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老人,我们脑海里立刻能联想到什么?
我们可能温和地认为老人是脆弱的,是需要帮助的,有经验受尊敬但是却需要被照顾、被赡养的。
也有可能极端一点认为老人是没用的,他们已经不再有任何价值,他们的存在只是单纯消耗社会的资源,甚至有的人认为老人是应该被抛弃和牺牲的。
如果我们有以上的想法,说明在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年龄歧视的影响。
1、年龄歧视
年龄歧视(Ageism)是指因他人年龄而对其产生刻板印象,偏见或者歧视行为(Ayalon et al.,2017)。它是一种和性别歧视一样普遍,并且在生活中同样容易被否认不易察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它的受害者只要我们活得够长。
一项在加拿大和美国开展的社会调查发现,有91%的加拿大人和84%的美国人有年龄歧视,其中加拿大人中有44%小于70岁,美国有30%小于70岁。其中可以看出年龄歧视在青年人和老年人都普遍存在,并且怀有年龄歧视的老人更多,而当老人对自己有这种年龄歧视时,往往容易产生老年抑郁(Palmore,2004;赵琪 et al.2021)。
当然这是西方社会的数据,东方社会的“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也会让老人受到歧视的可能会更少一些,但同时也就容易出现另一种形式的歧视——过度给予不必要的帮助,例如扶完老奶奶过马路,才发现老奶奶根本不想过马路。这种同情可能剥夺了老人一些自主控制感,或者伤害老人的自尊心。
日剧《legal High》关于是否应该给老人让座的辩论
2、老人的优势
所以当扔掉看他们的“滤镜”,真诚地走进他们时,你会发现老人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我们的生命在时光的长河中被冲刷着,不仅只有失去和遗憾,它也一定会让你收获些什么。
有研究表明,尽管变老大都是意味着退化和丧失,老人群体比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更高的自我幸福感(self well-being),这被称为是“变老的悖论”,这可以体现在对生活更加满意以及对生活更小的负面感受。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进一步研究发现,老人建构自己的生活故事(life story)和中年及青年人的方式会不同,他们会更多地去看到生活事件积极的一面,而忽略消极一面,并且他们叙述的自己的生活故事时会讲更多一些积极的、一直在坚持的事情,比如健身、看书甚至是打麻将。
我想这种“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岁月带来的一种智慧吧!很多研究其实发现老人经历的消极事件会比年轻人更多,换句话说就是“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但是依然比其他年龄阶段更幸福,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的生命不断学着如何去经历时光的精彩的同时,也不断在学着如何去承载岁月的厚重。
另外在性格特征也会有转变,人在变老的过程中神经质(neuroticism)会越低,这意味着会有更高的情绪稳定性,使得老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更加容易。根据社会情绪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随着生命终点的靠近,个体会更加重视具有情感意义的活动,而降低成就目标的活动,因此很多时候,维持一个家庭的完整站出来的往往是老人,因为他们需要稳定的情感来源(Jensen et al.2021)。
3、积极老龄化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要提倡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
一方面是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也丰富老人自己的社交生活。老人的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和宜人性(agreeableness)也会更高,这意味着功能良好的老人工作时会更加利他,同时丰富的经验和高责任心也会保证工作的质量,另外也减少老人产生孤独感的可能,增加自主感和价值感(Jensen et al.2021;刘玮 ,2021)。
积极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对于老人来说可以能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如生活自理),也可以一件很大的事(如为国为民做贡献)。老人只有先带着这样态度去生活,拥有好的身心健康,未来才能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长此以往,你们的孩子们也会放下曾经的偏见,而看到更加可爱的叔叔阿姨们!
参考资料:
[1] Ayalon, L., & Tesch-Römer, C. (2017). Taking a closer look at ageism: Self- and other-directed ageist attitudes and discrimi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14(1), 1-4.
[2] Jensen, R. A. A., Kirkegaard Thomsen, D., O'Connor, M., & Mehlsen, M. Y. (2020). Age differences in life stories and neuroticism mediate age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34(1), 3-15.
[3] Palmore, E. B. (2004). Research note: Ageism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19(1), 41-46.
[4] 赵彤,李佳祺,邢凤梅. (2021). 老年人感知年龄歧视、抑郁及老化期望的相关性. 护理研究,35(11),2062-2064.
[5] 刘玮. (2021). 个体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逻辑基础与政策取向. 云南社会科学,(3):141-147.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903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246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332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267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360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