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视角下的世界
作者:肖懿 2022-04-16 21:58:05 心理百科

我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我很少把这个好奇转化为持续且深入的求知和探索的冲动,直到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我遇到了心理动力学,遇到了弗洛伊德、克莱因、文尼科特、科胡特、欧文亚龙......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生涯——心理咨询师

“攻击性”视角下的世界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人类精神世界探索的成果,为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眼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逐渐变得简单清晰了起来。

我变得像个孩子,对这个新视角下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人类个体和集体潜意识世界是如何产生的?它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又以怎样的形式在现实层面得以表达?心理动力学发展到今天,理论界比较主流的观点大致倾向于从“力比多”、“攻击性”、“关系”以及“自恋”这四个维度来回答这些问题。

动力学的心理学家们从这四个维度概括性的描述了人类作为这个星球最为独特的生物种群,其生命力的表现形式以及特征。花开四朵,各表一枝,接下来,我试着先从“攻击性”的角度,来谈谈我是如何站在动力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的。

“攻击性”视角下的世界

所谓“攻击性”,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意指各种动物生存竞争,为了自身存续而伤害和毁灭对手的一种本能。

后来一些社会生物学家就把这一概念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人的攻击性行为和动物的攻击性没有什么区别。

人的攻击性是“生命力”的表现,它既可能产生有价值的社会现象,如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同时又孕育着危险的社会现象,如战争、杀戮等。

心理学家继承并延展了这个概念,认为“攻击性”是源自人类生物本能的一种心理能量,它蕴藏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或者说,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始驱动力之一。

这种生物本能是攸关生死的。人类时刻要应对来自自然的威胁,尤其是早期人类,不仅猎杀以及避免被猎杀是生存必修课,如何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也是极其严峻的考验。

来自自然灾害的“攻击”,其破坏和毁灭的威胁时常要要比猛兽甚至同类的“攻击”大的多,当然,这种“攻击”从来就不是单向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比如砍伐树木,建造城市,驯化动植物,兴修水利等等,都可视为人类对原有自然环境的“攻击”。

这种“攻击”是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须的,同时,这种“攻击”也蕴含着“发展”、“探索”、“创造”的意味。

既然攻击和被攻击都无法避免,那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危机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心理活动是人类基于现实生存境况而产生的“生存本能”,它根植于个体和集体潜意识之中代代相传,具有极强“攻击性”特征。

“攻击性”视角下的世界

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丛林法则”,就是对人类这种生物特性的描述。虽然这种生物特性体现了人类种群顽强的生命力,为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发展提供了活力,但它带来的破坏力却同样不容忽视。

相较于其它生物,人类的“攻击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表达是相当克制的,其表现形式也是相当“隐晦”的。原因无它,如果任由“攻击性”不加限制的以更为原始的方式表达,所带来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而非“建设性”的。

可以想见,如果人类不能发展出耕作和驯养,没有建设起可以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那么有限的自然资源是不足以支撑起“文明”的发展的。

有节制的索取,建立起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循环,避免“竭泽而渔”,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保护环境,说到底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文明本身。否则,人类的生活方式就只能像蝗虫一样,在无休止的迁移和掠夺中苟活。

此外,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也会加剧人类相互之间的争斗和攻击,历史上为了争夺资源,尤其是争夺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和人口的战争屡见不鲜,这种“原始攻击性”的释放所带来的破坏力甚至会给人类文明带来灭顶之灾。

太多古文明的消亡不是因为“天灾”,而是源于“人祸”。时至今日,这柄达摩克里斯之剑仍然高悬于我们的头顶,时刻警醒着我们要用勇气和智慧来保护好人类文明的火种。

“原始攻击性”如果不加以约束,“文明”就不可能产生,于是人类创造了“规则”和“秩序”用以约束它。伦理、道德、协议、法律被陆续创造出来,这些规则和秩序,加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自给自足,让人类逐渐从“生存焦虑”中解放出来,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原始攻击性”的释放在人类发展史上时常可以见到,比如暴力犯罪和战争。但它总体上是被限制,或者说被压抑了,中华文明早期,对“礼”和“乐”的强调和尊崇,其最重要作用就是对“原始攻击性”的限制,遗憾的是,西周末期,“礼崩乐坏”造成的后果则是春秋战国的狼烟四起、生灵涂炭。

此后,儒家思想兴起,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其思想脉络中强调的“仁”与“和”,是对“血”与“火”教训的深刻总结。

