉,哪怕做出更多的经济贡献,也会被周围人被贴上“自私”的标签。

职业优先选择困境(Role-cycling conflicts)

两人的工作时间、地点、性质等都可能在某个时间面临冲突,需要一方妥协来让家庭维持运转。很多女性不得不以牺牲事业发展和薪资收入为代价选择清闲、灵活、有保障的工作就是为了另一半的事业追求。

中国式好妈妈,诠释了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身份困境(Identity dilemma)

我们其实能感受到工作中自己的状态,包括语气语调,行事方式,跟他人的互动习惯,可能与生活中是不同的,雷厉风行的销售总监在给家里买杂物的时候可能磨磨蹭蹭迷迷糊糊,嘻嘻哈哈的朋友回到医生的本质工作中掷地有声谨言慎行。但如果把会在工作中必要时表现出的强势带到生活中,就无法在家里需要时表现出关爱情绪呵护家人的状态。

社会关系困境(Social network dilemma)

因为时间的限制使得全职的两人无法与亲友频繁互动,因此常常需要以伴侣为基础建立友谊,找两人都熟悉的朋友社交。同时双方的家人也很难兼顾,也常因此引起争吵。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过年回谁家,而这又涉及到性别角色的困境,社会的压力往往逼迫女性做出更多的让步来优先照顾公婆或者丈夫的朋友们。

这五个困境会导致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诸多婚姻研究调查都发现,引起夫妻争吵的最常见原因不是出轨等“原则性问题”,也不是缺钱等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而是家务等生活琐事。两人常在琐事中开始互相指责:

中国式好妈妈,诠释了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 “我今天好累,你能不能去把碗筷刷一下?”

● “轮到你去辅导孩子功课了,你怎么还躺在沙发上?”

● “跟你说了不要把袜子乱丢乱塞,我真的很受不了这样,你为什么不能长点记性!”

但这些琐事之所以引起争吵,有两个原因。

其一,琐事常常出现又没有妥善解决。洗衣、做饭、清扫、购买生活杂物、照顾孩子日常起居,每天重复地面对让我们精神和肉体都疲惫不堪。当我们在互相争执指责时,却忘记了本来应该是一起并肩战斗解决问题,而非把精力耗费在跟对方生气较劲上。

所以在婚姻咨询中,我会建议夫妻列出一个家务清单,包括日常面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然后我会请两人将清单上的每一项贴上“反感”、“不介意”或“有意思”的标签,由此来把琐碎的事情根据每个人的喜好、生活习惯、和能力优势分成三个大的类别。

因为两人分类的不同,例如丈夫厌恶的扫地是妻子不介意的家务,而妻子讨厌的做饭是丈夫有些兴趣的家务,两人可以重新分配项目。这样一来可以提醒两人,他们是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非彼此针对,极大地减少了两人之间的争执,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当然,进行这项活动时常常面临的问题是,有些家务我们都很反感却不得不做,但往往是一方妥协更多。这时就牵涉到琐事引起争吵的第二个原因,即琐事往往反映出两人之间没有解决的深层矛盾。咨询中有一位太太在说起关于洗碗的委屈时,她表露了自己的委屈:

前一阵吵架之后我们商量了每周你至少洗一次碗,你答应了,但一直没有做到。今天我看到水槽里的碗,我感到失望、甚至麻木,我会觉得很难信任你,很难依赖你,感觉当我的工作增加真的没有办法分出时间来做家务的时候,好像也不能指望你。我很孤单。可是我真的很想依赖你,也很希望我们可以彼此依赖。

图片

这位太太的话其实很好的反映出夫妻之间的问题就像一座冰山,海面上的部分是洗碗倒垃圾这些小事,但下面堆积的是可以撼动整段关系的核心问题(Hidden issues):

1.关心 我感觉对方不是真的对自己感兴趣,会主动找自己共度时光,或者帮助自己解决困难。

2.力量 我感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我无权决定一些事情,常常需要委曲求全。

3.尊重 我感到自己和对方不是平等的,我没有受到该有的对待。

4.承诺 我不确定发生什么事情之后,可不可以依赖对方,得到对方的支持。

5.信任 我不知道另一半是否会遵循我们达成的约定。

6.认可 我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到、被珍视,对方根本不在乎我的付出。

7.爱 我看不到你真心地希望我健康、平安、快乐,似乎你只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期望,根本没有主动的为了达成我的健康平安快乐而做出规划和努力。

中国式好妈妈,诠释了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当两人为了给双方父母买什么礼物而争吵时,其实矛盾点可能在于“在看到我为你父母付出的努力和真心后,你能不能从语言和行动上认可我的付出,起码表达一下感激;你又能不能平等的对待我的父母,也为他们花点心思。”所以,面对两人都不喜欢的家务,恰恰是可以跟对方沟通感情的时候。这里就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让对方知道这些真正影响感情的深层问题,但又不让对方因为感到指责而本能的防御,从而阻断沟通的渠道呢?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沟通模板:

在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描述一下行为所处的特定环境,并限定于一个场景进行交流),当你做了____________(描述一下对方具体的一个行为,而不要用“你总是这样”来扩大化),我感到____________(告诉对方他们的行为对你造成什么影响,把叙述的重点放在你的感受,从而唤起对方共情)。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你昨晚告诉我你会洗碗,但今天早上我起来时,脏盘子还在那儿,你没有像答应我的洗好。当我看到脏盘子还在水槽里时,我觉得很失望,很困惑,也很委屈。”即使很生气,很想吼说“你每次答应我的事情都不做”,也要控制住自己不要这样说,保持你的描述客观具体,避免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对成人如此,对孩子更是这样。

而沟通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这个交谈对倾听一方其实是有更高的要求,真正可以听到对方叙述的事件、想法、感受,而不把精力全用在为自己辩白上,更进一步加深对对方的伤害。很多女性因为家庭不得不放弃的一些工作机会时,让人伤感的不只是“我本来可以更有作为”,而是“我的牺牲和担忧对方没有真的听到”。因此我一直在咨询中鼓励夫妻们找一个时间真的坐下来仔细的谈一谈双方的感受,谈一谈每一个决定之后双方的害怕和担忧,需要和期望。

中国式好妈妈,诠释了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有一位因为生育不得不辞职的女性曾在咨询中跟我提到,最初自己决定辞职也是心甘情愿的,但当时对于未来生活的打算和孩子出生后眼前的一地鸡毛落差太大了。所有细碎的事情还可以处理,但工作时自己那种对生活的掌控权和自主权不在了,因此也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同时,坚信女性应该经济独立的自己开始羞愧于现状,这种羞愧又时不常的变成面对丈夫的无名火,更加看不惯他坐在沙发上玩手机,觉得他把自己辛苦了一天的过程当成是在家休息。这些矛盾的心情是选择之后自然发生的,并不一定意味着后悔,或者是谁的错。很多夫妻间的问题不是需要想出一个完美的方案,而恰恰是通过互相的倾诉和理解感受到对方真诚的关心、尊重或者认可,因为这些才是决定关系质量的核心问题(Hidden issues)。

参考文献

[1] Abele, A. E., & Volmer, J. (2011). Dual-career couples: Specific challenges for work-life integration. In Creating balance? (pp. 173-189).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 Renick, M. J., Blumberg, S. L., & Markman, H. J. (1992). The Prevention an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Program (PREP): An empirically base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couples. Family Relations, 141-147.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男人心理心理测试抑郁症测试思维反刍自愈能力易怒症外貌焦虑自闭症负面情绪爱情挽回心理医生女人心理回避型人格障碍智商测试树洞偏执型人格焦虑控制情绪反社会人格双向情感障碍叛逆产后抑郁悲观主义焦虑症依赖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