“攻击性”视角下的世界

除非是因为自然生理原因(衰老、死亡等),“原始攻击性”并不会凭空消失,人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创造了形式多样的“象征”来释放或者说表达自己的“攻击性”。

比较典型的如“游戏”、“学业”、“竞技”、“思辨”、“商业”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看作是有规则而无硝烟的“战争”,类似相对隐晦的象征性的表达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缺少对其内在逻辑的研究罢了。

我们轻易可以观察到,越小的孩子,其“攻击性”的表现就越直接,肢体暴力、虐杀动植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物本能的自然体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简单粗暴”的攻击方式出镜率越来越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攻击性”变少了,而是“攻击性”转化成了更“隐晦”,或者说更“高级”和更“文明”的表现形式了,专业术语称之为“升华”。

比较常见的如“游戏”。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网络游戏成瘾”视为把大部分的“攻击性”投注到网络游戏上面,这和其在其它方面“攻击性”释放受挫是高度相关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这个大游戏不知道咋玩了,或者不愿意玩了,于是逃进游戏里,期望在游戏里找到在生活中无法获得的体验和感觉。

“攻击性”视角下的世界

还有比较常见的如“学习”。我的一位病人曾跟我说,她觉得她在高中时代,如果考试成绩好,就隐约觉得自己“攻击”到了其他同学,就好像不够“友善”,继而心生愧疚感。她无意识的压抑着自己的对外部世界“攻击性”,这导致了“攻击性”转向自身而倍受折磨。

再往后,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恋爱、家庭和事业则成为了“攻击性”的主要释放渠道,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形容人生“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的原因,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人生如战场,但它好歹不是真正的战场,“拼杀”虽激烈,但大体不至于威胁到生命,“攻击性”这种隐晦的表现形式,是人类高度社会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只有在生存无虞的情况下才会想到去谋发展,才会有多余的精力放在与生存无关的事情上来,人类当然也不会例外。

“攻击性”视角下的世界

“攻击性”的投注有两个指向,其一是指向外部客观世界的,另一个则是指向内部精神世界的。通常来说,我们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投注是相对平衡的,也是可以灵活转换和互相影响的。

例如人类在自然科学上的探索和研究催生了哲学层面的思考,而哲学上的研究成果又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如果失去这种平衡,在任一方向上投注过多,就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例如造成一个人在物质上穷奢极欲的原因可能来自某种精神上的匮乏,而他这种带有过度补偿性质的物质追求又会加深这种精神上的匮乏。

还有另外一个极端则是过于沉浸于精神世界的探索,而造成和外部世界的格格不入,这种现象在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身上是比较常见的。

“攻击性”的表达又可分为两种方式,其一是“原始性表达”,那另一个则是“象征性表达”。“原始性表达”简单直接,不经掩饰,带有一定的破坏力,但这种破坏力不一定是血腥暴力的。

例如我们心理咨询中常会用到的“情绪宣泄疗法”,还可以向来访者提供“情绪宣泄室”,鼓励来访者通过呐喊、哭泣、咒骂或肢体动作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攻击性”。

另外还有体育运动,尤其是身体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虽然具备一定的“象征性”,但笔者仍倾向于把它归于“原始性表达”的形式之一,这些表达方式的破坏力是很有限的,且总体可控。

作为一名高度“社会化”的个体,使用较原始的方式表达的“攻击性”是极为有限的,大量的“攻击性”需要通过以“竞争”、“探索”、“创造”等内容为主题的象征性形式得以表达,所谓的“象征”,类似于我们写作中常会运用到的“春秋笔法”,隐晦而有节制。

它不但可以让我们在社会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释放了我们的“攻击性”,而且还反映了我们以性、关系、自恋为主题的内在心理动力,这些笔者将今后用专题文章进行解读。攻击性“象征性表达”的主战场涵盖前文所提到的学习、工作、兴趣爱好、友情爱情亲情等多个方面。

“攻击性”视角下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的“攻击性”既不能“原始化表达”,又得不到“象征性表达”。那么这种境遇会给人带来严重的虚无感,无意义、无价值、不被需要的感觉会一步步蚕食掉这个人的生命力,如果“攻击性”得不到彰显,生命之光就即将熄灭。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男人心理社交恐惧症叛逆期悲观主义容貌焦虑正念绿帽情结易怒症自卑产后抑郁心理学双相情感障碍心理咨询洁癖社会心理学焦虑心理测评智力测试职场心理强迫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九型人格依赖型人格咨询师回避型人格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